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_选考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考案 2.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woxinch****an2018
  • 文档编号:39305201
  • 上传时间:2018-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①分馏:利用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将复杂混合物分离的过程分为常压分馏(得到汽油、 煤油、柴油、重油等产品)和减压分馏(得到润滑油、凡士林沥青等) ②石油的加工 裂化:一定条件下,使长链烃断裂成短链烃的过程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裂解:深度的裂化目的是获得短链的不饱和气态烃 2.煤 (1)煤的组成:主要含 C 元素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复杂的混合物 (2)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得到焦炭、粗氨水、煤焦油、焦 炉煤气等 煤的气化: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CO、H2)的过程煤的液化: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液体(如 CH3OH)的过程 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既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4.海水的综合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①海水的淡化常用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冷冻法 ②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2)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①海盐的生产;②Cl、Br、I 的提取 5.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1)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 (2)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原子利用率为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

      对于具体的化学反应,原子 利用率等于期望生成物的摩尔质量与生成物的总摩尔质量之比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1.金属的冶炼 (1)原理: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得电子被还原成单质 (2)方法: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通常采用电解法(锌以前的金属的制取) 、热还原 法(锌至铜之间的金属)和热分解法(铜以后的金属的制取) 2.硅酸盐工业 (1)水泥: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和 铝酸三钙(3CaO·A12O3)等 (2)玻璃:玻璃有普通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等等玻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3)比较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方法(见下表)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普通)原料石灰石、粘土纯碱、石灰石、石英设备水泥回转窑玻璃熔炉反应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主要成分3CaO·SiO2 、2CaO· SiO2 、3CaO·Al2O3Na2O·CaO· 6SiO2特性水硬性玻璃态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软化)(加石膏调节硬化速度)非晶体(4)陶瓷 ①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粘土 ②制造陶瓷的一般过程:制泥、成型、干燥、烧成。

      ③陶瓷的种类(根据原料、烧制温度划分):土器、陶器、瓷器、炻器等硅酸盐的组 成可以用氧化物形式来表示例高岭石 A12(Si2O5)(OH)4可表示为 A12O3·2SiO2·2H2O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合成氨 (1)合成氨的条件的选择:温度(500℃)、压强 20~50MPa)、催化剂(铁触媒) 2)合成氨生产工艺:生产流程 原料气的制备 其中生产的氨气液化分离,原料 气循环利用 2.氯碱工业 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由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涂有钛、钌等氧化物涂氯碱工业—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和烧碱 (1)原理:阳极(用石墨):2Cl--2e-=Cl2↑ 阴极(用 Fe):2H++2e-=H2↑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2)饱和食盐水的精制:电解前应除去食盐溶液中的 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 加入试剂依次为 NaOH 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或将 BaCl2溶液和 NaOH 溶液的顺序互换)。

      (3)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 离子交换膜的特性: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极离子和气体通过 3.硫酸工业——接触法 三阶段:SO2制取和净化、SO2转化为 SO3、SO3吸收和 H2SO4的生成 三方程: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 三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4.化学肥料施用 酸性的化学肥料不能和碱性肥料混用,如硝酸铵和草木灰(主要有效成分为 K2CO3)不能 混合施用,因 NH4NO3水解是酸性,K2CO3水解是碱性,混合促进水解,降低肥效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二、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外电子能级分布 1.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 ②运动空间极小 ③极高速运动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 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称作电子云电子云轮廓图称原子 轨道S 的原子轨道是球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s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 1 个原子轨道;p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 形,np 能级各有 3 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 px、py、pz表示) ;nd 能级各有 5 个原子轨 道;nf 能级各有 7 个原子轨道。

      2.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ns 能级各有 1 个轨道,np 能级各有 3 个个轨道,nd 能级各有 5 个轨道,nf 能级各有 7 个个轨道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 2 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 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 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 理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 反,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 较稳定的 3.能层与能级 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 的电子数为 2n2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能级类型的 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 s、p、d、f 的顺序升高,即E(s) <E(p)<E(d)<E(f)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能 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符 号KLMNOPQ能 级(l)1s2s2p3s3p3d4s4p4d4f5s………22626102610142………最 多 电 子 数281832……2n2 4.核外电子排布 (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 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 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 E(4f)>E(6s)等 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即轨道 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3)表示方法: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5.基态、激发态、光谱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的 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 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光(辐射)是电 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基态→激发态)能量, 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 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律。

      元素性质的 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具体表现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 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 ②主要化合价:正价由+1→+7,负价由-4→-1; ③元素性质:同一周期由前往后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由上往下金 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④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 叫做第一电离能电离能的大小决定了该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大小,第一电离能越大, 越难失电子,金属活动性越弱 同一主族,由上往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同一周期由前往后电离能增大,但二、三周期 中的 Be、N、Mg 和 P 四种元素的原子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的前后元素的原子(为什么?) ⑤电负性:电负性是原子在化学键中对键合电子吸引能力的标度电负性越大,吸引 电子的能力越强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作为衡量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在元素周期 表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F,金属的电负性一般<1.8;同一周期由前往后电负性增大,同一 主族,由上往下电负性减小 (三)共价键理论 1.共价键价键理论 (1)共价键 ①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②实质:形成共用电子对或电子云重叠 ③类型:σ 键和 π 键 a.δ 键:沿健轴(两原子核的连线)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发生原子轨道(电子云) 的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 σ 键——单键。

      种类:S-S 重叠,S-P 重叠,P-P 重叠 特点:轴对称(即以成键的两原子核为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 b.π 键:两个原子沿键轴平行以“肩碰肩”方式发生原子轨道(电子云)重叠所形成 的共价键称为 π 键只有在生成 σ 键后,余下的 p 轨道才能生成 π 键) 特点:镜像对称(重叠形成的电子云由两块形成,分别位于两原子核构成的平面的两侧, 互为镜像) c.δ 键和 π 键比较 重叠方式:δ 键——头碰头;π 键——肩并肩 键的强度:δ 键>π 键 成键电子:δ 键(S-S;S-P;P-P) ;π 键(P-P) 成键类型:δ 键成单键;π 键成双键、叁键 (2)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总称价键轨道 (3)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共价单键是 σ 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 σ 键,另一个是 π 键;共价三键由一个 σ 键和两个 π 键组成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1)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分子中的价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如:ABn立体结构范例n=2直线型CO2n=3平面三角形CH2On=4正四面体型CH4(2)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 斥。

      如 H2O 和 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 H2O 分子呈 V 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如:化学式中心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空间构型H2S22V 形 NH2+22V 形 BF303正三角形 CHCl304四面体 SiF404正四面体 3.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 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2)杂化轨道类型: ①sp3杂化:1 个 s 轨道和 3 个 p 轨道会发生混杂,得到 4 个相同的轨道,夹角 109° 28′,称为 sp3杂化轨道 ②sp 杂化:夹角为 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sp2杂化:三个夹角为 120°的平面三角 形杂化轨道 4.配位键 (1)“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有空轨道,接 受孤对电子如:[Cu(H2O)2+]、NH4+中存在配位键表示:A→B( 前者是电子对给予体 后者是电子对接受体) 条件:其中一个原子必须提供孤对电子另一原子必须能接受孤对电子轨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