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doc
3页五、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从5世纪(476)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这1000多年里,是封建制度在欧洲建立、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史称“欧洲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与同一时期的中国和阿拉伯地区相比,科学技术暗淡无光然而,在这个最黑暗的世纪里,正酝酿着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从而给欧洲的科学技术振兴带来了希望一)中世纪欧洲的历史(1)欧洲中世纪前期(5~11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西欧和南欧建立了一批小国,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在欧洲封建社会刚刚建立的最初几个世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了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在欧洲封建社会里,除了国王、封建贵族的统治之外,基督教会的势力很大,几乎成为主宰一切的权力中心在教会的摧残下,学术没有了生机,科学也成了教会恭顺的婢女基督教的统治使欧洲成了科学文化落后、学术气氛沉闷的黑暗世界,这一情况从5世纪一直持续到10世纪2)欧洲中世纪后期(12~15世纪)11世纪末,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崛起从11世纪起,教会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封建主勾结在一起,以宗教的名义,发起十字军东征欧洲人入侵东方后,发现了在欧洲已经消失了却仍在当地存在的古希腊文化的残存,欧洲人将他们带回后,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出现。
14~15世纪,欧洲出现了早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到16世纪时,文艺复兴运动达到了高潮,终于迎来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末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成就最高的复兴三杰分别为: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主义(Humanism),具体表现在科学、宗教、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方面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后果是促进了欧洲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不仅出现了艺术史上不朽的绘画和雕刻,而且也产生了一批古典文学名著,如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英国莎士比亚的喜剧和悲剧作品等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二个结果是促进了科学的解放宗教的精神独裁被打破,自由探讨学术的气氛高涨,对于继承古代优秀遗产、打破教会权威、消除封建愚昧进而拓宽近代科学、文化、艺术和思想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意义二)中世纪欧洲的自然观5~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时期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固然是个进步,但从自然观方面来说却是个大倒退1)中世纪自然观的性质在“中世纪的黑夜”时期,基督教成为统治一切的力量教会在思想文化方面施行了严厉的专制,以宗教神学的观点代替一切,因而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只能囿于《圣经》教义的框架之中。
2)中世纪自然观的特点:如同在科学和哲学上神学占统治地位一样,在中世纪的欧洲,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观也是不存在的在宗教神学的歪曲下,世界成了一幅不堪入目的天堂地狱的宇宙图中世纪自然观的主要特点是:宣扬上帝创世说、推崇封建迷信、推行唯心主义三)大学的创办及经院哲学的兴衰(1)大学的创办和影响中世纪的大学是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自治城市的出现而出现的,多数兴办于12~13世纪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1087年在意大利创建的波伦亚大学随后欧洲不少地区相继建立了大学,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蒙贝利埃大学、图卢兹大学,西班牙的帕伦西大学,意大利的阿雷佐大学、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等至14世纪末,欧洲已经有65所大学在欧洲科学文化的复兴中,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的兴起以及逐渐摆脱教会的控制,是中世纪结束的一个重要标志2)经院哲学的兴衰: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不仅在神学的基础上发展,而且还成为神学的得力帮凶中世纪前期的哲学主流是所谓的“教父哲学”教父哲学将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起来,主张灵魂是实体,有独立的存在教父哲学宣扬“三位一体说”、“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等。
大约在8~9世纪,教会又改造并炮制出一种唯理论体系,形成了经院哲学,并在10~12世纪得到广泛传播,至13世纪达到全盛,以后便逐渐衰落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经阿奎那改造后的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其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的教条,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3)罗吉尔·培根:经院哲学的叛逆者和实验科学的先驱:在欧洲中世纪,科学同宗教进行着殊死的搏斗,无论封建教会如何运用它的高压、残暴和欺骗手段,在欧洲土地上仍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反叛者其中反对经院哲学和宗教迷信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罗吉尔·培根,其主要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部著作》三部4)科学在同教会的斗争中艰难地前进在光学实验方面,罗吉尔·培根等人根据光被透镜折射的原理,定出了一些透镜的焦距,研究了透镜的组合,提出了用透镜组合来放大视像的思想,改进了解释彩虹的理论在牛津大学任教的英国著名学者威廉·奥卡姆继续了罗吉尔·培根对经院哲学的批判提出了被后人称为“奥卡姆剃刀”的原则:“不要增加超过需要的实体”、“用较少的即可做到的,用较多的反而无益”在物理学方面,冲力问题在13世纪是牛津大学进行了长期的讨论。
四)中世纪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1)地理学:1271~129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花了24年时间在中国与亚洲游历归国后写了《马可·波罗游记》,在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许多著名地理学家和航海家手边的必读之物2)医学中世纪后期,欧洲许多城市建立了大学14世纪时著名的医学学校有萨勒诺、柏龙拉、巴丢阿、蒙派尔、巴黎,这些大学为中世纪欧洲医学发展起了进步作用中世纪的欧洲,两种医疗方法十分流行——“尿诊术”和“放血疗法”尿诊法”促进了人们对尿液的科学研究,“放血疗法”也包含了一定的科学原理1347~1352年间,欧洲黑死病——鼠疫大流行,留下了十分沉痛的回忆全欧有1/4人口死于瘟疫,总计达2500万人3)农业技术8世纪后期,欧洲又出现了三圃耕种制度三圃制使农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导致小村庄的衰落和大农业村落的兴起9世纪时,利用马来耕作逐渐在北欧地区普及把项圈套上马肩以代替容易使马感到气闷窒息的胸带,轻而易举地使得马的拉力提高了5倍这项发明来自中国的技术11世纪时传入欧洲,使马可以代替牛来耕作,不适合牛耕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耕种十字军东征以后,欧洲人对东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多的了解,水稻、甘蔗、棉花被引进欧洲。
作为欧洲传统作物之一的葡萄在中世纪进一步发展,葡萄酿酒技术已比较成熟4)手工业技术10世纪以后,欧洲普遍利用水轮磨和风轮磨,来加工粮食、榨糖、榨油、抽水、制革、采矿、锯木等等欧洲的纺织技术沿着机械化的道路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从纺织业中揭开了众所周知的近代产业革命的序幕大约在12世纪,中国的造纸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大约到15世纪中叶,纸的生产已经牢固确立,而且纸张既好又便宜,很快在欧洲普及流传炼铁技术也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4世纪时已为欧洲人所掌握,从而扩大了铁制机具的应用范围15世纪,英国率先使用水力来鼓风炼铁,改变了原有的炼铁工艺,出现了竖炉炼铁技术这期间采矿业也发展了,以水为动力的矿井排水机械已开始使用养蚕技术和丝织技术自中国传入后,欧洲人已开始生产自己的丝织品欧洲传统的毛纺织业又有了新的发展15世纪时,欧洲人已有了自己生产的瓷器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业开始发展起来5)建筑技术欧洲中世纪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分裂状态和教会的统治教堂和城堡作为城市建筑的主要代表,体现了当时最高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10世纪开始,教堂建筑采用拱券结构,风格模仿罗马建筑早期的教堂建筑反映了当时人们厌世心理,朴素简单,少有装饰。
后来由于市民文化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教堂建筑上增加装饰性,增加雕塑,浮雕和壁画,虽然题材仍然主要是宗教性的,但是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拜占庭建筑继承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遗产,同时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地的经验,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在拜占庭建筑中,中心对称式构图的艺术性形象铜结构技术相协调代表作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罗曼建筑(又译为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等)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10~12世纪在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比较盛行罗曼建筑的典型特点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小券,门窗洞口多用小圆券;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罗曼建筑的代表作是意大利比萨主教堂11世纪下半叶,法国北部地区开始兴起哥特式建筑,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高大的尖形拱门,高耸的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给人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今日可以见到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和兰斯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15世纪初,文艺复兴浪潮涌进建筑领域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而文艺复兴建筑的最典型代表当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世纪的城堡是典型的防御工事,外面有厚厚的城墙和角楼城堡不仅是控制和主管周围土地的核心,同时也可以作为进攻的前哨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