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必背知识】(答案版).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69538116
  • 上传时间:2022-03-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3.1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林理第3章纲胸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脂膜的结构和协能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 制备细胞膜的材料: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 没有细胞核及各种具膜细胞器2) 制备方法:放在二U中让其吸水涨破,然后通过离心、过滤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脂质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最丰富的是磷脂■> 细胞膜的组成元素有C、H、0、N、P 3.4.蛋白质 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 种类 和 数量 越多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了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细胞膜的功能(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淀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②细胞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圣筌L 进入;④有些病毒、病菌也_可能侵入⑥细胞产生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分泌到细胞外;①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③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有可能进入:⑤细胞将其产生的代谢废物顼型—细胞外; ⑦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物质不会流失到细胞外3)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 生存。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 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细胞分泌的 化学物质(如激素、递质)进入血液,随一血液到达全身各处, 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② 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相邻两个细胞的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 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如 /子 和 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信号分子受体③ 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1L,使细胞质相互沟通,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 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箸植物细胞之间通过一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注意:该种信息交流方式没有受体参与通道植物细胞壁(1) 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 作用:对植物细胞有 支持 和 保护 作用3) 去壁方法:酶解法,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4)特性:全透性.伸编性小7. 细菌细胞壁成分: 肽聚海;真菌细胞壁成分: 几丁质8. 细胞活性判断: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 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 细胞会被染成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生物膜的流源嵌模型1.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 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 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门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和蚤白质3) 20世纪初,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进行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和蛋白质2)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将人红细胞中的脂质提取出来,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了层, 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 两_层4)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 暗一亮一暗 三层结构,由此提出生物膜模型: 所有的生物膜都由 蚤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 三层结构构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 静态 的统一结构5) 1970年,科学家将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 流动性5) 1972年,(格和尼克森根据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 接受2. 流动镶嵌模型(如图)(1) 识图① A表示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其构成了细胞膜(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物质A亲水 性的“头部”排在外侧, 疏水 性的“尾部”排在内侧。

      ② C表示蚤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有的_^±_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说明C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是(对称/不对称)的③ D表示糖蛋白,又叫糖被,是由细胞膜上的蚤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只分布于细胞 膜的 外表,由此可知图中 甲 (甲/乙)侧是细胞的外侧D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如具有保护、润滑、识别等功能④ 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2)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因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是运动的3) 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送过性,这一特性主要与膜上的分子有关第2节绑胸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1. 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图例名称分布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是细胞进行有煎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暴叶绿体绿色植物细胞(主要是叶肉细胞)双层膜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 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 的“车间”;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扩大了细胞 内的 膜而枳;分为粗面内质网(附着有核糖 体)和滑面内质网两类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一层膜① 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分类 和 包装 的“车间”及“发送站”;② 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在植物细胞中 与植物细胞一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 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内含冬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细胞,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 或 病菌液泡植物细胞 (成熟植物细 胞有大液泡)单层膜内有 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与花、 果实的颜色有关)和蛋白质等物质,充盈的液泡可以 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 关■瓯.核糖体动植物细胞^JIM组成成分是一 RNA和 蛋白质:是细胞内“生 产 蚤白质 的机器":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 糖体两类中心体动物细胞和 低等植物细胞无一膜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组成成分是一蛋白质;与细胞的 有丝分裂 有关线粒体①外膜:使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分隔开双层膜一 Q)②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③ 幡,扩大了线粒体内的膜面 积;附着有与有瓦呼吸有关的酶④线柱体基质:呈胶质状态,分布在崎的周围,含少量_ DNA、RNA 及核糖体,分布有.与有虱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1①外膜:使叶绿体与细胞质基质分隔开双层膜②内膜③ 基粒:由囊状结构的 类密体 堆叠而成,扩大了叶绿体内的膜面积;分布有能吸收光能的 色素及与 光合作用 有关的前④叶绿体基质:呈胶质状态,分布在基粒的周围,含少量DNA、RNA 及核糖体,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硅肺:当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 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1)动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细胞判断依据① 高等植物细胞:具有 细胞壁、 叶绿体 和 液泡 ,而无一中心体°②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和 中心体③ 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而无一细胞壁、叶绿体和 液泡 2)细胞器分类分布①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②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③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结构⑤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⑥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⑦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功能⑧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⑨增大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⑩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成分⑪含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3) 细胞器的数量与细胞的功能呈正相关① 消耗能量多的细胞_线粒体较多,如心肌细胞② 合成蛋白质旺盛的细胞一核携体较多,如癌细胞③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粒体、核糖体的数量较多④ 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一高尔基体 较多,如唾液腺细胞、肠腺细胞等。

      注:汗液中不含蛋白质,故汗 腺中高尔基体数量并不多)(4) 细胞器与生物种类的关系① 有叶绿体的细胞•定是植物细胞,但植物细胞不•定有叶绿体,如根细胞②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细菌 ③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不一定有线粒体,如蓝藻及硝化细菌、醋酸菌等需氧型细菌④ 动物细胞中一定有中心体,但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还可能是一低等植物细胞⑤ 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也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就没有大液泡⑥ 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就含有中心体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3. 细胞质的组成・ [■存在状态:呈 胶质 状态在活细胞中,细胞质基质呈流动状态细胞质基质」成分:含有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柬基酸、核昔酸和多种酶 等 功能: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4. 细胞骨架:由 蛋白质纤维 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 细胞形态、保持 细胞内部结构 有序性, 与细胞_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 切相关5.【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 观察叶绿体:材料是鲜类叶或黑藻叶或菠菜叶稍帝些叶肉的下表皮,不需要染色。

      2) 观察线粒体:材料是_人口腔上皮细胞用染色剂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线粒体 可保持活性数小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 分泌蛋白:在 细胞内 合成后,分泌到坐典—起作用的蛋白质,如 消化酶、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 等O(2) 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研究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3) 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线粒体(提供能量)分泌蛋白 细胞膜小泡—€)小泡一|~° 核槽体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 细胞膜\合成 I初加工肽链 较成熟蛋白质I再加工 成熟蛋白质I 胞吐 分泌蛋白(方式)高尔基体内质网(4)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 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 先增大后减小(基本不变),细 胞膜膜面积增大7.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 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 和 核膜 等膜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注:小肠黏膜、 胃黏膜等不属于生物膜系统)(2) 特点: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 种结构之间的 协调配合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在结构上 直接 联系3) 功能① 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 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 许多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