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热的分型及一般处理(2020年10月整理).pptx
3页发热的分型及一般处理 发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 节性体温升高(超过 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 而且受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 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 窝体温(检测 10 分钟)超过 37.4可定为发热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 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 数天或数周,24h 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 39以上,波动幅度大, 24h 内波动范围超过 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 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 1 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图 1-4-3) 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 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 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 病 回归热 体温急剧上升至 39C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 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1,6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 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 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必须注意: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 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 型; 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 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 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 温在 363372;肛门内体温 365377;腋窝体温 36 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 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当孩子体温低于 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 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 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 物理降温 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 服有利于散热,给小儿使用 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 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 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有条件可用毛巾包裹冰块(冰棍)之类凉的 敷在额头,有一定效果。
2,3,药物使用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最好不 要滥用消炎药物,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 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 饮食注意 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 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趁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内 2 科郭慧 2016 年 3 月 1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