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阅读”中亲近乡土文化的路径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71361496
  • 上传时间:2022-03-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在“阅读”中亲近乡土文化的路径研究 卢耀珍 坚强文化自信,巩固文化自觉,应从少年儿童抓起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是壮族聚居地,在教导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引领少年儿童亲近乡土文化、了解乡土文化、爱好乡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呢?在组织测验学校开展实践研究过程中,笔者总结出几种有助于学生亲近乡土文化的路径 一、行走“阅读”,亲近乡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土文化,测验学校将图书阅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壮族“三月三”这个节日,率领学生到乡间田野查看民间建筑,了解壮乡建筑特点例如,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建于1912年,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为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程阳风雨桥,测验学校先是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在文字阅读中了解程阳风雨桥的历史、布局造型、文化内涵,然后率领学生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查看罗列在博物馆中的程阳风雨桥建筑模型,知道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却坚不成摧,令人叹为观止程阳风雨桥的建筑风格既有古代百越族杆栏式建筑绮丽的色调,又有汉族宫殿式建筑精良的工艺成分,确实别具一格。

      学生通过文字阅读和行走“阅读”,逐步了解程阳风雨桥这一建筑及其特点,无形中加深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 测验学校率领学生到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了解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分析少数民族服饰蕴含的民族文化如:壮族妇女的服饰有着精致的图案和秀美的色调,这与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有关,她们所织的壮布和壮锦都更加精致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简朴大方,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方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显得多姿多彩壮族男子的服饰对比简朴,上衣根本上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头包黑巾通过走访、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学生对壮族服饰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中感受到壮族人民的心灵手巧和聪明聪慧测验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们共同看民风民俗、听民乐民歌、说民族语言、唱山歌童谣、跳民族舞蹈、做民族运动,在行走中了解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在走访中察觉乡土文化元素,在听、说、唱、跳等活动中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二、“动态”阅读,传唱乡音 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乡土永远是我们的根,乡音永远是我们最深的记忆,乡情永远是我们无法忘却的和暖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广西的乡土文化,测验学校把“音像”融入儿童阅读,借助影视、音像,以“动态”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动态”阅读中倾听乡音,感受乡情。

      测验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片《刘三姐》影片陈述了刘三姐以山歌作为武器,率领乡亲们与恶霸地主做斗争富有生活情趣的山歌、独具文学色调的歌词以及刘三姐不畏强权、敢于与恶霸地主做斗争的士气,让学生感受到了壮乡人民的聪慧,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对广西“刘三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测验学校还率领学生观看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涯》,该剧陈述的是一个分外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故事,表达了壮族人民追求光明、勇于进取的精神学生通过观看经典,加深了对壮乡文化及其特点的了解测验学校还让学生凝听《广西尼的呀》《壮族大哥》《敬酒歌》等民族音乐,然后学唱这些民族音乐,在歌咏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广西尼的呀》民族音乐不是简朴地把民族元素拼接起来,也不是打上壮族新音乐的标签,而是从民族审美取向启程,融入大量壮族音乐素材,将音乐形象与民族元素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壮族音乐风格,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广西尼的呀》音乐短片融八桂大地的自然风光、民俗、美食于一炉,集风景、风情、人文情怀于一体,独具壮族韵味,彰显了民族之魂 通过看壮乡歌剧、观壮乡经典影片、听民族音乐,学生从视觉、听觉上采纳了“动态”的优秀乡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理解、接纳和认同民族文化,并且在“动态”阅读中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做到了自觉传唱“乡音”,巩固了民族骄傲感。

      三、“实践”阅读,品尝乡味 家乡的味道是最难忘的记忆测验学校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将阅读与各种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阅读”,在“品尝”乡味中会意家乡的味道例如,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人民独有的节日,也是壮族的传统歌节,现在已经成为广西地方性法定节假日,而制作五色糯米饭已经成为壮乡习俗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的风俗,测验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壮族民俗文化,了解壮族的特色美食,激励学生动手制作五色糯米饭制作五色糯米饭,首先需要采摘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然后将这些植物清洗明净后捣烂、浸泡,两三天后将汁水过滤出来,再用过滤出来的植物汁水浸泡糯米,并将浸泡好的糯米放进蒸锅,经过蒸煮就成了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做成之后,学生将糯米饭摆放成各种图案,彼此赏识,结果共同品尝五色糯米饭,共享劳动成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阅读”壮乡传统文化,体会壮乡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聪慧,在品尝美食中体验劳动的喜悦测验学校给学生介绍五色糯米饭的来历,促进学生对壮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了解 除此之外,测验学校还率领学生走访壮乡,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赏识家乡的风景名胜,游览家乡的山河美景,然后引导学生画一画美观的壮乡,感受家乡如画一般美观的风景;或者穿一穿壮乡的服饰,感受民族服饰之美,让学生在实践中品评乡土文化,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和人文内涵,了解家乡的民风习俗,从而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树立文化自信。

      四、延展阅读,传承乡俗 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与乡土文化相关的优秀读物融入课程中,作为学生阅读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在延展阅读中加深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学习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端午粽》时,测验学校的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屈原的故事,还可以给学生推举图书《壮族民俗风情》,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广西的民族风情;学习了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之后,可以推举学生阅读广西本地神话故事《格射日月》《五象岭传闻》将优秀的乡土文化读物融入语文教学,作为学生阅读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在学校课程中获得乡土文化记忆,在传承乡土文化中获得精神成长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增加阅读量,又加深了对壮乡的英雄人物、民间故事、民族历史、民风民俗的了解在此根基上,测验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编写神话故事,还可以将编写的神话故事制作成绘本,并在“三月三”这天演一演这些故事,从而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自觉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民俗文化 总之,测验学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行走、传唱、实践、拓展等“阅读”形式,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扎根乡土文化沃土,自觉吮吸优秀乡土文化的精华,从小树立乡土意识、民族意识,自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从而培养喜欢家乡、喜欢祖国的情怀。

      (責编 欧孔群) 猜你热爱壮乡糯米饭壮族壮乡颂歌歌海(2021年2期)2021-06-22梦飞壮乡歌海(2022年6期)2022-12-29黄翠崇、刘丽华美术界(2022年11期)2022-11-23绿色壮乡锦绣·下旬刊(2022年2期)2022-07-09糯米饭作文大王·中高年级(2022年5期)2022-05-25壮族迎客歌歌海(2022年2期)2022-06-11跟踪导练(一)2时代英语·高一(2022年1期)2022-03-13家乡的糯米饭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22年24期)2022-12-29壮族山歌歌海(2022年5期)2022-06-11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教导界·上旬(2022年9期)2022-01-17—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