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村建设与中国新农村建设对比研究.doc
11页国外农村建设与中国新农村建设对比研究【摘要】国外经历一个长期的农村建设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建 设经验结合中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状况看,中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对比中外农村建设,中国农村在提升农民主体积极性、经济结构调整、 建筑规划及文化发展等方面仍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职能推进农村建设和 中国城镇化进程关键词】农村建设;经济结构;农民;科学规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 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据统计,到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中国仅花费了 22年, 完成了英国用120年、法国用100年、美国用40年,才取得的城市化率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与农村间滋生诸多问题,中国农村面临新的发 展新型农村建设成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焦点问题对比中外农 村建设,由于各自社会背景及经济状况的不同,国外农村建设在总体经历 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成果,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一、国外农村建设综述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开始其城市化,到20世纪50年代进入其城乡 一体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建立起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该系统将 全国联系起來。
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发展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并逐渐出现 了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与此同时,制造工业衰落,第三产业崛起虽然 农业产值在国家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美国一直重视农业和农村 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用于农村开发的生物技术投入年均增幅 达15. 5%,现代农业、工厂化农业和观光农业成为美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的 主要组成部分高科技应用于美国农业生产中,诸如用计算机监测土壤, 识别杂草和病毒等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美国农业相关市场信息由 农业部市场营销局和当地配备的农场品市场报价员及市场调查员提供农 产品出口方面,美国国会要求农业部每月对世界农产品供求情况进行分析 和预测农民根据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农场,对生产和销售做出决定其农 业信息化程度高于工业借助互联网,农民使用全国各地的政府农业中心、 大学、科研院所和图书馆里的数据库,获得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市场相关最 新数据20世纪末,美国家庭农场达89%,拥有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 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这种集约规模化管理经营模式,使其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很便利[1]韩国的新村运动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 动经历三个阶段。
在三个阶段中,韩国政府从初期进行农村项目开发、工 程建设及农村教育、投资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 量,缩小城乡差别,发展为鼓励农村发展相关农业产业有前期政府工作 及教育的展开的基础上,韩国新村运动形成以农民主导发展的模式农业 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农村经济研究、农民协会等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 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新村运动中,韩国政府注重文化建设,倡导勤 勉、自助、团结、奉献精神这一文化内涵在新村运动中逐渐渗透到城市, 从而在韩国确立起民族自立、身土不二、事业报国的国民精神经过新村 运动,1993年韩国人均GNP达766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居 民的95%,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1%[2]与韩国政府主导展开的农村建设不同,北欧的瑞典则采用由农民自己 组织参与的合作社形式作为推进其农村发展的主导这些合作社以行业进 行划分,总有15个行业,分别涉及农村奶制品、牲畜屠宰及养殖、粮食 生产、林业发展等方面农民自愿加入多个合作社,交纳一定股金,采取 独自结算的方式,与合作社就农产品订购签订协议,不同的合作社会在不 同领域中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其所涉及的范围囊括农产品生产的所有环 节。
合作社同时负责给成员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由全国各地合作社 作为重要成员的农民协会与消费者协会、政府共同协定农产品价格,切实 维护农民的利益德国的农村发展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体系之中,以科学为指导确 立农村可持续发展,并很好地保留村庄原有的文化历史特色,形成德国村 庄独特的自然文化风貌德国的农村建设主要从儿个方面展开首先,是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土地改革和相关法规,德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政府统一出资建造污水、固废处理设施,并实行收费对于边远地 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政府给予支助其次,科学规划村庄规划纳入 国家整体规划,通过实施一些列项目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村庄城市 化第三,重视村庄形态、文化历史,新规划中注意处理好村庄的文化脉 络,对旧建筑、生态环境等进行科学整治、有限改造20世纪50、60年 代德国曾经片面追求建设新村庄意识到失误后,德国制定法规,规定将 保护村庄原有形态、有限度的改造老建筑和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村庄 更新的主要任务同时德国农村规划也实行了全民参与机制,对农村建设 进行管理和监督德国农村成为德国最具特色的地方不同区域农村呈现 不同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 境,融入自然的生活品质,使得徳国农村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国外农村建设发展经验梳理国外农村建设,纵观其所取得的成就,我们能获得一些农村建设 的经验虽然各国经济基础及社会状况有所弟异,但从科学发展角度来说, 任何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模式基础上才可能在发展中既不危害牛存环 境的同时获得长效性这也是国外农村发展所遵循的根木原则国外农村 发展经验可资借鉴Z处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1、政府主导下的建设国外农村建设运动的展开都旨在改变农村、 农业落后于城市、工业的面貌中国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也在于此 综观德国、日本、瑞典等国的农村建设,都是政府充当农村建设项目启动 者,同时制定相应法规保障农村建设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每五 年就修改一次农业法,其现有农业法规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很多环节,包 括农业税收、土地所有权及使用、农业合同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 产品生产运输及加工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同时由政府主导制定的长远而 系统发展规划明确农村建设目标,并对农村建设进行规范由政府引导和 扶持下的日木“一村一品”农村建设确立起日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把农村建设落到实处,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受 益者,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鉴于此,很多国家在进行农村建设时通过 立法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如德国《农业法》第一条就规定农民与其他职 业人员福利等同德国还制定了《农业社会保障法》、《农民医疗保险法》 等法规,将现代完善的保障制度规定覆盖整个农村,使得农村从业人员及 其雇佣人员都获得平等地社会保障要在农村建设中保障农民的利益,有 效激发农民积极性,需耍农民参与其中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农村 建设最为重要的经验H本造村运动中成立了三级农协组织,农户、农村、 农业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德国也成立了立体的层级农民组织 美国、瑞典、法国也有较成熟的农民组织这些农民组织在引进推广农业 技术、农民技能训练以及维护农民权益上发挥关键性作用3、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美国、法国、徳国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技 术的推广应用这些国家同时重视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 化设备操作技能,掌握现代农业管理方法,同时革新观念提供认识水平4、 注重农业生产区域化产业化发达国家所进行的农村建设引导农 民进行生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结合不同区域的生产资源特点进行 合理布局,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发挥区域优势,较为典型的是日本的“一 村一品”新村建设H本在实施村庄农产品特色生产方面可谓取得了突出 成就口本很多农村乡间保留传统的手工艺生产通过此次建设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特色经济产业。
三、中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实例分析中国由于地域广阔,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较大这些历史形 成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地农村建设的速度结合各地发展状况可 将中国农村区域总体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 区中国东部地区自改革开放以來发展迅速农村建设与当地经济高速发 展一起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 部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均衡,实行了城乡共富裕其最为根本之处在于,中 国包括东部在内的沿海区域农村发展,以乡镇企业起步,脱离传统农业的 范畴,山此展开从传统农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过度和深度发展以 东部省份浙江來说,东阳的花园村和乐清的长虹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花 园村在1990就成立了村级工业公司,1993年成立花园集团公司,1996年 将发展目前确定为高科技领域,同时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合作进行高科技 产品的研发,从此走上产业结构调整之路花园村摆脱穷山村面貌,形成 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肉食加工、外贸出口、旅游休闲等多元格局富裕 起來的农村人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保障医疗制度, 科学规划乡镇,着手进行乡镇建设,关注生态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3] 浙江乐清的长虹村被打造成为中国电器交易第一村长虹村在发展电器市 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1. 2平方公里的小渔村里建立 T 3家企业集团,27家股份制企业和200多个家庭工业车间在电器市场 的带动下,长虹村形成了运输业、广告业、信息也、加工业、出口服务业、 餐饮业等多元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多元化后以前的农民极少以农业为业 T,更多的人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中江苏江阴的华西村则是中国新农 村发展不可复制的典范o [4]与东部地区地区农村发展不同,中西部的发展艰难而缓慢,既有地理 环境的影响,也有历史原因总体來说,西部区域农村人多地少,在寻求 发展上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产业,多I韦I绕种植业展开其产业结构的发展, 并依靠当地优势发展畜牧业,多采用小规模家庭式模式,经济上的受益也 远远没法跟东部地区以集体或集团形式所获取的经济效益相提并论由于 发展规模有限,劳务输出成为剩余劳动力安置的最主要途径青海淳中县 苏尔吉村、西藏拉萨市藏热村及甘肃永晶县七坝村都具有这一特点藏热 村以奶牛养殖推动包扭养鸭、养兔、豆腐制作等行业的发展蔬菜种植方 面实行了统一管理,种子、化肥、农夯进行统一服务。
甘肃永晶七坝村主 要采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啤酒大麦种植形成一定规模I韦I绕农牧业 发展起來行业在发展中同时催牛了包括运输、旅游等相关行业中部地区的发展较西部多样,但第一产业仍在经济结构中占重要比 例但很多地方能够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产业 化现代农业除了机械化生产外,同时也呈现出从传统粮食作物种植向经 济作物种植业发展,如种植花卉、绿色果蔬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观光旅 游型牛态农业模式以湖北武汉黄陂区武湖街为典型黄陂区武湖街地处 武汉市三环和外环之间,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天河机场、阳 逻深水国际港为其购筑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其辖区国土面积7. 76 平方公里,人口 5.2万武湖街属于典型的城郊块的次经济区域,经济类 型仍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对城市依赖性较大十一五期间,武湖街确 立农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向自2005年包括现代蔬菜园、武汉农科院、湖 北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和研发基地及其一批科技种业公司进驻,同时加 快向外走引进来步伐2008年创立的“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中部 地区第一家台湾农民创业园该园规划面积240平方公里,涵盖黄陂区包 括武湖农场在内的几个街道。
该园区在后续建设中逐渐建成为国家4A级“农耕年华”体验模式的旅游生态景区台湾农业现代化的先进经验带动 武湖街农业从传统的以生产种植为主转向科学化、生态化的道路到2009 年该园区已经进驻台资企业7个,投资额达2.1亿元,形成了水禽水产、 蔬菜水果和花卉苗木、食品饮料等生产加工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及其相关 工业产值达到21亿元[5]2012年武湖街辖区已经呈现出生态农业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