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进化与文明(程捷)第八讲 尼罗河文明.ppt
57页第八讲第八讲 尼罗河文明尼罗河文明 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 二、古埃及文明的发现 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 四、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 .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尼罗河长:6648km 上游: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 发源:埃塞俄比亚(青尼罗河) 维克托里亚湖(白尼罗河) 在埃及长:1350km . . . . .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 尼罗河:河谷较为狭窄 河床宽:8001000m 河水深:1012m 河谷宽:1525km 尼罗河上游:瀑布众多,水流急 尼罗河三角洲:地形平坦,河道密布,沼泽穿插 . . . . . . . .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 现今埃及的95人口分布在尼罗河河谷中 尼罗河两侧是高地和沙漠 西侧:利比亚沙漠 东侧:西奈沙漠(阿拉伯沙漠) 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埃及文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袭 . . .1970年代,埃及在阿斯旺兴建了一座110米的阿斯旺水坝,坝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纳赛尔水库,得到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利益大坝的建成虽然防止了下游的洪水泛滥,但是尼罗河携带至下游和入海的泥沙大大减少,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受海浪侵蚀不断向后退缩。
.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 2、气候 尼罗河的下游地区(埃及)降雨很少,气候干旱 尼罗河80的水:来源埃塞俄比亚的夏季降雨 洪水规律:没有滔天的大洪水 7月:开始涨水 8月:出现洪水 8月中9月末:淹没河谷底部大部分 11月:洪水必退. . . .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一、尼罗河流域自然条件 洪水的作用: 形成大片的冲积层(含有机质) 冲洗土壤中的盐分 日历的制定. .二、古埃及文明的发现二、古埃及文明的发现 1、罗塞达(塔)石碑的发现 1799年,在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期,他的一个士兵在尼罗河西岸的罗塞达发现了一个石碑 当时指挥发掘的军官:布沙德 后来他负责把罗塞达石碑运到开罗 . .二、古埃及文明的发现二、古埃及文明的发现 罗塞达石碑: 长:118cm 宽: 77cm 厚:30cm 碑体:是磨光的玄武岩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象形文字民书体希腊文. .罗塞达石碑罗塞达石碑 公元前:196年由僧侣雕刻而成 目的:歌颂第十五王朝法老托勒密 托勒密执政:取消了僧侣们欠交的税款 为神庙开辟了新的财源 对神庙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措施 . .2 2、解读罗塞达(塔)石碑、解读罗塞达(塔)石碑 法国象形文字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为了读懂埃及象形文字,他勤奋工作了年。
到了年,终于解开了埃及象形文字之谜 .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 前王朝时期: 公元前4500前3100年 早王朝时期: 公元前3100前2700年(第12王朝) 古王朝时期: 公元前2700前2160年(第38王朝). .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 第一中间期: 公元前2160前2010年(第910王朝) 中王朝时期: 公元前2010前1786年(第1112王朝) 第二中间期: 公元前1786前1550年(第1317王朝). .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50前1069年(第1820王朝) 第三中间期: 公元前1069前656年(第2125王朝) 后期埃及: 公元前664前332年(第2637王朝). .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三、古埃及文明王朝划分 托勒密埃及: 公元前332前30年 罗马埃及: 公元前30年公元395年. .四、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四、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 1、埃及的统一 在早王朝时期之前 古埃及:上埃及和下埃及 分界:孟斐斯 统一者:来自上埃及的纳尔迈武士 (美尼斯). . .2 2、埃及的象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 最早的象形文字: 出现于前王朝大约公元前4000年 典型的象形文字: 出现在早王朝大约公元前3100年。
如纳尔迈调色板 . .2 2、埃及的象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表意符号是用图画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概念或定义 表音符号也是一些图形,它共有个子音,在这一基础上,又构成了大批的双子音和三子音 部首符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范畴的符号,类似于汉字中的部首偏旁 . . . . .2 2、埃及的象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最常见的符号:700个 到罗马时代:增加到5000多个 加德纳对象形文字进行分类: A类表现男人及其职业:55个符号 B类表现女人:7个符号 G类表现鸟:54个符号 O类表现建筑物:51个符号. .2 2、埃及的象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发展过程: 早期象形文字:第5王朝之前,刻在调色板、石碑、陵墓墙壁等 僧侣体文字:外形简化,是一种行书体,书写较快,写在纸草上,出现在第5王朝用于文学、商业文书等 世俗体文字:是从僧侣体文字演化而来的草书体,出现在第25王朝用于契约、公文、法律、商业等 .2 2、埃及的象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 从公元前3世纪,由于基督教的传播,科普特文字的兴起,象形文字逐渐被淘汰, 公元4世纪以后,象形文字失传。
.3 3、纸莎草的利用、纸莎草的利用 在早期,用于书写的泥板,或在石碑上刻象形文字 后来古埃及人发明在纸莎草上书写将纸莎草压平晒干,就可以在上面书写 纸莎草在下埃及十分丰产,是廉价的书写材料 .4 4、天文学与历法、天文学与历法 到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对天象有很好的观察,认识天狼星与太阳的关系,来制定历法,从而避免了太阴历的不准确性 规定一年365天,分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增加5天节日 .4 4、天文学与历法、天文学与历法 在新王朝时期: 已确定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给以命名,如大熊星座、天狼星、猎户星、北极星等 .5 5、医学、医学 自然观:疾病是自然因素,而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 看病:号脉和听心跳准确的诊断,对症下药 如:蓖麻油用作导泻药 木乃伊的制作 .6 6、数学与测量学、数学与测量学 最早把圆分成360度 注意到:所有圆的圆周率都是一样的 发明了: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方法;计算圆柱体、金字塔、半球体体积的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 .6 6、数学与测量学、数学与测量学 测量学的高度发展:使面积、体积、长度、角度测量的误差很小 如:胡夫金字塔的误差 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cm,误差小于1(长230m) 四直角误差不大于32”。
四边方位(东南西北)误差115”530”. .7 7、建筑学、建筑学 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 胡夫金字塔: 高:146m 底边长:230m 顶角:5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