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合肥市加快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对策研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3546876
  • 上传时间:2022-0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合肥市加快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对策研究    朱永霞 李艳艳摘  要:近年来,多层次轨道交通迎来发展新形势,为加快合肥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文章在分析了以德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强国及珠三角等先发城市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合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规划引领、科学预留通道、充分开展综合开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一体化运营机制等发展对策关键词: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四网融合;综合开发;多元化投融资;发展对策;合肥市:F570    :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level rail transit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order to speed up Hefei multi-level rail transit system,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transportation power such as the Germany, the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irst cities such as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in Hefei, and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planning guildance, scientifically reserving passageway, fully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and establishing integrated oper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multi-level rail transit system; four network fus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diversifi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Hefei近年来,合肥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的双重叠加,促进了合肥市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但对标国家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合肥市全面建成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布局还存在较大差距1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新形势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多层次网络布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立体互联在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中,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1]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市(郊)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市域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2]轨道交通能够有效地通过提供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通勤服務扩大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引导人口和产业在郊区卫星城、新城的集聚和扩散,实现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整合与布局,进而保障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中心城区与周边新城之间或者周边新城相互之间的快速流动[3]。

      加快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对扩大交通有效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  国内外先发城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经验以德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强国,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均位列世界前茅,同时交通设施布局结构合理、换乘衔接顺畅、运行高效快捷如德国、美国、法国等最早于工业革命后就开始大规模建设铁路,至20世纪前叶进入鼎盛时期,战后一段时间及本世纪初,发达国家建设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力度持续高涨[4]法国巴黎都市圈形成了包括高速铁路、区域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一体的轨道交通体系[5]二战后的日本,依托交通大发展为国家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日本在国境内、都市圈和城市市区范围内,形成了包括新干线(日本高速铁路)、JR铁路(日本旅客铁道)、私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制式的轨道交通体系如日本第二大的都市圈——大阪都市圈,是全球工商活动最繁盛、铁路运输系统密度最高的都会区之一大阪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由新干线、JR铁路、私营铁路和新交通(中运量)等方式组成,多制式轨道交通体系一体化层次清晰,功能合理,新干线服务对外交通联系,站距大;区域轨道交通服务通勤客流,线网密度高、速度快、运营多样;地铁系统服务中心城区,其站点密、运量大,服务质量高。

      多层次、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效限制了私家车出行,为都市圈范围内提供了安全快捷、低碳、可持续的出行方式[6]国内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建成集京港高铁、京广线、京九线等国家干线铁路;广深城际、广珠城际、广惠城际莞惠段等城际客运专线;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东莞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同时,一大批轨道交通项目正在加快规划、建设2005年,珠三角城市群提请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16条城际轨道线路,总里程1 430公里,包括广深交通走廊、广珠交通走廊等届时,珠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将基本覆盖县级以上城市和三级城镇中心,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区域九城市“1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整个珠三角地区“内圈成网、外圈通连、覆盖全区、通达四邻”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形成后,日均承担的客运总量500多万人次,客运分担率达38%,成为珠三角地区最大客运系统之一2010年,由广州铁路集团、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投资设立的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重点代表政府持有并经营境内轨道交通,对所持项目行使国有资产收益、经营和决策等权力,同时代表政府进行轨道建设的融资、投资、建设和管理。

      该公司的成立,创新了路地共建模式,既能加快项目前期规划、审批,又能解决建设资金,提升融资能力2013年,在佛山西站建设过程中,铁路、地方政府探索建立重点工作推进联席制度,各单位派驻机构成立临时建设管理局,统筹保证铁路路线、站房和市政配套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营2016年,全国首例高铁、地铁、城轨同时交汇的上盖建筑,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试点项目,广州东部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侧综合体(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开工建设该项目创造性的采用“车站+城市走廊”融合商业楼体设计,打破传统轨道路网格局,实现9条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在此无缝一体化接驳,可提供交通换乘、商业办公、购物娱乐、餐饮住宿、差旅会议等一站式服务3  合肥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3.1  发展现状“十三五”以来,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为合肥市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3.1.1  铁路网络更加完善全市铁路营运里程526.2公里,占安徽省的12.3%;其中,快速客运铁路289.2公里,占安徽省的20.2%,铁路网密度459.8公里/万平方公里,远超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3.1.2  通达能力大幅提高合肥市已与四大直辖市、14个省会城市互通高速动车,与8个省会城市开行普速列车合肥已实现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和杭州、4小时到北京和福州,合肥高铁当日往返通勤圈已经初步形成并不断扩展3.1.3  客流运量持续攀升2015~2018年,合肥市铁路客运量从3 105万人增长到4 299万人,年均增长11.5%3.1.4  枢纽地位不断加强合肥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和沿江通道重要交汇点,被国家定位为全国19个重要的综合铁路枢纽之一3.2  存在问题3.2.1  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发展不协调合肥都市圈目前尚未形成1小时通勤圈,合肥与滁州、芜湖、马鞍山、桐城间尚缺少高铁联系;《皖江城际铁路线网规划》自2015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后,目前尚未实质启动;市域(郊)铁路方面,合肥市仍处于谋划推进阶段,新桥机场S1线亟待启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合肥市已运营里程约52.4公里,在建118.7公里,第三轮建设规划获批复尚未实质性启动3.2.2  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不充分目前,合肥市国铁、地铁,及规划的城际铁路、市域(郊)的规划、建设、运营等主体和管理机制相对明晰,工作界面相对独立,缺乏互动和联动。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界面有待提升,换乘路径相对较远,铁路旅客换乘城市轨道需二次安检,铁路到达带来的高峰人流,易造成地铁购票、进站等候时间长信息服务不共享,站内电子信息系统无不同层次网络路况综合信息,缺乏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共同发布平台3.2.3  铁路综合开发待实质落实合肥市现有铁路站房、线路、货场、车辆段等较多,但铁路综合开发没有实质性进展一方面,铁路方既有存量土地使用率低,资产资源运用效率不高,同时土地开发性质变动较难;另一方面,新建项目在涉及新征铁路用地规模、范围、价格等方面,地方部门与铁路建设部门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路地双方的分配关系还没有理顺,新建铁路土地综合开发还存在诸多困难因素同时受开发模式及业态单一影响,项目抗风险能力弱4  加快合肥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4.1  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造集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市(郊)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同城化通勤的合肥都市圈,建议科学编制合肥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加强规划的科学性,以城市发展为主导,结合乘客出行需求,坚持合理布局、完善网络、适度超前加强规划的统筹性,统筹发展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打造相互衔接补充、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提高联程联运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更好地适应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新要求。

      通过规划的編制,摸清有效需求,建立项目储备库,明确建设重点,积极有序推进建设4.2  科学控制预留通道整合相关规划,做好空间和土地预留,适时推进既有线路硬件设施改造,重点通道走廊复线化[7]实现不同层次轨道交通通道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共享,重视各层级网络功能的兼容和代偿,避免资源浪费统筹规划市内线网、枢纽布局与规划,注意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开发统筹考虑,科学控制预留通道的用地,进一步完善铁路枢纽编换乘体系和周边综合交通布局4.3  尽快启动重点站场布局研究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 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合肥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铁总发改函【2017】1004号),合肥地区的枢纽布置规划形成合肥、合肥南、新合肥西站“三主”客运布局,并预留合肥南城际站位置目前,合肥市三个主客运站中,合肥站、合肥南站已运营,新合肥西站即将开工建设,根据现有及规划待建需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