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孔子学琴》.doc
10页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孔子学琴》【篇一】【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方面: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过程与方法方面: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一些孔子的相关资料,并认真的读一读,记一记,也可以先讲给他人听2、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大屏幕出示孔子的图片:这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2、板书"孔子"师:这就是在我国历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课前大家都搜集了相关的资料,相信大家都认真阅读了,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结合在课前了解关于孔子的资料来谈师: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
师板书课题《孔子学琴》二、初读课文1、把文章读通顺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生字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三、再读课文1、同桌之间试着讲一讲孔子学琴的故事2、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第二课时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新词,而且也知道了孔子是一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二、精读品悟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从哪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人?在相关的语句下划上线,并想一想为什么?1、学生默读思考2、预设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1)"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2)从"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做事很踏实,"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说明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
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对话)(3)从"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但孔子仍不满足,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回答自己应该认真体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弹奏起来才能感人4)从"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可以看出孔子的弹奏已经能够很好地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但是,孔子仍然不满足,因为他要研究、发现更深层的东西,即从乐曲的内容与风格中体会乐曲的作者,这是音乐鉴赏的更高境界这部分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孔子的弹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5)从孔子"激动地站起来,由琴音感受到曲子的作者"体会到经过孔子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了理解"炉火纯青"的意思备注:理解孔子学琴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时,可提示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大多数学生肯定有学琴的经历,想一想自己学琴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与孔子的品质进行比较,这样孔子的精神更突出三、质疑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疑问?孔子怎么可能通过弹奏曲子就能知道作曲者是谁呢?(教师可联系孔子的资料和课文第一段孔子的背景来谈)四、拓展延伸1、师: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他身上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自由回答五、表演故事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讲完之后,可以在小组内试着演一演学生发言六、指导书写【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学会书写11个生字2.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谦逊、好学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治学精神过程与方法: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学琴的过程,感受孔子的品行教学难点:懂得学习做事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课前准备:查找孔子的作品,了解一下孔子是怎样的人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司马迁写过《史记》,《史记》里有一篇写孔子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拜读一下好吗?2.出示课后"我的资料夹"中《史记》原文,请课前预习的有能力的学生读一下。
设计意图:与第一课内容联系起来,承上启下,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先读古文,增加传统文化的韵味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师:下面我们家来看看现代文是怎样写孔子学琴的,首先我们要把文章读通顺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可以抽读绳子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设计意图: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是怎样学琴的?勾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2.引导学生说说那几段讲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位与理解)3.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必恭必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体会孔子做事很塌实4.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这句话,这是他学琴的第二阶段,说明他掌握了弹琴的技巧,但他不满足,还要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5.孔子学琴的第三个阶段是那段?他领会了什么?满足了吗?最后呢?他弹琴的水平达到了什么境界?(设计意图: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孔子治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做事的认真--精益求精6.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7.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拓展延伸结合孔子学琴这件事,以及课下查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谈一谈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设计意图: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五、记忆字型,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词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知道重点字的书写4.学生进行独立的写字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