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结合海岸侵蚀保护的洪水风险管理展望.docx
21页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结合海岸侵蚀保护的洪水风险管理展望*马广州1 黄波2 1黄河水利出版社,郑州 4500032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济南 250000摘要 三角洲地区通常是比其他地区更为年轻,自然状态上更动态与易变,但它却是各国重要的工业、运输与休闲基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如海平面上升、不可预料和更频繁风暴潮的发生以及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而带来的基础设施与财产价值的不断增加,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更大的洪水风险这就要求基于地区发展、水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估方面新的战略与方法来应对洪水问题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遭受着河流洪水、飓风引起的风暴潮以及严重的海岸流失的威胁2005年飓风Katrina发生后,洪水的综合管理要求采取可持续的、长期的和综合措施和各部门更广泛与深入的参与本文在研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情势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结合海岸侵蚀防护的洪水风险管理的综合措施,包括“多条防线”战略、改进的防洪工程结构、土地利用管理及淡水与泥沙的再配置等,随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关键词 洪水风险 海岸侵蚀 防洪 湿地恢复 土地利用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1. 前言多数国家的沿海地区通常是人口密集和经济相对发达,而且是重要的工业、运输和休闲的地区。
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主要的大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最近几十年,随着沿海地区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基础设施与财产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可预料及更频繁的暴雨、飓风和洪水,加上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使得沿海地区面临着更大的洪水风险基于防洪、土地利用、水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估的地区发展已经变成了全球范围的挑战许多国家制定了新的计划与措施来解决和协调沿海地区防洪与地区发展问题在密西西比河整个防洪体系中,两个具体案例就是新奥尔良市的防洪与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并考虑社会经济的将来发展及环境影响2005年Katrina 飓风的发生唤醒了美国乃至世界上各个层面部门重新考虑和研究洪水管理与海岸侵蚀的战略问题,提出了许多规划与项目,包括多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本文将在研究和分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问题的基础上,总结防洪与生态恢复措施,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议2.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第三大流域,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流域,总流域面积为4,760,000 km2,包括美国大陆41%的面积(31个州)和2个加拿大州的一部分(见图1)今天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形成于550年前,通过淤积游荡的自然过程而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地区,主要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南部,由冲积平原、支流、海湾、湖泊和天然土脊组成,属于低地,地面居海平面-3~2m。
大部分人口集中在狭窄的高地如天然土脊,被湿地与沼泽地所包围目前演进最活跃的三角洲被称为“鸟足”,延伸至墨西哥湾(见图1) 图1 密西西比河流域与三角洲地区密西西比河是路易斯安那州沿海的工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和文化的命脉航运与港口(占19%的美国水上贸易和20%的进出口货物运输)、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提供1/3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和50%的化工冶炼)(DNR,2006)、渔业(占26%的商品渔业)、休闲娱乐以及湿地资源(占美国总湿地面积的25%)等充分表明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对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贡献但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却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三角洲地区以长期贫穷、迟缓的经济发展、高失业率及种族间隔离带来的诸多问题为特征同时,这一地区也代表了墨西哥湾沿岸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工程建设引起的地形地貌的改变、自然沉降及气候变化的综合作用对地区发展、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 洪水风险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洪水风险主要来源于密西西比河大洪水及暴风雨和飓风引起的风暴潮来自密西西比河的洪水(1849年、1850年、1882年、1912年、1913年、1927年和1973年洪水)曾对三角洲地区造成严重的威胁。
但近些年来,随着相对完善的防洪工程的建设和联邦政府对防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更多参与和投入,洪水损失已经大大地减少了相比较而言,飓风引发的风暴潮却成了洪水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根据以前飓风的记录,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极易遭受飓风的直接侵袭平均16年就有一次飓风袭击此地区,有时一年有几次发生目前,在应对飓风造成的洪水问题方面还有以下不足:l 飓风预报的局限性飓风的着陆点和强度变化很快,难以准确预测,防洪的准备期很短气候变化也增加了对飓风发生频率和强度的不确定性l 飓风引起的洪水问题在美国历来被认为是“地区问题”联邦政府对飓风防护工程的建设重视不够,地方上也没有很好地做好管理与维护l 海岸流失特别是湿地流失使得地方失去了自然防线,在面对风暴潮的侵袭更为脆弱从地形来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典型的低地区域,地面接近海平面或低于海平面数米以新奥尔良市为例:新奥尔良市的80%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地面平均高程为海平面以下1.8m自从1718年建市以来,就一直面临着复杂的洪水管理问题新奥尔良市的地形像一个碗形,市中心位于碗底,低于海平面3m飓风引起的风暴潮和Pontchartrain湖的风浪从北部威胁着城市,密西西比河洪水从南边影响着城市的安全。
整个城市区域由大堤、防浪墙和钢板门(高于临界洪水位)所环绕城市一旦受淹,洪水不得不用水泵来抽排出低地长时间的浸泡会造成基础工程及财产的严重损失飓风Katrina 造成的洪水用了半年时间才完全排完近年来土地的快速沉降使防洪形势更为严峻最近对新奥尔良市的地面高程勘查显示,“考虑土地下沉速度与海平面上升,新奥尔良市及其邻近地区将由目前低于平均海平面1.5~3m变为2100年的低于平均海平面2.5~4m甚至更低地面的沉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并给城市抵抗强飓风引起的风暴潮带来更大困难图2 新奥尔良市的地形与洪水现状4. 海岸侵蚀20世纪期间,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区流失了4800 km2多的土地,相当于华盛顿特区的25倍多1990-2000年间的土地流失每年近66 km2,相当于每半个小时就有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由珍贵的沿海湿地而浸没海中(近50年来已流失了整个湿地的25%)这一流失占20世纪90年代整个美国大陆沿海湿地流失的80%路易斯安那州部分地区海岸线因此而向内陆退缩52km科学家预测如果按这一流失速度继续下去的话,甚至加上当前的恢复工程,到2050年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区将会再流失1800 km2的湿地、沼泽与岛屿。
特别是如果遭遇最恶劣的海平面上升假定,土地流失会更多,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流失的了为了探求影响土地流失的主要因素,开展了许多研究并一致认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土地流失与沿海生态系统的恶化是沿海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累积影响的结果,它们严重地削弱了三角洲的堆积形成过程,将沿海地区净造陆的条件而转变为净流失l 从密西西比河输送到三角洲的水沙大大减少20世纪密西西比河沿岸防洪堤与航运工程的建设阻止了洪水季节水沙向邻近湿地的漫流这些工程一直延伸到河口,并将造陆所需要的水和粗沙直接排入墨西哥湾的深海区,使得湿地得不到持续发展必需的泥沙与营养物l 相对海平面上升与土地下沉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及沿海地区的土地较大的下沉速率(3~9mm)造成的海平面相对上升,使得湿地沉没于海潮涨落过渡区,阻浪岛屿向后缩退变得更加细弱一些岛屿在过去的50年间已经被完全淹没,更多的处于完全淹没的边缘l 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航运工程建设引起的海水侵入沿海地区的开发活动加速了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萎缩为石油天然气开采所建渠道、管线及油井的维护以及航运活动都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湿地的流失人工渠道和相应的废弃物直接造成了10%-30%的湿地损失。
湿地通过吸纳风浪涌水而提供了天然的风暴潮缓冲区,明显地降低了频繁的热带风暴与小规模飓风引起的风浪袭击沿海湿地缓冲区的日益消失使得内陆城镇对飓风的袭击更为脆弱科学家从1993年飓风Andrew后收集的资料统计得出,每6~7km的湿地平均能降低风浪高0.3m在路易斯安那的低地平原,这样对风浪的减弱就意味着这一地区是从风暴潮中获得生存还是遭受明显的损失的关键5 洪水管理与湿地恢复的综合措施飓风Katrina造成的洪水损失已经表明:1)洪水风险与环境恶化紧密相连;2)单个部门的努力是不能解决洪水问题和海岸侵蚀的人们开始从持续性、长久性和综合治理角度,考虑结合海岸生态恢复的飓风防护规划除了已经开展的项目如“沿海湿地规划、保护与恢复行动”(CWPPRA)、路易斯安那沿海地区(LCA)生态系统恢复规划、沿海影响资助项目(CIAP)、飓风防护提案和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USACE)路易斯安那沿海保护与恢复(LACPR)研究等,一些国际交流项目(如美国与荷兰)也在进行,他们互相介绍本国在沿海及三角洲地区洪水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教训显然,哪个部门都不能独自承担洪水管理的重任对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洪水管理,需要各部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参与来达到在洪水控制的综合管理。
对于每一个新项目都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进行实施 5.1 飓风防护的“多条防线”战略阻浪岛屿、有生命力的沼泽地、邻近小岔流的天然隆脊和柏树湿地为降低和减轻风暴潮的袭击提供了自然过渡区,再加上人工防洪堤与其他防洪措施,就会让人们在洪泛区内安全地生产生活l 风暴潮防护的自然防线的概念是基于水力原理当涌浪流过种满植物的湿地,高度会被有效减低l 历史上工程学中的“翻页规则”就已经用来评估路易斯安那沿海地区浪涌的潜在减轻作用,据估计每流过66km的湿地,浪涌高度降低0.3m5.2防洪工程结构的改进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飓风防护上,必须要平衡好防洪与湿地保护这两大都较为紧迫的需求一方面,居民们需要风暴潮的防护离开了防护堤人们无法生产生活为了避免严重的后果,在高风险区域建设防洪堤等工程防护措施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应该考虑到跨越湿地而建设防洪堤阻止了自然水流,保护人们的安居乐业的同时却导致了土地的进一步流失为了找到兼顾两者的方法,就需要运用创新的思路来建设现代防洪系统它与曾在历史上主导路易斯安那州防洪规划的传统的土质筑堤完全不同人们已经认识到潮汐交换与自然水文过程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大堤开始采用创新的设计。
要使大堤的建设适应河口三角洲的状况,就必须重视下列几个重要方面:l 采用新的防洪堤的设计方法来尽量减少大堤建设对河势及水文过程的影响l 建设防洪工程时,可通过其他措施的配合如沿岸的引水与排水工程等,来保持整个流域水系的功能和可持续性但其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应防犯大堤外低地的洪水发生例如,一旦防洪堤建起,应保持输往大堤外湿地的水流,如有必要还要加强水沙的自然循环和交换而因为湿地对风暴潮和波浪的缓冲作用,带有堤外湿地的防洪堤比单独的防洪工程对洪水的进犯有更大的防护余地l 应该严格加强土地利用控制要保持湿地的自然状态社会的发展也要尽量减少对湿地的影响,也就等于降低了人们生命和财产遭受洪水的风险5.3 合理的区域开发与土地利用管理以减少洪水风险洪水风险= 洪水发生可能性洪水损失因此,防洪工程与恢复的湿地也不能完全免除风暴潮、河流洪水还是降雨引起的洪水风险防洪堤也无法抵抗飓风带来的强风破坏因此,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无论建多少防洪堤和恢复多少湿地,风暴潮引起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在许多地方,非工程措施有时能提供比花费数年才能建好的防洪工程更好更快的保护在大洪水情况下减少洪水损失的较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与分区防护工程内的湿地区域需要保持原始状态而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听任在防洪堤附近或湿地区域的发展,洪水防护工程的建设其实反而增加了洪水的风险这样不仅在洪水安全和经济发展。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