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肺复苏应知应会知识.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14560871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肺复苏应会知识一、心肺复苏适应证: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二、 心肺复苏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进行心肺复苏术:如晚期癌症二、 心搏骤停诊断依据:主要条件:1. 突然的意识丧失或抽搐,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音消失 次要条件 1.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紫绀 ,2.瞳孔散大,3.神经反射消失 4.手术创口不出血辅助诊断条件(心电图检查可呈三种类型): 1.室颤,2.心室停搏3.电——机械分离 三、 CPR操作中A、B、C、D分别指什么?A:A(assessment+airway)畅通呼吸道  开放气道 B: B(b reathing)人工呼吸C: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D:(defibrillation)电除颤四、 胸外心脏按压机制:胸泵机制,心泵机制心跳骤停早期,心脏瓣膜功能较好,心泵机制为主随缺血时间延长,瓣膜功能逐渐丧失,逐渐以胸泵机制为主六、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1.扪及大动脉搏动,2.眼睫毛反射恢复,3.皮肤颜色转红(色泽),4.瞳孔缩小,5.自主呼吸恢复 七、 复苏终止的指标:(一)复苏成功,(二)复苏不成功:确知在开始心肺复苏前循环及呼吸停止已超过15分钟以上者;心肺复苏已历时1小时,而心或脑死亡的证据仍持续存在者:=瞳孔散大或固定;2 .对光反射消失;3. 呼吸仍未恢复;4. 深反射活动消失;5 心电图呈直线八、心脏骤停时间与表现1.停止3秒钟----黑朦,2.停止5-10秒钟----晕厥,3.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4.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5.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6.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九、打开气道方式:仰头举颏法(颈椎骨折病人:托颌法→仰头举颏法) 气道打开的标志: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十、人工呼吸要求频率:成人:10-12次/分钟 ;婴儿或儿童:12-20次/分 持续吹气1 秒以上.正常吸气即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 吹气量:500-600ml(6-7ml/Kg)十一、胸外心脏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和放松时间一致,中断按压不超5秒按压深度:成人: 至少5cm 小于6cm儿童:至少 1⁄3前后径大约5 厘米婴儿:至少 1⁄3前后径大约4 厘米按压/通气比率:单人救助 :30:2(成人和小儿;新生儿除外)双人救助:成人: 30:2 儿童和婴儿: 15:2 双人或多人实施CPR,应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更换按压者。

      施救者应在5秒内完成转换十二、除颤 新指南建议:一次电击后立即进行CPR单向波除颤用360J,再次的能量为36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形:150-200J;施救者对于除颤器不熟悉,推荐使用200J※电极位置:前电极--胸骨上部右侧锁骨下方2-3肋间 侧电极--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中心在腋中线)十三、抢救复苏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胺碘酮给药方式:首选--静脉或骨髓内途径,其次--气管内给药(静脉剂量2-2.5倍)应用时机:脉搏检查后--除颤器充电时或除颤后,不中断CPR(一)肾上腺素适应证:•任何类型的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极端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阻滞推荐剂量:•成人1mg iv,3-5分钟重复 •儿童:初次0.01mg/kg.后续0.1mg/kg (二)阿托品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并已将其从高级生命支持的心脏骤停流程中去掉(三)胺碘酮1.适应证 •室颤除颤以及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律失常控制心室心律 •室性心动过速、和起源不明的宽QRS波心动过速 •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电复律后、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药物性电复律的辅助治疗2.推荐剂量:心搏骤停:300mg 静注,复发性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考虑二次给药150mg ;其它心律失常:首先快速输入:10分钟150mg(15mg/分钟)然后减慢速度: 6小时360mg(1mg/分钟)随后改为维持速度:18小时540mg(0.5mg/分钟)十四、高级生命支持(ACLS)ABCD分别是:A: Airway 气管内插管并判断气管导管位置(60秒)型号:成年男子:8-8.5mm 成年女子:7.5-8mmB: Breathing 辅助呼吸、给氧。

      无氧:球囊挤压2/3 ,有氧:球囊挤压1/2C: Circulation 持续CPR、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测D:Drugs\ Defibrillation \ Definite therapies\Differential diagnosis 药物、除颤、病因治疗、鉴别诊断十五、基础生命支持中成人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点附2015版心肺复苏更新要点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7、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8、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诊  9、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10、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