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模板.ppt
12页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词点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清 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语霖铃终不断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If the life only like initially sees.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江南的一场烟雨,在相视一笑中,随风荡漾起回忆的波纹,然后再渐渐隐去在画中的江南,只因为你的离去,我竟为你留下的惊艳,倾情伤怀 时光太匆匆,我们总也回不到过去,也许曾一见倾心,但再见之时,也许,是伤心之时若是如此,在那分离的一刻,我怎么也不会让你离去,怎么也不会让定格在唯美初遇的时光流逝,我只期望那一刻可以定格一万年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桑田,早已换了人间,再也寻不到灯火阑珊处那一抹清纯的微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屏?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消宵半,夜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儿衣,比翼连理当日愿纳兰长于情,深于情,直抒无奈忧郁情,我的伤心又怎不是因情而起? 纳兰性德 祖籍开原威远堡镇东北的叶赫河岸,满洲正黄旗人,属叶赫那拉氏,原为蒙古族土默特氏,土默特氏征服叶赫那拉氏后改姓叶赫那拉氏,清朝词人、学者。
纳兰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近人夏承焘先生《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前言》称:“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纳兰能诗善赋,尤工词,虽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且“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通志堂集》卷19附录),然其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他自己在《与梁药亭书》中曾写道:“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从他的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唐《花间集》的风味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二十四岁时,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委托顾贞观在吴中刊成 《饮水词》,取自宋朝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惜此两本词集今皆不见传本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今存词一共348首相逢不语·咫尺天涯旁白:王心莹皇帝:边睿杰旁白:王心莹音乐:杨蕊赛小德子:王艳鑫纳兰容若:王艳鑫 背景:纳兰容若小时的玩伴只有他的表妹,时光流转,当他们深深陷入这种莫名其妙的幸福中而无法自拔的时候,表妹却按照旗人的规矩被选为了秀女。
一入深宫,那熟悉的人再也见不到了可是,他怎能忘记这宫闱深处的那个童年的玩伴,少年的诗友,毕生的伴侣!于是……菊花台 他如愿见到了表妹,可是,造化弄人,老天似乎并不想让有情人成眷属好句欣赏——纳兰容若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一生恰如三月花, 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花前风连翩 几轮春光如玉颜 清风不解语,怎知风光恋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 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 轻叹柳老不吹绵,知君到身边 有时,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首歌,一本书,不是因为其内容丰富,画面壮美,而是因为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纳兰容若就像一面镜子,适合每个人去了解西风卷帘过,谁卷上泼墨 说鸳鸯小字,难称你我天不怜情多,宫锁深院隔 怨成河,相思彻 烛花摇孤影,谁灯下悲歌 说秋坟唱罢,还悔情薄誓三生情诺,归茫茫碧落一双人,两相错边关风沙漠,谁轻叹雪落说别有根芽,遗世漂泊冷处偏为佳,富贵难消磨知音人,有几多人间多少惆怅客曲若无凭青墨和将饮水词歌,诉几番离合谁解君,心事斑驳?人间多少惆怅客曲若无凭青墨和将饮水词歌,诉几番离合谁解君,心事斑驳?几卷青墨香,平生断肠鬓染霜,总是名士易伤前事思量,当时道寻常却为何,触绪还伤?阅卿一卷墨,问君谁与说百年韶光隔,前尘尽抹梦里多少事,此身终为客明月多情应笑我阅卿一卷墨,问君谁与托百年韶光过,春秋皆默红尘不须破,年华怎堪折一片痴心葬青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