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的我国政商关系.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89225970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的我国政商关系 摘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所存在的政商关系一直为人们所探讨,随着2013年党的十八大强力度的反腐以来中国的政商关系逐渐成为百姓饭前茶后的谈资,各种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从目前现存的政商关系出发,论述其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根源并提出在当前经济转型期间我国合理的政商关系以及调整时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及应对策略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商关系 调整策略一、中国目前市场经济下政商关系的形成根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商关系正处在新一次转型的路口在过去的35年里,虽然政治经济的大环境存在着波动,但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一级的地方政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对当地的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经济抱着鼓励和扶持的态度一些灵觉敏锐的官员十分清楚地知道,当地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其仕途进步的重要甚至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而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本地的贡献不言而喻只有理解经济增长这个首要目标背后的驱动力,才能够理解包括诸如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政治犒赏在内的政府行为。

      与此相对应,大多数的私营企业主也会将与官员处好“关系”视为成功的保障,寻求官员非正式的庇护或者正式的政治头衔,是许多老板们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很多地方,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厂商,诸如乡镇企业通过查阅众多的文献和资料以及当前社会的现象,在我看来,政商关系之争成为公共话题的背后,至少有三种结构性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是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奇迹的“地方增长联盟”开始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出现裂缝,有的中小企业主的生存环境甚至恶化;二是大私营企业家与中央威权的联盟关系尚未得到制度化的定型,蜜月与风险并存;三是“内部圈子”雏形粗现,私营部门在公益、媒体、艺术等社会领域的影响力日益上升如果要将这三种结构性原因概括成一种“可能的趋势”的话,那就是“大企业主的政商联盟可能加强,中小企业主的增长联盟可能瓦解,民众的社会进步意识可能促成新的民-商关系”二、中国目前政府及官员的行为逻辑及其问题 尽管有很多企业家在商场中纵横捭阖,但面对政商关系却不知所措畸变的政商关系背后都有一个或明或暗的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政府逻辑和企业逻辑的区别、企业家和官员的不同,只是对官商关系作了片面理解和简单处理,以至于角色错位、行为倒错,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畸变,招致意想不到的灾难。

        任何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和组织都不可回避地和政府发生着联系,但人们对政府却几乎没有足够的了解  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政府本质上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政府的行为是强制的,依靠强制力来保证各项政策的实施这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说政府再小也是政府,企业再大也是企业,官商对抗的结果只能是商的彻底毁灭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政府行为的另一个特征是权威的普遍性它涉及社会所有领域和所有个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割裂型政商”关系不可取的原因  正是由于政府行为的强制性,为了防止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的专横恣肆,政府本身应按等级制、官僚制的原则进行组织然而,转型期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政府的运作与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不得不时常经受着政策的变幻无常、政府权力的肆意干涉、“央”“地”政府间的政策博弈、部门间责任与利益的盘错交杂等带来的困扰官员也是人,有自己独特的利益需求和行为模式在潜意识里,个人就有将权力视为个人谋取利益的手段,这就是官员行为的动机但由于与政府逻辑相悖,政府对这种行为有很强的限制官员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时,由于身处政府的运作体系,往往面临巨大压力,不能为所欲为三、建立健康的政商关系在任何的社会体制下的政商关系从来都是商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建立和处理政商关系尤为复杂困难。

      对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着怎样的角色作用有着两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呼声,一种是凯恩斯派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另一种就是哈耶克派,相信市场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在后来的经济发展来看这两种观点各有其所处特定时代的合理性但市场经济的市场基本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应该对行业竞争起基础作用,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并不见得是好事但是政府想干预谁,是谁也拦不住的政、商最好不要走得太近,但是也不能太远,若即若离的状态是最好的合作而不对抗  迄今为止的政商关系充分表明,合作是中国政商关系的基本形态在政治权力集中的情况下,保持与政府及官员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家处理政商关系的基本原则远离畸变的政商关系官商结盟在胡雪岩时代也许是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常态,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则无疑是一个对社会、对官员、对企业家都有很大风险的病态现象郭广昌曾经为政商关系指出:事实上,民营企业能不能合法经营就是一切的根本,离开了根本后面规模再大,财富再多,最后还是一场空可以说,合法经营才是最最重要的政府承诺≠法律法规,政府官员≠政府一般来说,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其行为是一种公权力行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承诺就能替代法律法规同样,政府官员虽然是政府行为的实际践行者,但只有在他代表政府行为时才具有权威性,否则就是纯私人行为但在目前中国的商人太多的认为政府承诺等于法律法规,政府官员等于政府,从而因误解这种区别而导致的悲剧着实太多依靠而不依赖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保证社会秩序,为商业纠纷提供裁决平台,自然是离不开的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环境下,政府作为资源主导者,企业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给你一个大项目,你可能就活得很好不给你,可能就得惨淡经营这种情况在当前国情下还会持续很久,好的政商关系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依赖政府,政府其实也有很多靠不住的地方比如一些新的政策更迭或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都让人措手不及又如依靠与某一官员的关系,一旦官职变动,那么关系也随之变动  正当参政议政  政界和商界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合理的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政治与经济两大实体之间的合理互动,也有利于社会的高效发展商人参政议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但是,商人从政应该注意的是,在争取政府支持时必须保持独立,不“以企代政”,通过对话、沟通、参政议政,使政府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需要,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短期政治需要的关系,避免落入官商畸变的窠臼。

        做好自己政府的性质决定了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是重中之重,这些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这意味着,政府最需要、最倚重的是成功的企业,因为它们创造着社会、政府和官员都需要的财富、就业和收入,还可以展示官员的执政能力,积累政治资本,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因此,获得政府和官员支持的第一要务,是要办好自己的企业,端正企业行为,靠企业家精神赢得发展最后,政商关系的建立以及处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这一问题解决还是要回到体制改革与建立上来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之前遗留下的问题并不能短期内解决,甚至还会有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产生,因此,在目前来看最主要的手段是还是强调官员与商人之间的合理关系,使双方对这种关系都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政府的执法以及监管力度要加大,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参考文献:洛克 《政府论》冯仑 《跨越历史的河流》许晓明 周旭辉《民营企业如何处理政商关系》雷全林 冯盈盈杂志《浙商》 2007年01月吕鹏 《东方早报》2013-09-17高顿商学院有限公司《会计师世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