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宁波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4页浙江省宁波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台湾岛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影响图中气温递变的最主要因素是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地形因素14. 火烧寮地区成为我国“雨极”的主要原因是①位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②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③台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④地势较低,气温高,多对流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参考答案:13. D 14. A13. 结合图例可知,随着海拔增高,气温下降,地形是影响图示温度的主要因素选D正确14. 火烧寮地处台湾东北部中央山脉的东北侧,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①正确;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量大②正确;沿岸地区有台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增加的降水量③正确;该地降水多地形雨④错选A正确点晴】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海拔420米的山坡上,坡向面海夏秋季节,自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夏季风、台风登陆时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丰沛的降水;冬季时,又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由于东北季风经过了广阔的海洋,特别是掠过了“黑潮”的暖流水面后水汽剧增,气流到达火烧寮时,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2. 下面有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1:200000 B.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2kmC.1:20000 D.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2000km参考答案:C3.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 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22.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23. 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变暖趋势参考答案:21. C 22. A 23. B【21题详解】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C对,A错。
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B错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D错22题详解】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对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光照、昼夜温差不是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C错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 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23题详解】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B对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涵养水源,是水源林主 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C错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错点睛: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减轻风沙危害4. 作为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地区之一,甘肃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全国的土地利用有重要参考意义下表示意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其中未利用土地包括撂荒闲置农用地读表,回答下面小题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 以耕地为主以林地为主以牧草地为主以未利用地为主1997年 38% 16% 27% 19%2005年 28% 24% 26% 22% 18. 关于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合理的是 ( )①经济发展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动力②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③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变化是一把双刃剑④多数县域实施了生态退耕政策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9. 撂荒闲置农用地合理的管理措施有 ( )①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撂荒闲置农用地②加强被征用土地的管理,防止由于土地征用而导致的耕地撂荒现象③对确实无法耕种的贫瘠土地,应将其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或交通用地④加大小型农用机械的使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农用地问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参考答案:18. D 19.B【18题详解】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动力,故①;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变化足一把双刃剑,多数县域实施了生态退耕政策,故C项正确。
19题详解】考查撂荒闲置农用地合理的管理措施,主要从问题产生的原因角度进行分析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农用地例题加强被征用土地的管理,防止南于土地征用而导致的耕地撂荒现象;对确实无法耕种的贫瘠土地,应将其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或交通用地;加大小型农用机械的使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农用地例题,故D项正确山东省日照绿茶、五莲国光苹果、五莲板栗等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 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其拥有独特的 ( )A. 科技优势 B. 文化优势 C. 劳动力优势 D. 地理环境优势21. 关于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明确的边界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 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D. 其划分依据为综合指标【答案】20. B 21. D【解析】【20题详解】科技优势、劳动力优势一般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故A、C项错误;拥有独特的文化优势,是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故B项正确,D项错误21题详解】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划分指标为产品的品质优劣,不是综合指标,故D项符合题意。
5. 读下图2,回答3~4题图23.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B.大分水岭、大兴安岭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 D.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4.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②地所在国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C.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D.①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参考答案:D B略6.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9—10题9.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0.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参考答案:D D7. 读“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空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 (2)非洲干旱地区比南美洲广,其主要原因是(3)图中 A、B 两地区同为热带雨林气候,请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甲、乙两地区有全球两块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 境效应参考答案:(1)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都很高,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4分)(2)非洲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比南美洲大6分)(3)都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8分)(4)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6分)(1)根据图中显示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有: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都很高,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2)非洲干旱地区比南美洲广,其主要原因是非洲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比南美洲大3)A、B两地的热带雨林气候为非地带性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都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4)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点评:非地带性分布的雨林气候形成的一般原因为: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8.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成都)”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区时,首次采用持续长大坡度设计(坡度达25‰),高铁桥两侧安装了34处总长33公里的防护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西成高铁”线穿越秦岭山区时,采用持续长大坡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 减缓坡度 B. 缩短线路C. 保护生态 D. 减少灾害23. 当线路穿越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为保证朱鹮安全设计了A. 禁止鸣笛 B. 减速通行C. 桥梁隧道 D. 弹性防护网参考答案:22. B 23. D22. “西成高铁”线穿越秦岭山区时,采用持续长大坡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缩短为了降低坡度而出现大半径的弯曲线路,这样便于缩短铁路线路,也不是为了减缓坡度,采用持续长大坡度设计对生态保护和减少灾害没有影响23.当线路穿越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高铁桥两侧安装了34处总长33公里的防护网保证朱鹮安全,故选D9. 我国陕西省有一些老四合院民居图(如下图),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话说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A. 陕西人自私自利的思想B. 陕西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C. 陕西降水多,人们喜欢水D. 陕西人认为水中含有矿物质,需保存参考答案:B【详解】民居的风格不能说明陕西是人自私自利的,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西地处我国大陆内部,降水较少,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可以很好的收集雨水,可知CD错误,故B正确。
10.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 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 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 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 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 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2.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