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富阳塔坞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784370
  • 上传时间:2018-05-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8.3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矿 床 地 质 2012 年 MINERAL DEPOSITS 第 31 卷 增刊 富阳塔坞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李祖斌1 ,王成良2,杨晓勇3** (1 浙江省富阳市国土资源局,浙江 富阳 311400;2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浙江 丽水 323000;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1 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富阳市南东塔坞村,距富阳市直线距离 28 可 km,矿区位于龙门山北东段西侧塔坞萤石矿区位于浙西、浙东两构造单元分界的江山一绍兴大断裂带北西侧的扬子准地台边缘,二级构造单元属于常山—诸暨台隆,三级构造单元属于寿昌—章村台拱,为区域重要的成矿带区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从中元古代的双溪坞群(Pt2sh)到古生代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中生代的侏罗系等地层均有出露区内断裂系统较发育,而褶皱欠发育断裂构造主要有华夏系构造、新华夏系构造、东西向构造等华夏系构造构成区内构造主格架,对古生代的地层及与其有关的矿产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燕山运动形成的新华夏系构造,在北东向构造的基础上叠加了北北东向的构造,使该区构造复杂化,新华夏系构造制约着中生代的火山活动 2 矿床地质 通过普查槽探在矿区发现一条萤石矿化带,赋存于 F1 断裂带中,总体上呈东西向展布,分布于诸暨市境内的林场—富阳市境内大岭—苦竹坞—靠坑坞—湖田山地段,长 1 800 m 左右,宽 1~14 m该矿化带东起于诸暨境内的林场,往西止于富阳境内的湖田山寺一带,矿化带为萤石矿化硅质破碎带,破碎带内角砾发育,角砾大小不一,角砾成分有石英、萤石、凝灰岩及石髓,萤石矿体直接赋存于破碎带中,硅质和晚期形成的萤石矿胶结,带内地表高岭土化强烈,尤其是两市交界处的大岭段(L4 勘探线) ,矿化破碎带总体产状 170~197° ∠58~81° ,局部反倾,在 L25 线矿化带产状 325° ∠61~78° 矿石矿物组分简单,矿石矿物为萤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石髓,其次为长石、少量绿泥石、高岭土和极少量的黄铁矿、 绢云母等 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 CaF2和 SiO2, 二者含量一般在 90%以上, 其中 CaF2为有益组分有害组分以 SiO2为主,其次为 CaCO3、Fe2O3、P、S 等组分含量甚微。

      本矿区萤石矿呈浅绿色、白色,矿石结构以中细粒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也可见中粗粒结构构造以块状、条带状、角砾状为主矿石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为他形-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部分压碎结构他形-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萤石呈他形-半自形粒状,石英呈他形粒状、条柱状,彼此嵌布,形成集合体压碎结构:原生粒状结构矿石经后期构造作用,使萤石、石英破碎呈碎屑状,部分为碎粒状矿石常见的构造有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细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以及骨架状构造等 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高岭土化,其次有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 硅化:为矿区主要围岩蚀变类型早阶段硅化是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发生,以交代作用为主,形成硅化*本研究受到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皖南地区金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研究(2011-K-08)”资助 **通讯作者 杨晓勇,男,教授,矿床地球化学专业Email:xyyang555@ 300 矿 床 地 质 2012 年 带,强度由矿体向两侧围岩逐渐减弱后阶段硅化是在成矿作用晚阶段,溶液中硅化含量逐渐升高,充填在各个裂隙中,形成细脉及网脉状石英脉,脉中常出现粒状萤石。

      晚期石英脉切割了早期的萤石脉矿体两侧硅化呈不对称,一般矿体底板硅化较顶板强烈 绿泥石化:发育较普遍,主要发育于断层破碎带的边界部位,尤其在 ZK101 和 ZK15′01 中,绿泥石沿裂隙特别发育高岭石化:蚀变作用较为普遍,但强度不均一,主要分布于断裂带张扭部位、两断裂相交部位岩石中钾长石常发生泥化、高岭石化矿体底板高岭石化蚀变较强绢云母化:主要表现为面型蚀变特点,由于酸性淋滤作用,酸性、中基性岩中的长石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但仍保留原岩的结构构造黄铁矿化:一般在矿体走向尖灭端可见,常与高岭石化、硅化等共生,以细脉状出现少量呈星点状分布在晚期石英、萤石脉中碳酸盐化:主要发育在矿体延深尖灭端,以细脉状、网脉状浅肉红色方解石为主 3 矿床成因 区内矿产与岩浆活动关系紧密,与侵入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晚期岩浆型的含钒钛磁铁矿、矽卡岩型铁矿;其次有矽卡岩型的铜矿、铅锌矿、多金属矿以及赋存于某些花岗岩或酸性岩脉中的含铌铁矿等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产为黄铁矿型铜矿、 火山中低温热液铜矿、 多金属矿以及与火山热液关系密切的萤石矿等区内已发现多处 Cu、Zn、Mo;Vi、Ni;Co 水系沉积物异常、铅族重砂异常和萤石矿点等。

      矿化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① 早期成矿阶段:矿液沿主干断裂破碎带的负压空间上升、运移、汇聚,至近地表时,随着矿液与围岩不断的物质交换及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浓度等)的改变,溶液中的SiO2、CaF2交替晶出或共结晶成矿,充填于断裂破碎带构造裂隙中,形成早期的萤石矿体,矿石结构主要为块状、条带状② 晚期成矿阶段:随着控矿构造带的再次活动,早期形成的萤石矿局部发生破碎成为角砾,并为后期的晶出的萤石、石英胶结,形成正角砾状、负角砾状与混角砾状的萤石矿 参 考 文 献(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