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x
45页2024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装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准备律B.条件反射C.效果律D.练习律【答案】 A2、教学计划是( )A.对教学内容的整合B.对教学形式的整合C.对课程设置的整合D.对教学方法的整合【答案】 C3、教学过程是一种待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答案】 C4、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不稳定现象B.不协调现象C.起伏现象D.高原现象【答案】 C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答案】 B6、超重的BMI( )A.20<BMI<28kg/㎡B.24≤BMI<28kg/㎡C.23≤BMI<30kg/㎡D.18.5≤BMI<24kg/m2E.BMI≥28kg/m2【答案】 B7、下列属于场独立性者认知方式的特点的是( )。
A.偏爱人文、社会科学B.善于察言观色C.喜欢抽象思维D.学习欠主动【答案】 C8、教师不准吵闹的学生在下课时间到教室外面玩,并要求其抄写一段课文,如抄写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运用了( )A.正强化B.负强化C.间歇强化D.连续强化【答案】 B9、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是()A.垂直迁移B.水平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D10、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 C11、学校的活动对小学儿童的发展来说起()A.基础性的作用B.决定性的作用C.特殊性的作用D.间接性的作用【答案】 B12、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洛克【答案】 B13、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适当讲授()知识A.天文B.几何C.读写D.修辞【答案】 C14、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答案】 B15、对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小学德育目标B.小学课程标准C.小学教学计划D.社会公德【答案】 A1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格布松【答案】 D17、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2011-05)A.条件反射性的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答案】 D18、“一把钥匙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教育的一致性原则C.疏导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答案】 A19、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教育B.教学C.综合实践活动D.团队活动【答案】 B20、提问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21、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答案】 B22、下列表述中符合先进生的心理特征是( )A.自尊心强B.不接受教师的当众批评C.意志力薄弱D.学习动机不强【答案】 A23、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答案】 C2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B.学习结果与学习反思C.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D.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答案】 C25、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A.推理式B.启发式C.算法式D.演绎式【答案】 B26、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愿发展B.自动发展C.自主发展D.自由发展【答案】 C27、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大致在( )A.一年级B.六年级C.五年级D.三年级【答案】 D28、遵循“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这一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为A.传递—接受式B.引导—发现式C.情境—陶冶式D.自学—式【答案】 A29、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义务的是( ).A.遵守学生行为规戴B.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C.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D.尊敬师长【答案】 B30、当代教师质量集中体现在( )A.专业知识B.专业素养C.专业能力D.人格【答案】 B31、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外在因素是( )。
A.自然环境B.社会文化C.学校D.家庭【答案】 C3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是( )A.了解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个别教育D.班会活动【答案】 B33、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2008-05)A.婴儿期限B.童年期C.幼儿期D.婴儿早期【答案】 C3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答案】 D3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A.行为方式B.校风C.角色规范D.学风【答案】 C36、循证医学的实践核心是A.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B.患者的参与和合作C.最佳的研究证据D.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E.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答案】 C37、耶克斯一多德森的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B.平行关系C.倒U型关系D.正U型关系【答案】 C38、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是A.高血压患者B.孕妇C.消瘦人群D.贫血患者E.喜欢吃甜食的人【答案】 A39、学校教育系统形成于( )。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19世纪初D.20世纪末【答案】 A4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2009-05)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 A41、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答案】 C42、四岁的芳芳,知道小军是自己的哥哥,当问她小军有没有妹妹,但她却说没有,这体现了芳芳思维特征的是( ) A.单维思维B.守恒性C.不守恒性D.不可逆性【答案】 D43、格赛尔说的话属于()A.内发论B.外铄论C.教育无能论D.多因素论【答案】 A44、一名教师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的根本条件是( )A.教师的晤言天赋B.教师资格证书C.教师的角色认同D.教师的专业素养【答案】 D45、对儿童德性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 B4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答案】 B47、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宄数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 )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A.杜威B.罗杰斯C.马斯洛D.桑代克【答案】 B4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理论是()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答案】 B49、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A.课程目标B.开设那些学科C.课时分配D.教育目的【答案】 B50、教育是一种()A.生物现象B.心理现象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答案】 D5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