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专利引用的国家技术力量指标比较.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3975229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专利引用的国家技术力量指标比较科学与技术被认为是相互独立,又不断融合的两个体系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 科学和技术统一在知识层面上,是知识体系的两大支柱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数量指 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科学技术水平测度的需要,知识引用[1]成为重要的质量指标引入了 知识计量学在这种大趋势下,专利计量理念的发展变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一、 专利研究:从数量到质量1. 专利数量研究作为技术进步测度指标,专利长期被经济学家所推崇学术界选择这一指标有几个原因 第一,专利代表了发明和创新过程中的产出,允许人们就技术进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来 建立实际经济模型第二,专利可以被进行准确的计量,同时成本较低,这样就可以将计量 结果应用于经济模型第三,专利代表了权威的法律文件,是赋予了产权的知识资源,可以 作为个人和团体资产代表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最示,专利可作为创新过程两端的一个指标, 既可以作为研发活动结果的测度,也可以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手段H Grilichcs开创性的工作开始[2],专利活动指标(Patenting Activity)一直是测度国家技 术能力的主要指标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测度,专利被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不但是发明活动的 指标,而且是在产业和国家层面上技术进步和变革的指标。

      同时,专利数量(专利申请数量 以及授予数量)被认为是代表国家或者企业技术能力的基木指标,成为国家间技术能力比较 的重要指标,这在《洛桑报告》等报告中都有体现2. 专利质量研究与专利引用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出现,专利数量指标在解释一些现象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质最研究逐渐兴起专利质量研究旨在通过内在和外在的质量特征, 对于专利个体进行差异化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专利引用分析逐渐成为其中最具发展潜力 的研究领域[3]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利引用分析逐渐突破了专利个体质量的范畴, 成为更广意义上的技术和竞争力指标,这是许多研究者始料未及的我们知道,当一项专利被授予的时候,一个包含着丰富信息的文件也被创立了如果说 y专利引用了 x专利,那么就是说,y专利部分地建立在包含于x专利中的信息基础上,这 就构成了一个引用过程如果把这一引用过程从专利个体分析延伸到企业、区域甚至国家的 层面,我们会发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就在血前二、 基于专利引用分析的技术能力指标1. 专利引用的内在机理分析专利引用的过稈和论文引用具有相似的特点,国内科学计量学界对于论文引用的理论和 实证的研究都比较深入。

      rh于我国专利制度的原因,对于技术计量和专利引用的研究还比较 少在修正Caballero和JatTe(1993)[4]的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专利引用过稈的基木模 型在这个模型中,在T年被授予的专利在第K年会引用在t年被授予的专利k的概率会 被两个指数过稈所决定,第一个指数过程决定知识扩散,第二个指数过稈决定知识老化:p(k, K)=a(k, K)exp[-pl(k, K)(T-t)][l-exp(-p2(T-t))]卩1指的是知识老化率,02指的是扩散率上述公式指的是引用频率,以及引用频率作 为引用滞后的函数变量(I表示与引用和被引用的专利相关的参数图1显示,引用过稈是渐进扩散以及突然实效的一个简单的计算显示时间滞后于1/P1 相关,如果01增加,那么函数会向左移动函数的最大值取决于p2/pi,增大卩2,保持卩1 不变会增加引用密度事实上,增加|32保持[31不变会增加每一个(T・t)值附近的引用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专利被引用比较多的话,那就代表着它扩散的比较快,老化的比较慢 上升到国家层面,如果一个国家的专利被引用的次数比较多,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的专利整体 扩散较快,老化的较慢。

      换句话说,国家技术能力的背后,是蕴含在专利中的技术知识的富 集程度,也代表肴这个国家对技术知识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是专利知识属性的最好体现附图图1专利被引用时差概率曲线2. 国家或地区技术能力指标的建立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国家的竞争优势》中提出了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描绘: “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杯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杯财富推动的发展阶 段”[5]在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历史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进入创新推动的发展 阶段技术创新是创新活动的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般而言,国家技术能力指标 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⑴专利活动指标(Patenting Activity)专利活动指标描述的是原始的专利中请和授予的相关数量,一般分行业和地区进行统 计2) 当前效应指数(Current Impact Index)当前效应指标指的是专利被其他专利引用的次数,意味着该专利在多大稈度上是作为其 他发明专利的基础此指数的计最建立在过去五年中专利被引川次数的基础上计最的过程 是:首先计算某国家(企业)的专利在五年内被其他专利引用的平均次数,然后将这个数据除 以其他国家(企业)的专利在这个时间段内被引用次数的平均数⑹。

      假设某国家的CH指数=2, 这就意味着该国家(企业)的专利被其他国家专利所引用的总次数是平均值的两倍,证明了该 国家(企业)的专利质量比较高,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3) 国家或地区技术力量(Technology Strength)指标以往评价一个国家(企业)的技术力量的时候,主要把专利数量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一个 国家(企业)的专利数量越多,则证明这个国家(企业)的技术力量越强在引入专利引用指标之后,我们把当前效应指数和专利数量的乘积作为国家(企业)技术力量的指标通过上血的分析可以发现,专利活动指标是绝对指标,是反映国家的专利数量的指标, 备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可比性较旁当前效用指数是相对指标,一定程度能够反映专利 的质量,但是由于如不能反映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综合水平国家或地区技术力量能够从质和 量两个方面全面客观的体现区域的技术力量水平三、基于专利引用的国家和地区技术能力的实证分析1. 国家和地区当前效应指数比较表1描述了从1982年到1996年15年间美国专利商标局所授予的四个行业的CII,同 时这些数据按地区分布由于备国在外中请的情况不同,使得数据存在着不连续性以我国 为例,由于我国从1985年才开始实行专利制度,而且CH的统计时长为五年,所以势必造 成部分国家部分年份的数据不完全(另外,因为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一段时间内的专利活动 具有独立性,特作为专门地区参与比较)。

      不过,总体来看,还是能够反映出各国指数的纵 向变迁过程以及横向比较羌别表1 1982J996分年度分行业分地区美国专利商标局所授予专利的CII[7]行业 先进材料 汽车 保健 信息技术 总计1982 1987 1992 1982 1987 1992 1982 1987 1992 1982 19871992 1982 1987 1992国 家 或 地 1986 1991 1996 1986 1991 1996 1986 1991 1996 1986 19911996 1986 1991 199627 1.23 1.06马来西亚 新加坡韩国p; 1.050.630.91 &nbs1.311.311.790.98 0.640.73 1.161.40 0.57 0.71 0.880.950.761.23 1.59台0.52 1.61 1.68 1.75 0.68 0.80国1.231.831.070.721.040.830.910.770.70930.880.781.631.751.260.921.091.191.061.000.91021.03L10计1.601.64L151.051.31L131.000.900.80英1.36 1.34 1.25 0.美1.85 1.71 1.82 1.人 U1.76 1.60 1.55利0.410.470.790.660.70 0.740.571.30 1.39 1.230.650.68 0.71巴西 0.730.680.54 0.520.54中国0.780.78 0.611.03 1.320.780.68欧盟1.161.371.000.911.110.91 0.770.680.60 1.321.171.06国1.341.461.131.051.301.04 0.720.700.59 1.291.080.91 0.860.780.69香港0.140.841.850.99 0.96印度0.31 0.521.94 &nbsP; 0.450.70爱尔0.90 1.471.311.44 0.740.901.00以色列1.75 1.051.280.66L18 0.770.581.76 1.651.760.880.91 0.95日本1.69L591.071.551.731.20 1.010.720.54 1.831.631.37 1.奥地数据来源:Michael B. Albert. The New Innovators: Global Patenting Trends In Five Sector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ffice of Technology Policy 1998. 9。

      备注:空白部分因没有足够数据2. 国家和地区初始专利数量指标与技术力最指标Z|u川勺比较表2描述了初始专利数量指标与技术力量指标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岀,因为CII的不同, 导致了两个指标ZMJ存在着缺口而且,不同的国家和行业Z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表2专利数最指标与技术力量指标比较⑺行业 先进材料 汽车 保健 信息技术 总计国家 1982 1987 1992 1982 1987 1992 1982 1987 19921982 1987 1992 1982 1987 1992或 地 —— —— —— —— —— —— —— ————一———— —— ——264573023123550香港01 1 1231 &nbsP; 4127 7 261182363722 648233 357区198619911996198619911996198619911996198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