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礼新中国60年家乡新变征文.docx
3页献礼新中国 60 年家乡新变征文小城春秋 60 载我生活在大运河畔的一个小县城,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解放前的县城很小,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吃过饭散步从东门走到西门,再从南门逛到北门面,四个城门都逛完也不到一小时夸张点说,东门有人咳嗽一声,西门都有人听到,60 年前的县城就这么小60 年前的小城,没有水泥路,也没有柏油路,只有几条窄窄的石板路60 年前的小城,没有电灯照明,没有一幢楼房,也没有超市商场,只有几家出售针头线脑柴米油盐的小小杂货铺60 年前的小城,没有汽车,也没有摩托车,偶尔看到有一辆颠簸而行叮钉铛作响的自行车,那便会吸引全城人惊奇的眼球60 前生活在小城里的人们,和广大乡村的农民一样,粗布裹身陋室寒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来如一日,没有任何的变化 可自从 60 年前的 10 月 1 日,当五星红旗挂满了小城的大街小巷后,古老的小城才终于从历史的睡梦中醒来,开始了她充满生机的新一天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虽然斗转星移岁月依旧,我们的小城却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一天一个样,让小城的每一位居民都惊喜不已 从那一天以后,明亮的电灯走进了小城的每一户人家,小城从此成了不夜城从那一天后,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运河岸边便再也没有了熙熙攘攘洗衣打水的家庭主妇们。
从那一天后,一幢幢楼房仿佛一夜间冒出来似的开始耸立在小城的四处左右,石板路变成了宽广的水泥路,碎砖路换成了平坦的柏油路小城里有了学校,有了医院,有了银行,有了剧场,有了国营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有了现代化城市生活的气息我们的小城,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才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60 年后的今天,小城早已今非昔比60 年前那座灰暗晦色的小城,已经成为人们记忆深处尘封的历史今天的小城和 60 年前相比,面积扩大了几十倍,已从 60 年前那个营养不良的婴儿健康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条条宽广的水泥路上行驶着川流不息的各色汽车,马路两边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争高低,而生活在宁静优美的一处处住宅小区里的小城居民是幸福而安逸的,每到夜幕降临时,当四处闪烁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将整个小城衬托成一个不夜城之后,忙碌了一天的小城居民们身着时尚新潮的服饰纷纷到公园去散步,去大大小小的市民广场玩耍,快乐的歌声传遍全城的每一个角落,幸福的笑容挂上了每一个人的眉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小城,一个发展中的正值盛年到处焕发着青春气息的新城市,她魅力惊人热情似火,她以她从未有过的活力,展示着自己迷人的风韵 60 年过去了,60 年来小城的发展变化书写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她和这 960 万平方公里上数千座大小城市同脉搏共命运,见证了新中国 60 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
60 年过去了,小城的历史已经不再,小城的今天无比美好,小城的明天更加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