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生物学周德庆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80881844
  • 上传时间:2022-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个体微小(<10mm)、构造简朴的低等生物2.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3. 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涉及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4. 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粒体或同步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5. 细菌:狭义的细菌是指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微米,长度0.5~5微米)、构造简朴、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广义的细菌则是指所有的原核生物6. 缺壁细菌:指细胞壁缺少或缺损的细菌涉及原生质体、球状体、  L 型细菌和支原体7. 原生质体: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细胞壁或用青霉素克制细胞壁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细胞一般由 G+形成8. 噬菌斑:由于噬菌体粒子对敏感菌宿主细胞的侵染和裂解,而在菌苔上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形状、边沿的透明圈,称为噬菌斑9. 菌落: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部)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

      10. 菌苔:如果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成果长成的各“菌落”互相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11. 革兰氏染色法:多种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能辨别为两大类,一类最后染成紫色,称革兰氏阳性细菌G+,另一类被染成红色,称革兰氏阴性菌G—12. (细菌)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 厚实、坚韧的外被,重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13. 肽聚糖:又称黏肽、胞壁质或黏质复合物,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14. 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重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15. 间体:是一种由细胞膜內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布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多见于G+细菌每个细胞含一至数个16. 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17. 细胞内含物:指细胞质内某些显微镜下可见、形状较大的有机或无机的颗粒状构造18. 贮藏物: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重要功能有储存营养物19. 磁小体:存在于少数G—细菌趋磁细菌中,是一种纳米级、高纯度、高均匀度、有独特构造的链状单磁畴磁晶体,大小均匀、数目不等,为平行六面体、横截八面体,成分为Fe3O4,外有一层磷脂、蛋白质或糖蛋白包裹,无毒,一般排列成链,具导向功能。

      20. 羧酶体:称羧化体,也称多角体, 是存在于某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体,是自养细菌所特有的内膜构造,大小与噬菌体相仿(约100nm)羧酶体由以蛋白质为主的单层膜(非单位膜)包围,厚约3.5nm,内含固定CO2所需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和5-磷酸核酮糖激酶,是自养型细菌固定CO2的部位存在于化能自养的硫杆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和某些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中.21. 气泡:是存在于许多光能营养型、无鞭毛运动水生细菌中的泡囊状内含物,内里布满气体,内有数排柱形小空泡,外由2mm厚的蛋白质膜包裹22. 载色体:植物细胞中具有色素的质体23. 核糖体:是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的少数无膜包裹的颗粒状细胞器,具有蛋白质合成功能24. 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25.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装物质糖被的有无、厚薄除与菌种的遗传性有关外,还与环境特别是营养条件密切有关糖被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微荚膜、黏液层、菌胶团等数种功能:保护作用、P2826. 鞭毛(原核生物):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具运动功能27. 菌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28. 性毛:构导致分与菌毛相似,但比菌毛长,且每个细胞仅一至少数几根一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用29.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30. 渗入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入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成果是导致皮层的充足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31. 芽殖:是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种小突起,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互相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32.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产生的糖蛋白昆虫毒素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t在形成芽孢的同步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33. 裂殖:一种细胞通过度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34. 放线菌:是一类呈丝状生长、菌落呈放射状、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革兰氏阳性菌 35. 营养菌丝: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取营养和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体。

      36. 气生菌丝:在营养菌丝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37. 孢子丝:气生菌丝体成熟分化而成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38. 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伙用的大型原核生物蓝细菌与属于真核生物的藻类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无叶绿体、无真细胞核、有70S核糖体以及细胞壁含肽聚糖等39.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40.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41. 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42. 霉菌:丝状真菌,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试题构造的真菌43. 酵母菌:非分类名词,一群能发酵糖类的单细胞微生物,属真菌类 44. 生活史 :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后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所有过程,就称为该生物的生活史或生命周期 45. 菌丝: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46. 无性孢子:不通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的繁殖性小体 47. 有性孢子:指通过两性细胞结合,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繁殖小体。

      48. 子实体:是由真菌的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缠结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孢构造 49. 子囊果:能产生有性孢子的、构造复杂的子实体50.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51. 包膜:覆盖在核衣壳外的一层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52. 噬菌体效价:表达每毫升试样中所含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53.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可反映三个重要特性参数,潜伏期和裂解期的长短,裂解期的大小54. 烈性噬菌体:是指凡在短时间内能持续完毕吸附、侵入、增殖、装配、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进入菌体后就变化宿主的性质,使之成为制造噬菌体的工厂大量产生新的噬菌体,最后导致菌体烈解死亡55. 溶源性:噬菌体附着或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一道复制56. 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解57. 溶源性细菌:具有前噬菌体的细菌58. 溶源菌:温和噬菌体的宿主59. 原噬菌体: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

      处在整合状态的噬菌体DNA称为原噬菌体60. 自发裂解:在没有任何外来噬菌体感染的状况下,很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原噬菌体偶尔也可恢复活动,进行大量的复制成为营养噬菌体核酸,并接着成熟为噬菌体粒子,引起宿主细胞裂解61. 诱发裂解:用某些适量的理化因子如紫外线、丝裂霉素 C 等解决溶源性细菌能导致原噬菌体活化,产毕生具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成果使整个细胞裂解并释放出大量噬菌体62. 亚病毒:只含核酸和蛋白质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整的病原体63. 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64. 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映的总称65. 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复杂的有机分子通过度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朴分子、能量(一般以ATP形式存在)和还原力([H])的作用66. 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在合成酶系的催化下,由简朴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H]形式的还原力一起共同合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过程67. 发酵: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映。

      68. 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映的总称 69. 呼吸(有氧呼吸):呼吸是指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完整的呼吸链递氢,最后由分子氧接受氢并产生水和释放能量(ATP)的生物氧化方式呼吸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因此又叫有氧呼吸70. 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指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71. 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映相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72.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物质在脱氢或脱水过程中,产生高能代谢物并直接将高能代谢物中能量转移到ADP(GDP)生成ATP(GTP)的过程73. 光合磷酸化: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 ATP 的过程成为光合磷酸化74. Stickland 反映  :以一种氨基酸作氢供体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称为 stickland 反映stickland 反映的产能效率很低,每分子氨基酸仅产 1 个 ATP75. 同步培养技术:设法使某一群体中的所有个体细胞尽量都处在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然后通过度析此群体在各阶段的生物化学特性变化,来间接理解单个细胞的相应变化规律。

      获得微生物同步生长的措施重要有两类:①环境条件诱导法②机械筛选法76. 同步生长:运用实验室技术控制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群体处在同毕生长阶段,所有的细胞都能同步分裂,这种生长方式叫同步生长77. 典型生长曲线:定量研究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叫做微生物生长曲线将少量纯种微生物细胞接种到容积恒定的液体培养基上,在合适的环境下,细胞就会由小变大,发生有规律的生长若以细胞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绘出一条由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4个阶段构成的曲线,这就是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78.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涉及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她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79. 抗代谢药物:又称代谢拮抗物、代谢类似物,是指在构造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相似,可以与正常代谢途径中特定的酶发生竞争性反映,从而阻碍酶的功能、干扰代谢的正常进行的物质 80. 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重要存在于多种微生物细胞中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