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雨意象的情感解读.docx
5页宋词中“雨”意象的情感解读 栾雅祺宋词在词史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在如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全宋词》中,以“雨”作为意象的差不多有四千首一年四季,无论是毛毛细雨还是倾盆大雨,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妙处,词人借“雨”抒情感怀,使雨从最为原始的自然物发展成一种文学意象一、“雨”作为意象的发展历程在早期的估计记载中,有许多关于祈雨的记载,古人们认为是雨赋予了大地生命,而雨对农作物的成长影响比较大,只有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人民才可以收获到丰收的喜悦,才有食物填饱肚子,国家也会慢慢的变得富足起来,这个时候的雨就不再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是具备了一种意义比如在《诗经·小雅·心南山》里就写到“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这是古人对雨的赞美歌颂随后,雨便发展为“喜雨”“苦雨”“雅雨”“禅雨”等意象,不同的雨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表达诗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黄都”,那一天落在街头的雨呀,纤细温柔,细雨之后的草色更加的惹人怜爱,虽然有点朦胧,但那是青春的绿色呀,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词人巧妙运用“雨”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此刻心中的无比欢快喜悦,对自己的前途也是充满着希望。
二、宋词中“雨”意象的情感解读1.表达词人羁旅思乡之情张咏的《雨夜》“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看这雨呀,一滴一滴数也数不清,滴落到阶前,好像它可以打破词人这颗思念家乡的心似的,一夜的雨不停地撩拨着游子思乡的心范成大《三登乐·一碧鳞鳞》:“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四无人、舻声自语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何处系船,暮涛涨浦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尽乘流、兴来便去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敧枕梦寒,又还夜雨词人在独自的旅途当中,看到江南春天将尽的景象,感叹自己漂泊一生后还是无法回到家乡,词人本来心里就非常苦楚,再加上夜雨的渲染,让那种冷落凄清之感越发的明显,整个空间都弥漫着忧伤,就像此时的凉风凄雨一般无处不在2.表达词人离别相思之苦在宋词当中,雨用“清雨”和“寒雨”表達思念之情如,仲并的《忆王孙·秋闺》:“庭梧叶密未惊秋风雨潇潇特地愁愁绪如丝无尽头怅望王孙空倚楼表达女子心中的闺怨之愁被眼前的风雨搅扰,登楼远眺,不见归人唯见风雨潇潇,弥漫着整个空间,就像女子心中的愁绪一般康与之的《风入松·春晚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整日无人到,与谁同捻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玉人应是数归期。
翠敛愁眉塞鸿不到双鱼远,叹楼前、流水难西新恨欲题红叶,东风满院花飞美丽的春天到了,看着眼前的春雨,思念之情突然涌上心头,只能独自惆怅,自叹红颜老去的无可奈何辛弃疾的《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词人看到那送走春天的无情风雨,便触景伤情,凄凉苦楚无人相告贺铸的《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这是词人在妻子逝世后纪念亡妻的词,他还有一首《鹧鸪天》也是悼念亡妻的,也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见眼前之景,怀念往日妻子相处的美好情景,又感叹天人永隔,内心充满忧伤充满思念,那雨打在窗上就像打击在词人的心上,有疼痛的感觉,让人伤怀欲绝3.表达词人感时伤怀之情宋朝发生“靖康之难”后,很多文人的平静生活就此打破,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百姓颠沛流离,此时的宋词一改前期的低吟浅唱,多是用“雨”意象反映时局动荡变化,抒发失去故国的沉痛之情,感慨人生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悲苦。
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从表面上看,是词人以陈皇后的角度发表伤感之情,而实际上是词人自己感伤,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想要收回故土谈何容易,词人将自身的济世和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复兴上,但是他得面对残酷的现实,就像他期盼春天长留一样,但是,眼前所见的风雨让他的所有愿望都落空了,就像春天一样还是留不住的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词人前半生有美满的婚姻和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后半生因为国破家亡,不得不逃到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初到南方的日子没有亲人也没有故人,心情还没安定下来,半夜就下起了小雨,点点滴滴像极了词人心中的愁绪词人刚到南方,又听说金人要打来南方内心,都城建康危矣,而此刻夜雨打在芭蕉上,不免觉得孤寂凄凉,表达词人对复国无望和对失去故土的伤心沉痛之情。
4.表达词人伤春感时之情在宋词中有许多的伤春之词,这些词中的“雨”让人读出了寂寞、伤感、愁思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夜的雨一直下,虽然稀疏,但是娇嫩的花儿还是经受不住风雨的摧残,一场雨过后,花朵凋零,绿叶茂盛在这首小令当中,有场景、人物、对白,词人借“雨疏风骤”表达了对春天的爱怜以及惜花伤春之感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词人借着一丝丝的寒意登上小楼,看着雨细细密密的下着,这是一种寂寥和淡淡的哀愁,词人将梦和愁这两种抽象的情感以飞花和丝雨体现出来,可谓生动传神,词的最后一句“宝帘闲挂小银钩”描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在这首词中,词人以柔婉曲折的方式写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因为,在人的实际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有忧愁,就像飞花似梦、愁如丝雨一般晏殊的《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我有心期把酒攀条惜绛蕤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蝶怨莺悲满眼春愁说向谁春天来了词人看着一树的红花鲜艳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内心比较开心,便喝酒赏花,但是,又担心狂风暴雨将鲜花摧残,词人以凄凉的笔调写出繁花凋零的惨状,对风雨产生怨恨,表达词人对春天终将逝去的不舍无奈和落寞惋惜之情。
三、结束语在宋词当中,“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作为一种文学意象,承载着非常复杂、深层次的情感内涵雨”将词人内心难以表达的情绪具象化,使其立体、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够近距离地准确捕捉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思,达到交融共鸣效果[作者通联:武汉市第一中学高二(6)班]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