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doc

39页
  • 卖家[上传人]:1886****666
  • 文档编号:198514957
  • 上传时间:2021-09-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15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教科书94、95页上的内容  2、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说教法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收集数据  (1)我给学生提供了学生喜欢的动物卡片,要求学生记录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学会统计喜欢每种动物的学生数,并教给学生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2)根据喜欢动物的学生数,制成统计图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知格子不够时,发生了矛盾怎么办?  2、学习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  3、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练习:  (1)课件出示P96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完成统计图  (2)、完成P97第2题,天气情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课件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的气象标记这几种气象标记谁认识?说给大家听一听再学生完成统计图  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知识________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素材引入新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赋予抽象的教学知识于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舒心数学课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阜阳市铁路学校的侯晶晶,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刚三年,教学经验不足,加上这次准备的比较仓促,说课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恳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六课时------《小熊请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以“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制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的特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4的乘法口诀的得出与掌握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并借助乘法意义编制口诀,而且通过“开火车”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和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力能力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以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的故事情境导入,然后用大屏幕出示色彩鲜明的主题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上的数学信息,并展示给大家接着组织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3串要多少个红果,4串需要多少个红果,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等等同学们真善于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以快乐的心情步入课堂,通过展示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设计理念:让学生从中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乐学、爱学,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另外这种方法,也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也能体会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思考方法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编制4的乘法口诀  要想解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填一填吧,想一想,数一数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同时我去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请一位同学汇报结果刚才大家填的速度真快,学的多认真啊!那能根据我们刚才完成的表格以及编制5,2,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编制4的乘法口诀吗?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编制4的乘法口诀,并完成课本20页的4的乘法口诀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去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编制口诀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示,使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正确编制口诀最后小组汇报结果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4的乘法口诀表的特点,有的同学可能会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4这时我抛出“如果知道4__5=20,但忘了4__6=?,怎么办?引起学生的思考有的学可能会说20+4=24之后我通过师生对口令,男女对口令,开火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记忆4的乘法口诀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对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做过多引导,因为学生已经经历了5,2,3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学生主要是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中完成这些都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多次的小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我首先设计的是看算式说口诀,这里有10道题,男生女生各说5道,比一比谁说的更好第二个练习是看口诀说出对应的两个算式请位声音洪亮的同学读口诀,其余同学对算式最后我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实例生1:一张课桌4条腿,我们组4张桌子,“四四十六”,一共16条腿。

      我们每天上午4节课,每星期5天上课,每星期上午一共上20节课生3:教室前面国旗一边有4个字,两边有8个字,“二四得八”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现在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  生2:我记住了4的口诀  生3:我会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多!回家以后,请把你们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请你们再找一找,记在数学日记中,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这样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也,使生活和数学紧密相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对传统的布置作业的一种补充,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方式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这一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

      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能用直尺画出不定长的线段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画线段、数线段  教具准备:课件、毛线(长短不一,颜色不一,粗细不一)、长方形纸片,直尺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八个部分:  一直观认识  1.请每个同学举起手中的毛线说说你的毛线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会观察到有长短,颜色,粗细的不一样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找出线段的非本质特征只有去掉了非本质特征,学生才能更明确到记住线段的本质特征  2.请每个同学在认真观察,说说你的毛线和其他同学的有什么是一样的。

      这个环节学生最基本能发现手中的毛线是直的讲解概念  1.通过直观的认识后,由教师讲解线段这个概念:像我们刚才手中这一条直直的毛线,就可以看做是线段这句话的讲解中,教师要突出直直的,这是线段的最基本特征,还有一个词是是看做是,数学的是严谨的,不能说这条毛线是线段,并让学生也举起毛线和老师一起说说这句话  2.直接告诉学生:手捏住的毛线线的两头,在数学王国里叫做线段的端点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段有几个端点?从而得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特征并指导学生读读这句话  4.教师板书直接让学生明确线段是怎样表示的  1.让学生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里地方可以看做是线段?比如课桌的边,课本 的边,并让学生摸一摸线段,说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让学生加深对线段的体会  2.找线段这个环节的最后,我先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一题,一个辨认线段的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