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练习.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0707237
  • 上传时间:2017-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8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济学常识检测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4 分)本部分共 11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王问:“我怎样才能治理国家,才能富国裕民呢? ”首相回答:“阁下什么也别管,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吧”上述对话,符合 的观点A.斯密 B.马克思 C.凯恩斯 D.罗斯福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发展对外贸易A.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B.从国外进口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C.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D.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3.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  ) A.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   B.流动资本的周期性更新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D.生产资料的片面增长4.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 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5.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尤其是( )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

      A.恢复和稳定农业 B.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 C.复兴工业 D.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6. 美国是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  ) A.以政府干预为主,市场调节居次要地位B.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居次要地位C.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D.政府不起任何作用7. 1921 年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度的标志是( )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B.实行自由贸易2C.取消国有化和实物分配制 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7.在斯大林看来,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 )A.商品经济规律 B.市场经济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经济危机规律 7.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两个生产部门”是指( )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D.农业和工业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他们(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 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和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A.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 D.轻工业——重工业——农业9.在《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论述了向外国学习的问题,他主张( )A.以洋为鉴,一切照搬 B.分析借鉴,洋为中用 C.一概排斥,以我为用 D.全面接受,照抄搬用 10.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范围的问题上,毛泽东对斯大林认识的发展表现在毛泽东认为A.全部生产资料是商品 B.有些生产资料是商品 C.全部生活资料是商品 D.有些生活资料是商品11. 20 年前,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对市场与社会主义的认识是A.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1.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

      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作用的同时,也要( )A.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B.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C.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作用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6 分)本部分共 6小题,共 56分12.材料一:李嘉图认为,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运行,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材料二: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经济的萧条与失业问题,对此,政府应积极加强调控他认为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材料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 2009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字”基调:灵活审慎,并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保障民生、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李嘉图和凯恩斯的什么观点?(4 分)(2)结合材料三,谈谈李嘉图和凯恩斯的观点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

      6 分)12.材料一:斯密指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简直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材料二: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效用对于交换价值说来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耗费在一件商品上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是由价值来调节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1)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李嘉图的观点和斯密的观点有何不同2)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什么贡献?13.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材料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1)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关内容,简述我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理由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现代企业发展有何启示?14.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

      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用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掘出来,那么,失业问题便不存在,而且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吸纳在多出很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1)概括上述材料所揭示的理论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6 分)(2)凯恩斯在上述材料中的观点对当前我国经济实践有什么启示?(6 分)4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建国初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运用毛泽东关于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间关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促进当前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8 分)15.视点一: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联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联人民的饮食水平就更低了视点二:1921 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视点三:1921 年苏俄大旱,1922 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自 1923年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简要回答:(1)视点一和视点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6 分)(2)三个视点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14分)16. 1985年 8月 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17.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8 分)时期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参考答案】12.答案:(1)李嘉图的观点是:应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凯恩斯的观点是:对经济的发展不能完全的自由放任,应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4 分)(2)李嘉图的观点正确地看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5但未能看到市场的不足,反对国家干预是不对的。

      凯恩斯的观点正确地看到了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未能准确地阐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二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6 分)12. (1)①李嘉图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②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2)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问题上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13. (1)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必须要尊重劳动,提高劳动的报酬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在初次分配阶段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效益14. (1)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评析:凯恩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2)我国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国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有效需求,如扩大消费、刺激民间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