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九年级化学 综合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0页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九年级化学 综合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班级 姓名 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N 14 Fe 56 C 12 Na 23 Ca 40 S 3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工业上电解海水(含氯化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同时能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有两种单质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从海水中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固体3.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用等质量水配制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A>B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铜丝做导线 B.用氮气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 C.用稀有气体作金属焊接保护气 D.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6.下列实验需要使用烧杯的是①过滤 ②稀释浓硫酸 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④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7.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若某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C.若某气体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则该气体一定是氢气D.若某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8. 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KHCO3 + HCl = KCl + H2O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a%-w)克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9.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氧气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硝酸钾的质量/g有催化剂 A gO无催化剂反应时间/min OA B C DA.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向pH=2的稀硫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二、填空题( 共6题,总 37分 )10、(6分)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真空包装的目的是 ,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填充气应具有的性质是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它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它作除湿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建筑工地的工人下班前,通常在用剩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沙土,以便第二天使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7分)冬季冰雪覆盖路面,会给交通带来很多不便1)为了疏通道路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①锰钢的主要成分是Mn、C和____②锰钢属于 A.合成材料 B.合金 C.金属材料 D.化合物(2)有一类融雪剂是以醋酸钾(CH3COOK)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工业碳酸钙溶液A溶液B溶液C固体甲固体乙加过量熟石灰操作1蒸发加适量盐酸加适量盐酸(3)还有一类融雪剂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统称作“化冰盐”常用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FeCl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该融雪剂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Fe(OH)3为难溶的碱①“操作1”的名称是 ;溶液A中加入过量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第二次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 ③固体乙的成分是 12、(5分)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灰水和酚酞溶液6种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Na2CO3和CaCl2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1)若两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则其中一种溶液一定是 2)若两溶液混合,有气体生成,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上述⑴和⑵的混合溶液再次混合,有白色固体生成,则最终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4)若两溶液混合时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第三种溶液,有白色固体生成,则两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A、B、C、D和E分别是上述6种溶液中的一种B是A、C反应的产物,E是D、C反应的产物B、C、E溶液中溶质可能是 13.(9分)以下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N、O、S、Na、Ca、Fe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甲组同学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ABCDE(2)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发现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若A~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别,且有黑色固体、白色固体、黄色溶液、大量气泡等现象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 ,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组同学按下图进行实验,先关闭弹簧夹K,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打开弹簧夹K,烧杯③中液体倒流入锥形瓶中,且锥形瓶底部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无其它明显现象。
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滴管甲烧杯①滴管乙烧杯②锥形瓶中溶液烧杯③试剂H2O14.(6分)①~⑥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① A+B→C ② A→D+E ③ F→A+E ④ G+K→H+A ⑤ G+M→L+D⑥ Q+K→M+B(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 、D 、F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⑤ ;⑥ 15.(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氧气、汞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2)下图所示的2个实验,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通过B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②4种物质中D属于单质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⑤生成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7三、实验题(共6道,总35分)16.(4分)化学小组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设计实验测定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①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 氨气(NH3)是碱性气体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测定Cu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过程为:先称量CuO的质量,完全反应后测定生成水的质量,由此计算出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Ⅰ.小组同学利用上图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连接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① ACBDC ② ADBCD ③ ADBDC ④ ABDCⅡ.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① CuO未完全起反应 ② CuO不干燥 ③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④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Ⅲ.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7、(5分)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组兴趣实验(a、b管的体积相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资料】(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2)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12(1)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90℃的热水至图中虚线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管中的现象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对比a、b管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2)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分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体积的氢气于两管中再将镁条和大理石分别置于a、b管口内,向烧杯内逐滴加入浓盐酸,a、b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其中a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两管内液体恰好全部排出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一段时间后,打开K,此时观察到a、b管中的现象是 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