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国民的演变.ppt
16页从历史的视角看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国民性的演变中国国民性的演变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陆陆 安安20142014年年1111月月2929日日从农民的怯懦看古老中国的内核n n汉语里一个独特的词——顺民n n成因是独特的历史与文化n n黑格尔说中国是一个“停滞的帝国”,汤因比说“僵化状态”n n专制技术发展史n n传统与现代在各个层次交错重叠马嘎尔尼访华的严重后果n n1793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年,乾隆五十八年,“ “中国迷中国迷” ”马嘎尔尼出访中国,马嘎尔尼出访中国,导致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剧变导致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剧变n n义和团揭帖:尔试揽镜自照,尔模样与畜生何异?不过能义和团揭帖:尔试揽镜自照,尔模样与畜生何异?不过能言之禽兽而已言之禽兽而已n n17481748年,英国海军上将乔治年,英国海军上将乔治· ·安森安森《《环球旅行记环球旅行记》》n n1896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年,李鸿章访问俄国国民性会变吗?n n尚武精神:尚武精神:春秋战国,争雄竞长,强悍好战春秋战国,争雄竞长,强悍好战n n侠义精神:赵氏孤儿,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
赵氏孤儿,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n n儒家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n n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诗经诗经》》,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n n宋襄公与泓水之战宋襄公与泓水之战n n贵族文化的首要标志就是贵族文化的首要标志就是“ “礼礼” ”,战争也受礼的约束战争也受礼的约束n n欧洲骑士: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不攻欧洲骑士: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不攻击非战斗人员不畏强者,同情弱者击非战斗人员不畏强者,同情弱者n n毕达哥拉斯:贵族的生活是荣誉的,而奴隶的生活是牟利毕达哥拉斯:贵族的生活是荣誉的,而奴隶的生活是牟利的n n需要重新定义文明与财富的关系三代才能成贵族需要重新定义文明与财富的关系三代才能成贵族春秋战国,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n n西周:分封制,大一统,盛世过分的稳定和严格的礼仪约束,使社会失去活力西周:分封制,大一统,盛世过分的稳定和严格的礼仪约束,使社会失去活力n n春秋:多极化和竞争化,人才受到重视,用脚投票的自由孔子见七十二君激活了春秋:多极化和竞争化,人才受到重视,用脚投票的自由孔子见七十二君激活了社会能量。
社会能量n n士人阶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士人阶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n n春秋战国:一个上升时代,虽战乱,但发展大型都市接连出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春秋战国:一个上升时代,虽战乱,但发展大型都市接连出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秦朝,贵族精神的遗失n n绚丽多彩的春秋战国时代,被一个叫嬴政的人挥剑斩断了绚丽多彩的春秋战国时代,被一个叫嬴政的人挥剑斩断了n n他最大的过:一是建立最自私的皇帝制度,二是让中国的贵族社会早他最大的过:一是建立最自私的皇帝制度,二是让中国的贵族社会早在公元前在公元前3 3世纪就结束了,比西方整整早了世纪就结束了,比西方整整早了20002000年n n私产(普遍奴隶制)和大一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私产(普遍奴隶制)和大一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非王臣)n n不再尊重人才,不再自我克制不再尊重人才,不再自我克制n n韩非子:人是一种本性卑劣的动物韩非子:人是一种本性卑劣的动物n n秦始皇:执长鞭以御宇内;偶语者弃市,腹诽者诛,道路以目秦始皇:执长鞭以御宇内;偶语者弃市,腹诽者诛,道路以目楚汉战争,贵族的彻底失败n n秦朝末年:上层贵族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底层现实文化、贫困文化秦朝末年:上层贵族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底层现实文化、贫困文化和流氓文化大行其道。
和流氓文化大行其道n n贫困: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堕落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衡量的贫困: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堕落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衡量的n n流氓: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了一口吃的,什么都可以干出来流氓: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了一口吃的,什么都可以干出来n n刘邦与项羽在一个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流氓刘邦的胜利,宣告了刘邦与项羽在一个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流氓刘邦的胜利,宣告了中国人精神上的第一次劣化中国人精神上的第一次劣化n n从那时起,中国式竞争,就变成了比谁更痞、更赖、脸皮更厚、更残从那时起,中国式竞争,就变成了比谁更痞、更赖、脸皮更厚、更残忍、更不在乎忍、更不在乎汉朝,淳朴未泯n n秦始皇:秦始皇:自私与残暴太赤裸裸,皇帝制度这个新兴政治怪自私与残暴太赤裸裸,皇帝制度这个新兴政治怪物尚不完美,泥足巨人轰然倒塌物尚不完美,泥足巨人轰然倒塌n n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n n罢黜百家去古不远,风气未凿,统治技术,比罢黜百家去古不远,风气未凿,统治技术,比较粗糙只是一个模糊的口号只是一个模糊的口号n n尚武精神尚武精神2020多岁的天才将军霍去病汉代画像砖石,比多岁的天才将军霍去病汉代画像砖石,比武、骑马、射箭都是常见内容。
武、骑马、射箭都是常见内容不可再现的魏晋风流n n荐举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荐举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n n从汉到唐,中国社会兼具从汉到唐,中国社会兼具“ “平民社会平民社会” ”和和“ “贵族社会贵族社会” ”双重面貌双重面貌n n审视门第和士族:家族之争,实质上是文化积累、文化名望、道德声审视门第和士族:家族之争,实质上是文化积累、文化名望、道德声誉的竞争誉的竞争n n魏晋士人的精神风骨:皇权走马灯,世家大族却高度稳定,凭借门第魏晋士人的精神风骨:皇权走马灯,世家大族却高度稳定,凭借门第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n n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衰落,却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无比辉煌的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衰落,却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大唐的雄健与阳光n n如果你穿越回到唐朝,一定会惊讶于其惊人的如果你穿越回到唐朝,一定会惊讶于其惊人的“ “现代气质现代气质” ”n n妇女解放与体育精神妇女解放与体育精神n n胡人(鲜卑族)胡人有胡气胡食与胡服胡人(鲜卑族)胡人有胡气胡食与胡服 “天可汗的天可汗的世界世界” ”n n唐诗永远是生气勃勃的,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
唐诗永远是生气勃勃的,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平民的盛世,文弱的宋朝n n如果直接从唐代跳到宋代,你会打个冷战,气质如果直接从唐代跳到宋代,你会打个冷战,气质180180度大转弯度大转弯n n唐人热烈,宋人内敛唐人热烈,宋人内敛n n一切根源于对武器的深深恐惧一切根源于对武器的深深恐惧n n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让人不再凭借枪杆子,而是凭借笔头子来进行竞争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让人不再凭借枪杆子,而是凭借笔头子来进行竞争n n制度设计:杯酒释兵权分权与制衡制度设计:杯酒释兵权分权与制衡n n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n n通过整体民族的文雅化,保证了赵家的身家安全,却导致整个民族失去了安全通过整体民族的文雅化,保证了赵家的身家安全,却导致整个民族失去了安全铁蹄踏断民族的脊梁,元朝n n12761276年,年,“ “夷狄夷狄” ”成了中国的统治者成了中国的统治者n n12791279年,崖山之战年,崖山之战n n蒙古人,是汉族遇到的最擅长使用暴力的民族,屠城是其惯用手段。
蒙古人,是汉族遇到的最擅长使用暴力的民族,屠城是其惯用手段n n数十年的抗元战争,最可怕的后果,是消耗掉了汉民族最精英的人物,那些有血性、数十年的抗元战争,最可怕的后果,是消耗掉了汉民族最精英的人物,那些有血性、有骨气、有胆量的人,大面积被消灭有骨气、有胆量的人,大面积被消灭n n案例:等级制度;不学汉文化;流氓化生存;元杂剧案例:等级制度;不学汉文化;流氓化生存;元杂剧《《窦娥冤窦娥冤》》;小说;小说《《水浒传水浒传》》流氓化的大明王朝n n明代的国民性,就仨字,流氓气明代的国民性,就仨字,流氓气n n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算起,个个都很差劲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算起,个个都很差劲n n3 3年的流浪生活,毁灭了朱元璋的道德底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他的人生哲学年的流浪生活,毁灭了朱元璋的道德底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他的人生哲学n n还没有哪个王朝,开国之初的制度设计,就将自私表现得如此不加遮掩、淋漓尽致还没有哪个王朝,开国之初的制度设计,就将自私表现得如此不加遮掩、淋漓尽致鸡狗猪羊;户口世袭;路引;八股取士;大兴冤狱;特务统治鸡狗猪羊;户口世袭;路引;八股取士;大兴冤狱;特务统治n n恶果恶果————失去了道德支撑,奴性在人格的空地上像野草一样疯长。
社会极度腐败,几失去了道德支撑,奴性在人格的空地上像野草一样疯长社会极度腐败,几乎每个社会成员都学会了颠倒的社会规则社会风气极为败坏,造假之风大盛乎每个社会成员都学会了颠倒的社会规则社会风气极为败坏,造假之风大盛n n一言以蔽之,不讲规则,没有底线,坑蒙拐骗,不择手段,弱肉强食,欺软怕硬一言以蔽之,不讲规则,没有底线,坑蒙拐骗,不择手段,弱肉强食,欺软怕硬流氓化的大明王朝n n西方人刚开始与中国人接触的时候,惊讶于中国人身上的流氓气息西方人刚开始与中国人接触的时候,惊讶于中国人身上的流氓气息n n孟德斯鸠: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孟德斯鸠: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这特别表现在他们从事贸易的时候在拉栖第梦(即拉哥尼亚),偷民族这特别表现在他们从事贸易的时候在拉栖第梦(即拉哥尼亚),偷窃是准许的,在中国,欺骗是准许的窃是准许的,在中国,欺骗是准许的n n2020世纪初,少年胡适,到上海求学在新式学堂,他的历史课本是美国著名世纪初,少年胡适,到上海求学在新式学堂,他的历史课本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作家霍桑的《《世界通史世界通史》》。
胡适发现,厚厚的一本书,只有后面的两页介绍胡适发现,厚厚的一本书,只有后面的两页介绍中国而这两页中,关于中国人的习俗,霍桑是这样写的:中国而这两页中,关于中国人的习俗,霍桑是这样写的:“ “中国人都是骗中国人都是骗子,嗜于行骗子,嗜于行骗……”……”明清更替,甲申再祭n n370年前,1644年,农历甲申年,中国天地大变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此有关n n70年前,1944年,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