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分析鲁教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5383414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分析鲁教版教材分析鲁教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分析鲁教版(一)主要内容本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二)中心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三)结构全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按这样的故事情节,本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 1—4 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小女孩的悲惨生活这一段可分为五层:第一层,一开头,作者就把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置于一个又冷又黑,下着雪的大年夜的典型环境里,这就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第二层讲她为什么赤着脚——她一向没有鞋,脚上穿的是她妈妈穿过的一双很大的拖鞋,后也被横冲直撞的马车吓得她把它跑丢了第三层讲她是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整整一天“谁也没有买过她的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这里反复强调,无人购买的事实,也为她不敢回家做了铺垫第四层透过小女孩的眼睛,写出了富人花天酒地的生活,同时还入情入理地写出小女孩的内心活动第五层讲尽管小女孩又冷又饿,可是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点出了她家的贫穷。

      第二段(第—12 节)讲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几次幻景,表现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的重点部分,其中第四次幻想是全的高潮第三段(第 13—14 节) ,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美丽的幻景与冷酷的现实,对比多么鲜明!小女孩为什么悲惨地死去?作者没有作交代,让读者去思考,作出回答四)语言因素作者在这篇童话中,没有把要表达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写出,不少句子蕴含着深刻的含意,应在内指导学生读懂:她从家里出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段话表明女孩家里非常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在寒冬腊月,穿着一双大拖鞋,根本不能御寒,就连这样大的拖鞋还是她妈妈穿了很长时间的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是小女孩擦燃一根火柴产生的幻觉小女孩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说明她冷得很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少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因为奶奶已经死了,不可能再把她带走更重要的是即使奶奶还活着,在当时的社会里,没有力量,也没有可能让小女孩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当时的社会里,她们是不可能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的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小女孩在美丽的幻觉中死去了作者不写小女孩随着死亡而的痛苦、泪水,这是作者构思上的匠心所在用这样的手法更能引起读者深思,体味出蕴含在这个凄凉的故事中的苦味,从而深刻地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五)词语讲解:精致:精巧,完美;致,精细、讲究本意思是质量很好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本形容烤鹅因鹅过于肥大,走路摇摇摆摆,行动不灵活的样子圣诞树:圣诞节用的松树、枞树等常绿树树上点缀着小蜡烛、玩具和赠送的礼品等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在 12 月 2 日注意本多音字读法:(六)标点符号在第一段“——”连续出现三次:“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这里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突出事情发生在大年夜这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破折号在这里也起解释作用,说明拖鞋具体有多大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忘不了的原因七)写作特点在第一段,作者首先描写了故事是发生在大年夜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大年夜本是家人团聚极为欢乐的夜晚。

      但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画面是阴冷的,与大年夜气氛极不协调这时,推出小女孩“光头赤脚”在街上走着进而描写她的美丽,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 ”就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孩,却有家归不得:一是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二是“家里跟街上一样冷”,风可以“灌”进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美丽纯真无辜的小女孩是难以生活下去的,为后面悲惨的死去打下了伏笔中的第二段,即中心段作者不直接写小女孩如何饥饿、寒冷、孤独……而是通过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一次次幻景,表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第四次幻想是全的高潮第一次幻景:由于她“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希望得到温暖她第一次擦燃火柴,她像自己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的大火炉面前, “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第二次幻景:由于她十分饥饿,擦燃火柴,只见“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向她走第三次幻景:她希望自己享受节日的欢乐,眼前出现一棵圣诞树,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第四次幻景:面前出现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疼爱她,她希望能见到死去的奶奶她在火焰中和慈爱的奶奶团聚当她点燃了成把的火柴,在火焰中奶奶带着她“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这四次幻想,结构相似,前三次幻想是并列关系,最后的幻想是在前三次基础上发展起的高潮在当时的社会里,她不可能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爱抚因此,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幻想而已幻景越美,离幸福越远,反衬了小女孩生活的痛苦结尾,作者也是别具匠心在前面分析过了,此处不赘叙八)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第二大段是重点亦是难点这部分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四幅幻景都是重点但这种写法学生不好理解,对学生说又是难点教师应当予以指点,必要时可稍作讲解的开头,为了写小女孩的贫穷,内容比较散,老师要抓住要领,把内容串联起,使同学有个整体认识的结尾这样的写法对学生讲也有难点,要让学生懂得这样写法的作用,这里老师也要点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