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数和倍数分解质因数能被3.5.2整除的数的特征.doc
23页522《 因数与倍数 》单元教学设计 天河区猎德小学 宗慧执笔一、本元单知识框架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和1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质数认识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奇数偶数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2.通分和约分3.分数的加、减、乘和除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合数和1的认识1.整数的意义及相关的概念2.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分析这届学生,我是从五年级开始任教的要是说对他们十分了解,自然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我们相处的时间是相对较短的虽然如此,我对他们还是有一个学期的教学了解,多少能说出点关于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不论准确与否根据我在上学期的教学零散了解,学生在整数四则运算方面没有多大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计算的准确率还没有达到一定目标,有些看似简单的计算如18×2=32,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学生就是算错当然,计算错,不一定就说明学生不会计算,有可能又是一个“一不小心!”尽管分析是如此,事实存在的一些非本质性计算问题,多少会影响现在的这个单元的学习的。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学完并努力做到学好这个单元的知识,一方面加强要加强克服前阶段关于学习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学好这个单元的知识,为今后学习与之相关内容打下不敢说是牢固、但可说是踏实的基础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这些数的概念,能用概念进行相关语句的判断并学会求这些数的方法 2. 经过自主探索,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特征进行相关语句的判断 3. 通过本单元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学生对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六、本单元评价要点1. 能否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这些概念、是否会用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2. 有没有掌握2、3、5倍数的特征,是否能根据三个数的特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 观察学习数学热情是否得到增强!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1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因数和倍数的意义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可数 、倍数无法数、分清一组因数中最大是什么?、若干个最小倍数中最小是什么?2.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方法并能做到熟练、完整,掌握有序的表达形式和常见的几种方式。
如:一一列举、集合圈、线段图等3节课2、3、5的倍数的特征1.通过自我探究,掌握2、3、5的倍数特征2.能用三个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3节课质数、合数和11.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和1的概念,掌握他们之间区别熟练判断出100以内的质数2.知道两个质数相乘的积是合数反之,合数也可以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质数掌握一般分解 方法以及横竖式的表达形式2节课单元测试及分析留待教学测试后填写3节课合 计15节课八、各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 《因数和倍数意义》教学设计(课标人教实验教科书12---16页的学习内容)一 、教学目标1.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分清现在所学因数与以往乘法学习中因数的区别;2. 通过不完全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因数是可数的,自然得出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是无法写完全,也就是说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是否存在最大和最小的问题3.初步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方法4.经历学习后,使学生初步感受原来学习的看似简单的整数乘法居然有如此大的深藏奥秘,激发学生进一步想学习它的热情!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对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和运用性判断 2. 教学难点:完整地表达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2×6= 1×18= 2×15= ( )×( )=24 ( )×( )=30 3×4= 2×9= 1×30= ( )×( )=24 ( )×( )=30 1×12= 3×6= 5×6= ( )×( )=24 ( )×( )=30 3×10= ( )×( )=24 ( )×( )=30【解答题】请你用一句话小结上面四组口算题(根据自己的学生说的)(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 请你说说下面两组计算,有什么相同和什么不同?(引入因数和倍数的前提学习条件)1.2×3=3.6 12×3=36 0.6×5=3 6×5=300.1×3=0.3 1×3=32×1.8=3.6 2×18=36( ) ( )2. 引入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情景图(1)第一种排法: 列式:( )得出:(2)第二种排法: 列式:( )得出:(3)你能想出第三种排列方法吗?不妨试试!(如果想出,要把图形排出) 排图: 列式: 结论:【小结】▲1、2、3、4、6是12的因数 ▲反之,12是哪些数的倍数呢? 3.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意义(1)回到基础训练第一组题,请学生具体准确地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2×6= 1×18= 2×15= 3×4= 2×9= 1×30= 1×12= 3×6= 5×6= 3×10= (2(2)自己列举并叙述(3)【小结】根据因数和倍数个数的多少?你有什么发现?(三) 巩固练习(10题)【基础练习】在下面计算算式里,哪些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如果是请你用一句完整话把因数和倍数关系说出来。
如什么是什么的因数”1.2×3=3.6 12×3=36 0.6×5=3 6×5=300.1×3=0.3 1×3=3 2×1.8=3.6 2×18=36【提高练习】1.根据下面的几个算式把24和30的所有因数写出 ( )×( )=24 ( )×( )=30 ( )×( )=24 ( )×( )=30 ( )×( )=24 ( )×( )=30 ( )×( )=302.24是哪些数的倍数呢?30呢?【拓展练习】1.15的因数有哪些?15是哪些数的倍数?2. 从中你能发现了什么?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 第二节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课标人教实验教科书12---16页的学习内容)一 、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掌握一般方法,学会用常见的几种形式表达2.经过多次的求解经历过程,在事实面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因数是可数的,自然得出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因数自己;而倍数是无法写完全,也就是说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也是自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常用方法及常用的几种书写表达形式 2. 教学难点:完整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答】根据下面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4×9=36 25×40=1000 32×7=224【解答题】18的因数有哪些?10是哪些数的倍数?(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教学: (1)你还能找出18的因数码?并说出你的找法(要板书)2)小比赛看谁既快又能完整地把30和36所有因数找出来(基础练习)?(3)分享冠军经验(介绍方法)4)咱们再来一次寻找32和48的所有因数的比赛(基础练习)?(5)请你试着把18所有找出的因数表述出来如果学生能用常见的两种表达最好;如果不能需要教师的引导)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18的因数有(有可能是乱的):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乱放 (6)通过眼看,自我感觉调整这些因数最好按序排列 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有(按大小顺序):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按大小顺序 (7)做基础练习第2题【小结】1.寻找的方法 2.能否找全?2.教学(1)让学生自己尝试找(2)有没有发什么问题?如何解决?(3)如何表达?(4)找出3和5的倍数【小结】1.寻找的方法 2.能否找全?(三) 巩固练习(10题)【基础练习】1. 用尽快的速度找出30、36、32和48的所有因数?2. 填空30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32的因数有 48的因数有 3. 5的倍数有: 3的倍数 【提高练习】1. 分别写出17的因数和倍数,再写出282. 找因数和倍数相同吗?【拓展练习】数学小知识:了解完全数。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第三节 《因数和倍数对比》教学设计(课标人教实验教科书12---16页的学习内容)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学习,加深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在意义、找的方法以及计数等几个方面对比,进一步理清因数与倍数的区别于联系,准确把握因数与倍数二、教学重点、难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