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语文》第四编五代文学.pptx

103页
  • 卖家[上传人]:sat****105
  • 文档编号:321788880
  • 上传时间:2022-07-04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96MB
  • / 10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语文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目录七七八八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隋唐五代文学作品CONTENTS第七单元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诗歌的繁荣唐代的古文运动五代文学诗歌的繁荣 一、初唐诗歌(618712)初唐时期是唐诗繁荣到来前的准备阶段从表现领域来说,这一时期的诗歌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群体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从情思格调来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从诗的表现形式来说,唐代诗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将四声二元化,并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诗歌的繁荣 一、初唐诗歌(618712)初唐的著名诗人,不少是由陈、隋入唐的诗坛的创作主体,仍以宫廷为中心,尤其是围绕着帝王的众多重臣和文人学士唐代诗风转变的关键,在于代表中下层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起诗人和宫廷诗人之间的争斗高宗时,“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崛起于诗坛他们的诗或表现从军报国的壮志,或揭发贵族生活的荒淫空虚,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内容他们的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健清新,启迪盛唐。

      武周时期,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的旗帜,有破有立,提出了在复古中实现革新的主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更是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和高亢的歌喉,开启了盛唐之音初唐四杰诗歌的繁荣 二、盛唐诗歌(713765)盛唐诗歌意境及其艺术风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阔大、外展,具有雄浑与明朗之美一方面,其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格高气畅,乃是“盛唐气象”的风骨所在,体现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奋发、健康向上的风采,具有恢宏豪宕的气质和雄浑外展的境界另外一个方面,诗歌的“盛唐气象”还表现为一种万象玲珑的境界与“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在盛唐前期的诗坛上,出现了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京都的诗人,这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他们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不乏名篇佳作,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杰作诗歌的繁荣 二、盛唐诗歌(713765)充满蓬勃向上精神的浪漫主义诗风是这一时期诗坛的主流其中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诗作表达了将士们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边塞艰苦的乐观精神,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战士们怀土思家的情绪,为唐诗增加了无限新鲜壮丽的光彩。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深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其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诗境优美,风格恬淡,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艺术上很有成就山水诗派继承并发展了晋宋以来的田园、山水诗,使其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诗歌的繁荣 二、盛唐诗歌(713765)标志着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神仙”之誉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们的创作不仅是唐代诗歌的高峰,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李白的诗歌抒写拯物济世的抱负,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映民众的苦难,蔑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期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放浪纵恣的艺术风格杜甫诗歌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艰难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间疾苦他的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其诗被誉为“诗史”诗歌的繁荣 三、中唐诗歌(766835)中唐时期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变革与创新的趋势较为明显,出现了继盛唐之后的“中唐之再盛”的中兴局面。

      安史之乱后,元结、顾况等人创作的揭发社会矛盾的诗歌,在诗调上与杜甫相同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在继承杜甫诗风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了新乐府运动大历年间,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李益、卢纶的边塞诗,奏响盛唐气象的洪钟余响;贞元、元和之际,韩愈、孟郊以横放杰出的诗笔,开创了奇险生新的新风格;青年诗人李贺更是融合楚辞、乐府的浪漫传统,以浓丽的色彩和出人意表的想象,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苦闷和追求;刘禹锡将巴楚民歌入诗,柳宗元借山水以抒幽愤等,他们都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诗歌的繁荣 四、晚唐诗歌(836907)晚唐是唐代诗歌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他们的诗歌或隐或显地陈世事、刺时弊,表达忧国伤时之情其中杜牧的古体诗,感怀时事,抒发襟抱,慷慨激昂他的律诗,尤其是七律,俊爽不羁,时寓拗峭,以矫圆熟;咏史绝句则精警、婉曲、隽永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李商隐为诗感时伤事,沉郁顿挫,但气魄笔力,略逊杜甫一筹,而寓意深远、思绪绵密、用典精工,则又过之温庭筠诗的成就逊于李商隐温长于乐府,李深于七律,两人以诗风秾丽并称从晚唐诗歌的总体发展来看,颇有向齐梁回归的趋势,浮艳之风又再度充斥唐末五代诗坛。

      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些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其影响逐渐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这一运动有其发展过程,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继承孔孟道统,复兴儒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文理论唐代的古文运动其一,是“文以明道”出于相同的政治目的,韩、柳二人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以文明道”、反对不切实际的文体文风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之精华唐代的古文运动其三,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其四,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柳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说,他们倡导的文体文风改革也是以这个口号为主要标志的韩柳的创作实践,不仅是为了“传道”或“明道”,更重要的还是以古文鸣不平,反映一定的现实社会内容,这样就起了积极的影响。

      唐代古文运动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古文运动的理论,特别是韩愈所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论点,指导了后来无数古文家的写作,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五代文学五代十国时期,词的创作成就有新的发展后蜀在温庭筠直接影响下,出现了花间派词人他们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绮罗香泽之词,但有少数词人风格颇有变化韦庄词有较多个人抒情意味,风格清丽疏雅,有一定意义南唐词人有冯延巳和李璟、李煜他们的词内容仍然很狭窄,感情也不够健康,但较少浓艳的脂粉气李煜在亡国以后写的一些词,能直抒胸臆,写个人国破家亡的感受,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艺术上也有独特的成就,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五代文学一、温庭筠作品的艺术风格温庭筠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他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势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温庭筠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其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语言工练,清俊明快,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被称为“花间鼻祖”。

      五代文学二、冯延巳的婉约词风与优美意境冯延巳是南唐词人中的佼佼者,他作词不追求人物描述的具体真切,而是重在抒发触景所生之情其情思百转千回,深婉而缠绵悱恻,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又推进一步写思念、离愁,把男女之情作为书写的主要内容,这是冯延巳和花间词人的共同之处但冯延巳较少对女人的容貌和体态进行刻画,写的是一种感情的境界,如鹊踏枝五代文学三、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怡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其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第八单元隋唐五代文学作品燕歌行使至塞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羌村三首春江花月夜过故人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行路难将进酒登高归田赋燕歌行燕歌行1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2,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3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4校尉羽书飞瀚海5,单于猎火照狼山6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8,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9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10,寒声一夜传刁斗11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1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朗读欣赏燕歌行燕歌行1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2,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3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4校尉羽书飞瀚海5,单于猎火照狼山6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锦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燕歌行11燕歌行:乐府旧题汉家烟尘在东北2,2汉家: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此指唐朝烟尘:代指战争非常赐颜色33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旌旗4旌旗: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旗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校尉羽书飞瀚海5,单于猎火照狼山65羽书:插有鸟羽的紧急文书瀚海:沙漠6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

      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简析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8,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边将身受朝廷恩宠厚遇麻痹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凭陵杂风雨77凭陵:仗势侵凌杂风雨:喻敌骑进攻如狂风挟雨而至简析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腓8,8腓(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陇头吟:“穷求塞草腓,塞外胡尘飞”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9。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10,寒声一夜传刁斗11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玉箸9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简析第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