20220315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规范20220526.docx
5页20220315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规范20220526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规范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2022年5月27日征求意见稿) 一、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我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创办于20 世纪50 年代,为解决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建立我国重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基地)的“三北地区”采暖问题、工厂通风与少量建筑空调问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八校先后创办了“供热、供煤气及通风”(简称“暖通”)专业,形成了与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以保障工业生产环境条件和城市建设结合的本专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格局 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使本专业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领域有了飞快的发展,市场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有多所土建类院校专升本、工业类院校设置本科,形成新、老各8所的专业规模,专业名称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80年代本专业内容进一步扩展为采暖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空气洁净、空调制冷,专业名称变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11018 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将本专业与城市燃气供应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此时设立本专业高等院校增加到68所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建筑节能、新能源、智能化以及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促进本专业发展势头锐增,2022年底统计设置本专业的高等院校发展到158所2002年本专业开始实施与本专业执业注册工程师相配套的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截止2022年5月通过建设部本专业评估的院校达到23所,它们成为该专业发展的骨干高校 本专业名称从供热供煤气及通风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学生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因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社会和国家需求等具体情况不同,本专业形成了各高校专业重点各有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本专业方向目前所涉及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充分考虑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人工环境工程技术,创造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舒适、健康、节能的绿色建筑环境,创造满足生产人员工作、产品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要求的节能减排的绿色工业建筑环境。
对人工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各种类型的暖通空调与制冷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运行管理,此外还包括特殊应用领域内的人工环境(如交通运载工具的有限空间环境、地下工程建筑环境、农产品生产建筑环境、国防建筑环境等)的营造和控制 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专业之一,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成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工业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在建设工程类要求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所覆盖的学科范围除目前的采暖、区域供热、通风、空气调节、制冷技术、空气洁净以及与该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建筑燃气外,还跨跃了热能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体现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势态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规范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2022年5月27日征求意见稿) 一、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我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创办于20 世纪50 年代,为解决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建立我国重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基地)的“三北地区”采暖问题、工厂通风与少量建筑空调问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八校先后创办了“供热、供煤气及通风”(简称“暖通”)专业,形成了与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以保障工业生产环境条件和城市建设结合的本专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格局。
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使本专业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领域有了飞快的发展,市场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有多所土建类院校专升本、工业类院校设置本科,形成新、老各8所的专业规模,专业名称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80年代本专业内容进一步扩展为采暖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空气洁净、空调制冷,专业名称变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11018 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将本专业与城市燃气供应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此时设立本专业高等院校增加到68所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建筑节能、新能源、智能化以及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促进本专业发展势头锐增,2022年底统计设置本专业的高等院校发展到158所2002年本专业开始实施与本专业执业注册工程师相配套的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截止2022年5月通过建设部本专业评估的院校达到23所,它们成为该专业发展的骨干高校 本专业名称从供热供煤气及通风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学生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
因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社会和国家需求等具体情况不同,本专业形成了各高校专业重点各有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本专业方向目前所涉及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充分考虑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人工环境工程技术,创造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舒适、健康、节能的绿色建筑环境,创造满足生产人员工作、产品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要求的节能减排的绿色工业建筑环境对人工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各种类型的暖通空调与制冷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运行管理,此外还包括特殊应用领域内的人工环境(如交通运载工具的有限空间环境、地下工程建筑环境、农产品生产建筑环境、国防建筑环境等)的营造和控制 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专业之一,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成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工业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在建设工程类要求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所覆盖的学科范围除目前的采暖、区域供热、通风、空气调节、制冷技术、空气洁净以及与该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建筑燃气外,还跨跃了热能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体现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