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1Word版.docx
5页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 )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 B.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D.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2.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 )A.情报研究 B.调查研究C.经验总结 D.行动研究3.主干家庭是指( )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D.三代同堂的家庭4.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5.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 )A.家庭经济条件 B.父母学历水平C.家庭精神环境 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6.“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四种基本的学习是指( )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B.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生存7.对称职父母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 )A.有较高的学历文凭 B.能写会算C.有修养会学习 D.对文字的理解力较强8.下列哪种描述体现了父辈而非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A.感情多于理智 B.限制多于引导C.鼓励多于限制 D.包办多于训练9.根据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 )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既接受又限制 B.既拒绝又限制C.既允许又拒绝 D.既允许又接受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 )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 是最重要的因素。
)A.教育知识 B.以身作则C.教育能力 D.成功的范例13.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 )A.行为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C.戏剧测验法 D.模拟表演测验法14.一项国际性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儿童最喜欢玩的东西是“沙”,这主要是因为( )A.沙是最便宜的东西 B.沙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C.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自然物质 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15.一个3岁孩子走路时不小心撞到桌子角,痛得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用力拍打桌子说:“桌子真坏!妈妈帮你打它!打打打!”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打骂桌子这是一种( )A.不着边际的教育 B.错误归因的教育C.满足情感需要的教育 D.解决问题的教育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 四个方面 )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B.健康教育、知识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C.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劳动教育D.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美育17.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从 开始表现出来 )A.新生婴儿 B.6个月后C.一周岁后 D.二、三岁后18.我国的孕妇常在孕期5个月左右开始发生小腿抽搐,这是由于______缘故。
)A.缺钙 B.缺铁C.缺锌 D.缺碘19.幼儿到了 时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来”,对成人的要求和帮助常以“不”来拒绝,这时候孩子变得非常任性固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次心理断乳期 )A.一二岁 B.二三岁C.三四岁 D.四五岁20.一般情况下,婴儿到 已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A.二岁 B.三岁C.四岁 D.五岁21.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父母可以采用批评惩罚法来加以纠正,批评时应该( )A.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同时不把话说得太过,留有余地B.尽量严厉一点,让孩子感到有震摄力C.(如果孩子欺负了别的小朋友)不论什么原因,都应该当着这位小朋友和他家长的面狠狠地批评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允D.在饭前或睡前进行,让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增强批评的效果22.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我好——你不好”是一种( )A.沮丧的生活态度 B.挑剔的生活态度C.破碎的生活态度 D.低调的生活态度23.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指导者与家长是一种 关系 )A.主客体 B.师生C.供求 D.平等24.我国的家长学校出现于 ,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30多万所。
)A.20世纪2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初2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对象是( )A.父母亲 B.祖辈家长C.法定监护人 D.家长和子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6.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渠道是 27.家庭的精神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长的素养等方面2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子女的权利主要可概括为生存的权利、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等29.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主要体现在 30.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孩子的性格因素,而在孩子的性格因素中, 和情绪特征是最突出的影响因素31.孩子的精神需要一般包括安全感的需要、 、被信任的需要、创造探索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32.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年轻一代把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长辈的过程称作 。
33.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是 ,发展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34.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这体现了对儿童非期望行为管教的 原则35.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和 等三类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学前儿童家长37.家庭功能38.胎教39.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40.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家庭关系的特点42.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的优势4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44.婴幼儿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45.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46.试论学习型家庭及其意义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7.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有一位小朋友,平时父母非常溺爱他,家里不管有什么好吃的,父母宁愿自己不吃,首先想到给他吃,逐渐地孩子习惯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把父母亲对他的照顾和保护看成理所当然一次,母亲劳累过度生病了,亲戚朋友送来了许多好吃的,孩子见了这些东西说:“我妈妈不爱吃这些东西,都给我吃吧。
这时妈妈方意识到自己教育中的失误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