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细管竖直放置,一质量为的小球A以某一速度从下端管口进入,并以速度通过最高点时与管壁之间的弹力大小为,另一质量也为小球B以某一速度从下端管口进入,并以速度通过最高点时与管壁之间的弹力大小为,且,当、两球落地时,落地点与下端管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可能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D2. 2001年11月28日,在纽约举行的世界杯游泳比赛中,我国女蛙王罗雪娟在50 m蛙泳比赛中,以31秒的成绩获得金牌,高科技记录仪测得她冲刺终点的速度为40 m/s,则她在50 m的运动中平均速度约为 ( ) A.20m/s B.1.61m/s C.40m/s D.1.70m/s参考答案:D3. (单选)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 )A.一定不等于零 B.可能不变 C.一定改变 D.一定不变参考答案:C4.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B. 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时,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 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参考答案:CD试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运动是相对的,参考系的选择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一般不同.解:A、参考系的选择可以任意,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不一定选取地面.故A错误;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可能不同;故B错误,C正确;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故D正确;故选:CD.5. (单选)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9所示(俯视图),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水平拉力作用在该物体上,若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在方向上(与夹角为),必须在水平面内加一个力,则的最小值为 ,这时合力大小等于 。
参考答案:10,7. 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相片的一部分,闪光频率为10 Hz, g取10m/s2,则①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 cm,②小球平抛的初速度0= m/s参考答案:8. 如图所示,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标1)若认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则打计数点1、3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_m/s,v3=________m/s, (小数点后保留二位)(2)据此可求出小车从1到3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__m/s2参考答案:9.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于是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弹簧秤、秒表、刻度尺)1)物体与桌面间没有摩擦力,原因是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m= 。
参考答案:(1) 物体对桌面无压力 (2) 弹力大小:作圆周的周期和半径 (3) m=FT2/4π2R 10.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m,然后落到抛出点,其路程为 m,位移为 m参考答案:11. 如图所示,在坡度一定的斜面顶点以大小相同的初速v同时水平向左与水平向右抛出两个小球A和B,两侧斜坡的倾角分别为37°和53°,小球均落在坡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和B两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sin37o=0.6,cos37o=0.8 ) ( )A. 3:4 B. 4:3C. 9:16 D. 16:9参考答案:C根据平抛运动及几何关系有:,得,C正确12. 如图,弹簧上压着质量为m的物体,若弹簧原长L0,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此时弹簧度长为_____参考答案: L0-m/k 13. 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悬挂一个光滑的定滑轮C,已知C重1N,木块A、B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接,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2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则地面对木块A的支持力大小为 ,弹簧伸长量为 .参考答案:3N,0.05m【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胡克定律.【分析】对B分析求出绳子的拉力;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地面对木块A的支持力大小;以定滑轮C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的拉力,得到弹簧秤的拉力,然后由胡克定律即可求出.【解答】解: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绳子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即T=GB=2N对A物体,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由受力平衡得,在竖直方向上有: GA=T+NA联立可得:NA=GA﹣T=5N﹣2N=3N对定滑轮C,由受力平衡得,在竖直方向上有:F弹=GC+2T得到F弹=GC+2T=1N+2×2N=5N由胡克定律:F弹=kx所以:x=故答案为:3N,0.05m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以下列出了一些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B.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放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C.把打点计时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D.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于静止状态E.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之后再断开电源F.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G.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实验(1)对于本实验,以上不必要的两个步骤是 和 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若重物的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取g=9.8m/s2,由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算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②打B点时重物的动能为 J.(2)试指出造成第(1)问中①②计算结果不等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A、F,0.86 0.81 (2)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确定实验中不必要的步骤.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B点的动能.(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增加量不等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引起的.【解答】解:(1)实验中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两边都有质量,可以约去,所以不需要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故A不需要.物体下落的时间可以通过打点计时器直接得出,不需要秒表测重物下落的时间,故F不需要.故选:A和F.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0.5×9.8×0.176J=0.86J.②B点的速度=1.8m/s,则B点的动能=0.81J.(2)第(1)问中①②计算结果不等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故答案为:(1)A、F,0.86 0.81 (2)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15. (多选) 在科学上,为了描述实验中测量点之间的关系,先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一条曲线(包括直线)“拟合”这些点,在画曲线时应该注意到的是( )A.画曲线时要让尽量多的点在该曲线上B.画曲线时不在该曲线上的点要尽量靠近该曲线,要使它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C. 离曲线太远的点可以舍去D. 画曲线时要把所有的点依次连成折线参考答案:ABC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为一个悬挂重物的系统,其中AO、BO和CO都是最多能承受100 N的细绳, 已知BO处于水平位置,∠AOB=150°,则所挂重物m的最大重力是多少?参考答案:17.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前进了多远?(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
参考答案:1) 停车时间: 运动位移: (2) 则:18. (计算)(2014秋?柯城区校级月考)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参考答案: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这60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为900m.解:汽车的运动情况是:0﹣10s内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10s末汽车的速度为为:v=at=2×10m/s=20m/s;10﹣4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零,做速度为20m/s的匀速直线运动;在40﹣60时间内,汽车做初速度为20m/s的加速度为﹣1m/s2的匀减速运动,60s末汽车的速度为:v=v0+at=20﹣1×20(m/s)=0.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由面积表示位移知:这60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为:x=×(30+60)×20=900m答: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这60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为90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