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 教程 自然音体系.doc
9页和声 自然音体系一、 正三和弦原位(一)、定义:建立在音阶上的Ⅰ、Ⅳ、Ⅴ级的三和弦称为原位正三和弦二)、结构:1、大调:建立在根音上的大三度和纯五度,均为大三和弦 2、和声小调:建立在根音上的小三度和纯五度,Ⅰ、Ⅳ为小三和弦、Ⅴ为大三和弦三)、功能性:1、Ⅰ—主功能(最稳定) 标记:大调—T 小调—t2、Ⅳ—下属功能(不稳定) 大调—S 小调—s3、Ⅴ—属功能(更不稳定) 大调—D 小调—D(四)、重复与省略:正三和弦原位只能重复根音,不能重复五音和三音五)、排列法:1、 密集排列:上三声部中,相邻两声部中均不能插入和弦音2、 开放排列:上三声部中,相邻两声部中均能插入和弦音六)、声部进行:1、同度:(Ⅰ—Ⅰ、Ⅳ—Ⅳ、Ⅴ—Ⅴ)运用同和弦转换2、四、五度:(Ⅰ—Ⅳ、Ⅰ—Ⅴ)⑴、 和声连接法,共同音保持;⑵、 根音—根音;⑶、 其余各音到最近和弦音3、二度:(Ⅳ—Ⅴ)⑴、 旋律连接法,低音最近进行;⑵、 上三声部与低音反向七)、正三和弦的功能逻辑:1、 正格进行:根据其功能组成,由主和弦与属和弦组成的进行。
T—D、 D—T、 T—D—T、 D—T—D、 T—D—D—T2、 变格进行:根据其功能组成,由主和弦和下属和弦组成的进行T—S、 T—S—T、 S—T、 S—T—S3、 完全进行:根据其功能组成,包括所有三种功能的进行T—S—D—T(八)、应用:正三和弦原位应用于结构的主要位置,如作品的开头、结尾等作品主要的位置二、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一)、定义:以三和弦的三音作为低音即构成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低音与上方两和弦音分别构成了三度和六度(简称六和弦)二)、结构:1、 大调:低音到三音为小三度,到五音为小六度,构成大六和弦2、 小调:低音到三音为大三度,到五音为大六度,Ⅰ6、Ⅳ6为小六和弦、Ⅴ为大六和弦三)、功能性:正三和弦转位后其协和性不变,稳定程度越转越不稳四)、重复与省略:正三和弦的六和弦1、根音:可以重复,但不能省略2、三音:不能重复,也不能省略3、五音:可以重复,也可以省略五)、排列法:1、密集排列2、开放排列3、 混合排列(六)、声部进行1、 三和弦+六和弦⑴、 同度Ⅰ—Ⅰ6、 Ⅳ—Ⅳ6、 Ⅴ—Ⅴ6(可逆)重复三音① 低音到低音;② 上方三声部不动不重复三音① 低音到低音;② 共同音保持(两个声部);③ 三音跳进。
⑵、四、五度Ⅰ—Ⅳ6、 Ⅰ6—Ⅳ、 Ⅰ—Ⅴ6、 Ⅰ6—Ⅴ① 和声连法;② 各声部做平稳进行;③ 避免不良进行⑶、二度:Ⅳ—Ⅴ6、 Ⅳ6—Ⅴ① 旋律连接法;② 各声部平稳进行;③ 避免增音程等不良进行2、 六和弦+六和弦⑴、 同度:Ⅰ6—Ⅰ6、 Ⅳ6—Ⅳ6、 Ⅴ6—Ⅴ6 运用同和弦转换⑵、 四、五度:Ⅰ6—Ⅳ6、 Ⅰ6—Ⅴ6平稳进行:① 和声连接法;② 可以在两个声部保持共同音;③ 其余各声部做平稳进行Ⅰ6—Ⅳ6、Ⅰ6多重复根音,Ⅳ6多重复五音Ⅰ6—Ⅴ6、Ⅰ6多重复五音,Ⅴ6多重复根音跳进进行:① 低音—低音;② 共同音保持;③ 一个声部做平稳进行;④ 另一个声部必然跳进⑶、 二度:Ⅳ6—Ⅴ6①Ⅳ6为根音旋律位置;②Ⅳ6重复根音,Ⅴ6重复五音;③ 各声部做平稳进行如果Ⅳ6不是根音旋律位置可应用和弦转换,可以是前面和弦的转换,也可以是Ⅳ6的转换七)、应用:作为正三和弦的替代与延续,常常用于音乐作品结构内部三、 正三和弦第二转位(一)、定义:建立在音阶上的Ⅰ、Ⅳ、Ⅴ级,分别以五音作为低音的三和弦称为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低音与上方两个和弦音构成四六度音程(简称四六和弦)二)、结构: 大调:纯四度+大三度 小调:纯四度+小三度(三)、功能性: 和弦转位的性质不变,稳定程度越转越不稳。
四六和弦功能比较模糊,因此四六和弦运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四)、重复与省略: 多重复五音五)、排列法:1、密集排列2、开放排列3、 混合排列(六)、应用:终止四六和弦1、 定义:常出现在终止或半终止的属和弦之前;前面以下属功能的和弦做准备;多用于强拍2、声部进行:⑴、Ⅳ—Ⅰ46 ① 低音做最近进行;② 共同音保持③ 其余各音到最近和弦音⑵、Ⅰ46—Ⅴ7① 低音与其重复音保持;② 其余各音到最近和弦音3、应用:⑴、 半终止⑵、 完全终止经过四六和弦:1、 定义:夹在同一功能三和弦与六和弦中间;低音级进进行;多用于弱拍2、 声部进行:Ⅰ—Ⅴ46—Ⅰ6 Ⅳ—Ⅰ46 — Ⅳ6① 低音级进进行;② 共同音保持;③ 一声部与低音反向,另一声部做助音进行辅助四六和弦:1、 定义:夹在两个相同的和弦之间;低音保持;多用于弱拍2、 声部进行:Ⅰ—Ⅳ46—Ⅰ Ⅴ—Ⅰ46—Ⅴ① 低音与其重复音保持;② 其余各音做助音进行四、 副三和弦(一)、定义:建立在音阶上的Ⅱ、Ⅲ、Ⅵ、Ⅶ级的三和弦称为副三和弦二)、结构: 大调:Ⅱ、Ⅲ、Ⅵ—小三和弦 Ⅶ—减三和弦 小调:Ⅱ—减三和弦 Ⅲ、Ⅵ、Ⅶ—大三和弦 Ⅶ减三和弦(三)、功能性:正三和弦属功能性和声,副三和弦属色彩性和声。
四)、分述Ⅱ1、 功能性:以下属功能为主,包含有属功能的和弦音,体现了下属功能的功能性与色彩性2、 重复与省略:为增强其下属功能性,多用重复三音3、 和弦选择:① 前:Ⅰ、Ⅰ6、Ⅳ、Ⅳ6、Ⅵ② 后:Ⅰ、Ⅰ6、Ⅴ、Ⅴ7、Ⅶ4、 应用:① 多用Ⅱ6形式,Ⅱ46不用;② 大调有时用到原位,小调不用原位;③ Ⅱ6常作为下属和弦的替代与延续Ⅲ1、功能性: 以属功能为主,包含有主功能的和弦音,体现了属功能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偏重于属2、重复与省略:为增强其属功能性,多用重复三音3、和弦选择:① 前:Ⅰ、Ⅰ6、Ⅱ、Ⅱ6、② 后:Ⅰ、Ⅰ6、Ⅳ、Ⅳ6、Ⅴ、Ⅴ7、Ⅶ4、应用:①多用Ⅲ6形式;②由于Ⅲ功能性不明确,多在浪漫派后期作品中出现(肖邦以后);③大调中偶尔可用原位,小调中不用原位(可用第一转位);④作为属和弦的替代与延续Ⅵ1、 功能性:以主功能为主,包含有下属功能的和弦音,体现了主功能的功能性2、 重复与省略:根据重复音强调功能性,重复三音强调主功能,重复根音强调下属功能3、和弦选择:①前:Ⅰ、Ⅰ6、Ⅱ、Ⅱ6、Ⅲ、Ⅲ6、Ⅳ、Ⅳ6、Ⅴ、Ⅴ7②后:Ⅰ、Ⅰ6、Ⅱ、Ⅱ6、Ⅳ、Ⅳ6、Ⅶ4、应用:①多用原位形式;②用于阻碍进行和阻碍终止;③Ⅵ一转位削弱其色彩性。
Ⅶ1、功能性:以属功能为主,包含有下属功能的和弦音,包含有导音,都是建立在不稳定音级上具有强烈的倾向性3、 重复与省略:多重复三音,偶尔重复五音3、和弦选择:前:Ⅰ、Ⅰ6、Ⅱ、Ⅱ6、Ⅲ、Ⅲ6、Ⅳ、Ⅳ6、Ⅴ、Ⅴ7、Ⅵ解决到主和弦Ⅰ4、应用:①多用第一转位,也用原位;②在实际运用中导七比导三运用得更多五、 主要的七和弦Ⅱ71、 定义:建立在上Ⅱ级音上的七和弦叫做二级七和弦2、结构:⑴、 大调:小小七和弦⑵、 小调:减小七和弦3、功能性:由于Ⅱ7包含有Ⅱ和Ⅳ的所有构成音,则具有强烈的下属功能性4、 列排法:混合排列法5、 和弦选择:预备:Ⅰ、Ⅰ6、Ⅰ46、Ⅱ、Ⅱ6、Ⅳ、Ⅳ6、Ⅵ解决:⑴、Ⅱ7—Ⅴ①、 七音级进下行;②、 转位时三音作级进上行,但在原位七和弦时经常作三度下行;③、 五音级进下行;④、 根音在上方三声部时保持不动,在低音部时跳进到Ⅴ的根音(四度进行)⑵、Ⅱ7、Ⅱ56、Ⅱ34—Ⅰ46 这时七音保持不动,构成Ⅰ46的不协和音(四度音)⑶、Ⅱ7、Ⅱ56、—Ⅰ6 Ⅱ56—Ⅰ(常用,特别在变格终止中)Ⅱ56—Ⅰ46(经过的)Ⅱ34—Ⅰ46(经过的)较少⑷、Ⅱ7—Ⅴ7(及转位)①、Ⅱ7的七音与五音级进下行;②、另外两个音停留不动作为两个和弦的共同音。
Ⅱ7—Ⅴ34、 Ⅱ34—Ⅴ7、Ⅱ56—Ⅴ2、Ⅱ2— Ⅴ56Ⅱ7及转位的各种解决在以下条件可以跳进:七音必须下行或者保持不动;在两个外声部间不要形成隐伏五、八度Ⅴ7 1、定义:建立在上Ⅴ级音上的七和弦叫做属七和弦七音旋律位置的原位属七和弦少用)2、 结构:大调小调都为大小七和弦3、功能性:属七和弦是具有属功能和下属功能的复功能和弦,由于包含属三和弦的三个和弦音,所以侧重于属功能4、列排法:混合排列法5、和弦选择:预备:Ⅰ、Ⅰ6、Ⅰ46、Ⅱ、Ⅱ6、Ⅳ、Ⅳ6、Ⅴ、Ⅴ6解决:⑴、完全的属七解决到不完全的Ⅰ ⑵、不完全的属七解决到完全的Ⅰ6、 声部进行:⑴、 声部做平稳进行;⑵、 七音的引入可以是有准备的七音(保持),可以级进的七音,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跳进⑶、 不能出现不良进行7、 原位属七的运用:⑴、完全终止中在下列情况使用:Ⅳ—Ⅴ7—Ⅰ Ⅳ6—Ⅴ7—Ⅰ Ⅰ46—Ⅴ7—ⅠⅣ—Ⅰ46—Ⅴ7—Ⅰ⑵、 半终止中采用属七和弦在下列情况:Ⅳ6—Ⅴ7 Ⅰ6—Ⅴ7Ⅴ7的转位1、定义:分别以Ⅴ的三音、五音、七音为低音所构成的和弦叫做属七和弦的转位2、功能性:更不稳定3、 列排法:混合排列法4、和弦选择: 预备:Ⅰ、Ⅰ6、Ⅱ、Ⅱ6、Ⅳ、Ⅳ6、Ⅴ、Ⅴ6 解决:⑴、Ⅴ56、 Ⅴ34解决到完全的Ⅰ; ⑵、Ⅴ2解决到完全的Ⅰ6。
5、重复与省略:Ⅴ7的转位与解决都用完全形式6、应用:⑴、 在声部进行中能用和声连接法尽量用;⑵、 就近原则(各声部平稳进行,为避免不良进行可以大跳);⑶、 在主要位置(开头结尾)用原位,结构内部用转位;⑷、 和弦的转位可以作替代与延续,但一般不用本和弦原位之前Ⅶ71、定义:建立在导音(Ⅶ级)上的七和弦叫做导七和弦2、功能性:包含有导音,都由不稳定音级构成,具有强烈的属功能性3、结构: 大调:减小七和弦 小调:减减七和弦4、列排法:混合排列5、和弦选择: 预备:(作为属和弦的替代与延续)任意和弦 解决:⑴、 按倾向性解决;⑵、 为避免平行五度,三音可以解决到主和弦的三音6、重复与省略:Ⅴ7的转位与解决都用完全形式7、应用: 终止、明确调性补充:⑴、 属七和弦是大小七和弦,能明确一个调性两个调式;⑵、 减减七和弦具有唯一性,可明确一个小调‘⑶、 减小七和弦可以是小调的Ⅱ,也可以是大调的Ⅶ7,如本调。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