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心相印教学设计.doc
10页心心相印(背夹球)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齐晓青一.活动理念心心相印,彼此心意能互相了解形容彼此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唐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这里心心相印也叫背夹球活动,是一个需要双人或三人配合进行的互动活动,活动中队友需要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所以该活动适合作为素质拓展活动二. 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提高队友之间相互的默契度,其中用劲的适度节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 . 重点难点训练队友之间的默契度,学习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四. 注意事项 1..参加活动队队员在起点线外准备,待每组队员返回起点时下一组接过球相背夹住才能出发;2.球掉落后从起点重新开始比赛;3.两队比赛接力时,接力方必须在规定区域内完成接力活动五. 活动过程的组织设计(一)课前准备项目类型:双人或三人协作型、户外活动场地要求:1.一片空旷的大场地 2. 比赛赛距:20米需要道具:1.每组一条长约五米的绳子 2.皮球或气球3.圆锥体 4.凳子活动人数:人数不限所需时间:40分钟(二)活动步骤 1.安全教育:强调两人之间一定默契,过障碍物时注意安全不要摔倒。
2.自由讨论:每组成员讨论出自己获胜的技巧,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结合,两人一小组或三人一小组3. 详细活动方法及竞赛规则: (普通 版) 比赛人数:每队24人,男女各半 比赛赛距:20米距离 比赛规则: 1) 两端各站12人,每端分成6组,每组2人,背夹一篮球,步调一致向前走; 2) 向前走时,双手必须交叉在前方,不能以手、臂碰球碰到球,如有违反均视为犯规每碰球一次记犯规一次,每犯规一次比赛成绩加2秒3) 进行接力时,接力方必须内完成接力活动 注意:(1)比赛过程中如有球落地情况出现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2)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升级版)三人夹球1. 比赛人数:每队24人,男女各半2.在场地中画一个直径10米左右的圆圈;3.三个人背靠背将皮球夹着,然后绕着圆圈一周;4.绕圈期间,三人的手不能碰皮球,如有违反均视为犯规每碰球一次记犯规一次,每犯规一次比赛成绩加2秒5.用时最少的一组获胜注意:如果皮球掉落,则需要从头开始,并且在绕圆圈移动时不能踩线三人夹球,规则和两人夹球一样,不过就是增加了一个人,这种情况下三人之间最好能手拉手来找感觉,三人夹球难度相对来说增加了不少,所以球必须被夹着,不能放在三人的头后面那里。
增强夹球 比赛人数:每队24人,男女各半 比赛赛距:20米距离 比赛规则: 1) 两端各站12人,每端分成6组,每组2人,背夹一篮球,步调一致向前走 2) 向前走时要求两人在背夹球的时候,还必须用手拍一个气球,而且这个气球也不能掉在地上,不能用手拿,如果两球中有一球掉到地上需重新返回从起点开始最先将两个球运送到终点的队伍获胜3) 进行接力时,接力方必须内完成接力活动 注意:这个活动的难度比两人三人大的多,因为既要注意后背,又要在空中拍球,所以难度就大的多了,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个人注意后背,一个人专门拍球如果觉的这样太难,可以改为面对面夹球如下图设置障碍物比赛道具:长绳1个、圆锥物体,凳子比赛人数:每队24人,男女各半比赛赛距:20米距离 比赛规则:1) 两端各站12人,每端分成6组,每组2人,背夹一篮球,步调一致向前走 2) 向前走时,双手必须交叉在前方,不能以手、臂碰球,如有违反均视为犯规每碰球一次记犯规一次,每犯规一次比赛成绩加2秒3) 进行接力时,接力方必须内完成接力活动,直到全部队员完成,计时结束第一处障碍为一定高度(1.4米)的绳子,两人下蹲钻过绳子;第二处障碍为圆锥物体、需参赛者分与圆锥物两侧保证球从上不掉下来越过;第三处障碍为凳子、需参赛者由一侧绕过返回,返回可直接从两侧空地夹球走回;注意:比赛过程中如有球落地情况出现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六.活动评价 本比赛以用时长短为评比依据团体积分:每一小组积分加在一起为团队分七.活动后分享感受分享点: 1、细节、心态、耐性、组织规划、毅力、目的性、至关重要2、稳住就是速度,欲速则不达,心态决定结果3、培养规则和纪律意识,规则不是惩罚而是保护 课后小结:1.不必一味贪快,控制节奏非常重要,一切只为最后的胜利2. 配合至关重要,当你的同伴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提醒,这样才能确保共同的成功八.布置作业:1.当球动或者想掉下时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整个活动中你觉得那个环节最重要?3将这些感受记录在成长档案的活动感悟位置九.活动反思①带领教师要提前说好活动规则以及强调安全事项②该活动是在团队成员间有一定的认识以及熟悉后才进行的活动,该活动是考验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教师在引导成员分享时,可以通过询问成员的感受(当面对规则逐渐严格时,成员的感受以及是什么让成员不放弃的完成活动)让组员充分感受团队的协调性以及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