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液PH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4页溶液PH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名称溶液PH计算复习课科目教学对象课时教者一、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溶液PH计算选自高中化学选修4,本节课是高中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计算之一,考纲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溶液的酸碱性,上一节课又复习了水的电离相关知识,对水的电离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本节知识属于理论知识,不易理解,容易将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混为一谈,所以在复习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利用典型习题的计算让学生发现pH计算的核心是C(H+)的计算,以达到对重难点的突破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等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c(H+)、c(OH-)、pH准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知道溶液pH的定义、公式,能进行有关溶液pH的的计算;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与操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的内容,加深对pH试纸、pH计、酸碱指示剂的了解通过pH的计算过程,体会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挖掘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走出思维误区,并将同类型计算进行归纳,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pH的简单计算2、难点:溶液pH的简单计算四、教学策略1、 教学组织:教师根据学生解题情况设置问题进行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误区和知识误区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自己的疑惑加以表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试题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发现pH计算的核心是C(H+)的计算,归纳出解题的方法2、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讲授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 课探究思考巩固提升探究思考拓展延伸巩固提升探究思考巩固提升拓展提升探究思考巩固提升 师生共同阅读考纲 问:化学上是如何定义pH的? 如何表示pH? 提出pH定义有何意义?pH的测定方法有哪些?(1) 酸碱指示剂(2) pH试纸(3) pH计问: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多少?阅读教材47、49页资料卡片,观察彩图4、25℃时,0.01mol/L醋酸溶液的pH 2(填“<”“>”“=”);若该醋酸有1%电离,则该醋酸溶液的pH为 。
5、 在25℃时,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则此溶液的pH可能为 在25℃时,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2mol/L,则此溶液的pH可能 问:如何求单一溶液的pH值?解题思路是什么? 如何在不同溶液中找到c(H+)?变式训练1:变式训练2:6、pH=3和pH=5的两种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 若按体积比2:3混合后溶液的pH= 6、 pH=9和pH=11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 若按体积比2:3混合后溶液的pH= 8、求99mL,pH=1的H2SO4与101mLpH=13的NaOH混合后,溶液的pH= 问:如何在混合溶液中找到c(H+)?求混合溶液的pH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对比6题与7题,你发现什么问题了?由第9题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变式训练3:10.将pH=3的H2SO4 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当混合液的pH=10时,强酸和强碱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 11.在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问:解决11题的线索是什么? 根据“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这句话,你能列出什么关系式? 变式训练4:12、25oC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 Vb,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①a值可否等于3 理由是: ,②a值可否等于5 理由是: 。
13、下列六种情况下的pH分别为多少?⑴pH=2的HCl溶液稀释1000倍,所得溶液的PH( ) ⑵pH=2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0倍,所得溶液的PH( ) ⑶pH=2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 ) ⑷pH=11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 ) ⑸pH=11的NH3·H2O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 ) ⑹pH=10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 )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pH近似为7问:通过13题 ,你能总结强酸、弱酸、强碱、弱碱稀释时的变化规律吗? 在解决无限稀释的问题时注意什么?变式训练5: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阅读教材,观看彩图pH试纸、pH计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做错的原因,同学之间相互探讨解决疑惑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生生先合作,师生再互动师生共同处理习题并进行互动,找寻学生的易错点和知识误区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思考在混合溶液中如何准确找到c(H+)浓度师生课堂上解决习题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合作探究,然后师生之间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引导帮其解决学生做题,再次应用教师提问学生,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教师发现学生答题时的不规范性,并纠正教师提问,你能用图像的形式和表格的形式来总结一下溶液稀释的问题吗?学生做题,巩固刚刚复习过的内容了解高考考纲,明确考查内容与方向让学生知道广泛pH试纸与精密pH试纸的区别,pH计可以精 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测pH学生会对溶液中H+的来源产生疑惑,答案可能会少考虑一种情况 渗透给学生,pH计算的核心是C(H+)的计算预测会在电荷守恒以及取舍近似计算出问题问题难度上升,让学生的思维更严谨,可能会在判断酸碱性上出错,计算上出错希望学生理解并学会使用快速解法预测在判断过量时会忽略硫酸是二元酸检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根据“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这一线索进行逆向思索预测有同学会忽略温度是100℃,还按25℃计算让学生感知求溶液pH的类型题有多种,不一定非得求pH的数值,可以转换角度考查,语言描述可能会不准把抽象难理解的问题转化成直观的图像问题,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预测学生在解决D选项时出现问题,判断不好是强酸总浓度大还是弱酸总浓度大六、课堂小结有关溶液pH的计算是高考中的重要题型,主要包含直接求溶液的pH、求酸或碱溶液的浓度、所需酸或碱的体积等,近几年高考常以图像或图表形式考查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出现,都可以用我们今天复习的解题方式来解决。
七、 课后作业 内 内部资料107页、108页对应习题 附:板书设计溶液pH的计算单一溶液混合溶液溶液的稀释解题思路:PPT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