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来水水源管线迁移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x
28页范文范例精心整理顾仪征市自来水水源管线迁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1.1 《仪征市源水管线迁移工程招标文件》及其附件1.2 仪征市源水管线迁移工程设计图纸1.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KGB50268-973,国家现行建筑 安装工程验收规及现行相关法律法规1.4 招标答疑及招标答疑的补充通知1.5 施工现场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气象资料以及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1.6 业主主持召开的招标会及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2编制原则2.1 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工程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招标方各项要求2.2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 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 计,满足设计标准要求2.3 遵循施工技术规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方案, 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2.4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该标段工程特点,突出体现环境保护 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把环境保护和 文明施工作为重点容,制定专题方案,确保使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 低,体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施工作风和精神面貌。
2.5 体现“安全第一、防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 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 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照规章程序办事2.6 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配备技术能力墙、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利用“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 中的先导作用2.7 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 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2.8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市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工程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2.9 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仪征市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现场”工程概况1工程特点、性质和围:本工程为仪征市源水输水管线迁移,工程起点九号 路原有管线处,经新建快速公路至胥浦河,设计管线总长为 2239米2工程特点及难点2.1 工程特点及难点2.1.1 本工程使用的主要为玻璃钢夹砂管、局部为钢管不同管径、管件之 间转换较多,在施工过程中队施工质量有七是不同管径、管件转换处的施 工工艺、施工质量要特别注意。
2.1.2 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过程中须根据施工现场进展情况随时 调整施工部署、合理安排施工进度2.1.3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避免施工扰民、保证施工安全2.1.4 本工程管线紧邻已建高压输电线路和污水管线, 施工前必须与各相关单位协调,确保输电线路等的安全2.2 施工组织对策2.2.1 我公司将抽调具有丰富给水管道施工经验及较强理论知识的工程管 理人员组成施工项目部,并配备精干的、有多年管道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 及施工队伍承担本工程的施工任务2.2.2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标准,以 科学的施工组织、严谨的施工态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指导整个施工过 程,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文明的进行2.2.3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积极配合工程是对本工程的监督、指导, 服从 统一安排,同其他兄弟单位搞好协调,认真履行工程是对本工程的各项要求,识大体、顾大局,保证本工程在甲、乙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善 的进行2.2.4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根据本工程的进展情况及 时调整施工部署、积极组织施工在需要时,可以 24小时不间断施工以保 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3工程目标3.1 质量目标:合格3.2 工期目标:60天(2005年11月8日至2006年1月6日)3.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创建文明施工工地三、施工方案设计1施工程序:落实施工任务f 签订施工合同f 开工前准备*施工实施阶段f 交工验收阶段2单位工程的划分:2.1本工程由两条管道,分为一个单位工程3施工工序:测量点交一定点放线t沟梢上宽放线一井点降水 +设施开挖f 沟梢开挖一基础处理f管道及附件安装f竣工测量—试压支墩、井室等 附属设施砌筑一试压回填一管道压力及严密性试验 f 冲洗消毒一沟梢回 填T场地清理4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4.1 工程测量、定点放线4.1.1 施工前应先会同业主、工程师进行管线控制点移交工作 我方技术负 责人、测量员应对移交的管线坐标、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应对各控制桩进行三点定位引出指示桩所有控制点均应使用素混凝土浇 筑固定等办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4.1.2 测量中,应组织人员对施工场地进行仔细勘察,收集场地高程、地下 现存管网、施工区域建(构)筑物位置、施工区域周边环境,现场能源分 布情况等数据,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4.1.3 管线定线后,技术人员应根据设定的测量控制点对管线位置按施工图 桩号复测,并把实际测量结果报工程师审核。
复测的管线位置与施工图出 入较大时,应与工程师及时沟通,以便按实际情况处理4.1.4 测量仪器准备:施工主要测量仪器配备表序号名称型号用途精度数量1水准仪北京AL25A水准测量2.5mm恻回12水准仪CY25A水准测量2.5mm恻回13经纬仪北京J2-CD水平角测量2秒14经纬仪J2E水平角测量2秒15钢卷尺50M距离测量合格54.1.5 施工测量允许偏差: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祥见《施工测量允许偏差》所列的标准执行4.1.6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4.1.6.1 临时水准电荷管道轴线控制装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牢固,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施工管线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 200m不宜少于1个4.1.6.2 施工测量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平地±20a/L (mm山地士 6VzL (mim等精度双仪水准测量允许差士 0.5mm水准仪水准角绝对值< 0.5 "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40Vn (")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3000直接丈量测距两次较差1/50004.1.6.3 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庄、高程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 应经常校核4.1.6.4 已建管道与本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工前应校测。
4.1.6.5 施工测量时要消除仪器的光学对点误差 对点时,必须将对点器镜 对着相应方向,反复转向对点,消除对点误差4.1.7测量方法4.1.7.1 水准仪、经纬仪要按照计量要求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4.1.7.2 建立高程基准控制点,基准控制点的数量每公里不得小于两个 高程基准控制点是施工临时水准点的基点,必须保证不受破坏高程基准控 制点应为金属或混凝土材料,设于不受碾压且地质条件良好的位置;基准 点应用三点定位法定位并经常校核水准精度4.1.7.3 闭合复测引测的水准点、定位点,并与已建成的相关工程、 部位或 工程师给出的控制点核对;复测误差小于允许误差时方可使用4.1.7.4 使公众每次水准测量时,都要核对两个临时水准点,确认无误后方 可使用4.1.7.5 每次施工放线测量都应由工程质量组质检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施工测量基准控制点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复测无误后方可使用4.1.7.6 做好《施工测量纪录》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认定、存档4.2 组织施工现场设施交底4.2.1 联系相关市政地下设施管理单位进行设施交底4.2.2 做好交底情况纪录、现场标识,并向挖掘机手及施工人员交底4.3 井点降水4.4 沟梢开挖4.4.1 人工开挖地下设施,详细测量设施的所需数据。
4.4.2 做好穿越设施的设计变更方案,向工程师申报设计变更4.4.3 按照施工规规定的沟梢底宽及定额规定的放坡系数确定沟梢上宽并 灰线标识4.4.4 沟梢开挖时,起点及终点应各留出沟梢深度三倍以上长度的原土沟梢 不得开挖,以做试压支敦后靠背土4.4.5 反铲挖掘机开挖土沟梢为防止超挖,梢底以上应留出0 . 1米的土层暂不开挖,待管道安装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4.4.6 石沟梢采用机械钻眼一爆破一机械结合人工清渣,沟梢开挖深度按设 计说明及断面图进行开挖.将不符合回填质量要求的及回填量需要量以外 的全部机械结合人工装车外运至工程师指定地点沟梢开挖要充分考虑旧 管拆除的需要,确保一次成型4.4.7 须现场堆放的残土应距离沟梢上缘漕口 0.8米以上,堆高不得超过 1.5米1.1.8 有地下水时应在开挖过程中在沟梢宽度上留出排水沟的宽度、 然后人工开挖明沟及排水及基坑1.1.9 有设施保护要求的地段,需留出梢壁支护宽度,开挖后及时支护4.4 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前应先清除管道的杂物、土块、保持管清洁,按《管 道清洁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业管道承口部位应置于接口工作坑管 道安装时,应有专人检查接口处的连接情况,接口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 一根管道的安装。
管道接口完成后,即应在管道底部三角区域用专用手夯 机适当填土夯实意识管身稳定4.4.1 管道铺设4.4.1.1 管道铺设前应先检查管道是否有损伤、裂纹、蜂窝麻面现象, 并复查材料出厂质量保证资料,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4.4.1.2 管道承口部位下方应挖有接口工作坑,其尺寸以保证整个管道平稳 的支撑在垫层或天然基础上为准4.4.1.3 胶圈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大飞边等缺 陷,胶圈必须有弹性,不得老化4.4.1.4 安装前应逐个用专用润滑脂均匀涂抹整个胶圈, 及待安装管道的插口外表面4.4.1.5 须加设基础垫层时,管道铺设应平稳坐落在垫层上4.4.1.6 管道掉起时要保持吊装绳索最大夹角不得超过 60确保管道和绳索弹力最小4.4.1.7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管道摔落、 相互撞击、自由滚动或沿地面拖拉4.4.1.8 下管时严格控制基准管的安装,要求将这节管的高程、中心线等技 术条件都控制在十分准确的控制围一般用管沟中心控制桩吊线找正,用 水准仪控制管顶或管底标高基准管稳定后方开始全管段管道的安装下 管时宜采用机械吊装法,用水平仪核对高程、经纬仪核对轴线位置,最后 用调正卡具将管道口对正,调正至设计要求。
4.4.2 管道敷设与装配其他要求4.4.2.1 敷设管道和安装配件应按照业主要求及图纸所示进行4.4.2.2 测量管道坡度时以测管底坡度为准4.4.2.3 在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其他物体进入管4.4.2.4 一节管道放置到管沟之后在连接管道之前, 应立即清理管道接口保 证承接口无泥砂、碎石等杂物4.4.2.5 管道与上一节管道连接后,应立即检查管道中线和坡度4.4.2.6 当操作工序中断、停工或工人缺席时,应封堵最后敷设的管道末端 (基准管道末端在基准管铺设后便应封度)以防止异物进入4.4.3 新旧管道连接:新旧管道连接时,积极和当地供水部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