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78439155
  • 上传时间:2024-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系专业班级城镇规划1002班姓名李金芳学 号201030047题目滨水广场景观设计题目类型设计开发一、选题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旅游、休憩和户外活动的消费上升,而滨水区以其 濒临水面、视野开阔的优势,成为旅游、体育锻炼和其他户外活动的好场所另外城市 总是不断的寻求发展机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城市为了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滨 水景观设计处于尤其独特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 市绿色景观的营造势在必行,“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二、 选题依据水是人们生存必须的条件,自古以来水在园林景观营造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国古典园林与水有不解之缘,素有无水不成园之说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 设计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相对于绿色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由于河流穿越城市,滨水景观应与周边城市建设具有连接性,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加强 城市和滨水空间之间通畅的视觉联系性和便捷的可达性在滨水地带的建设中植物往往 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构成景观环境的基础,又是发挥滨水生态效益的决定因素,同 时还具有提供户外活动场所的功能[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属于城市绿色景观建设,但是 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可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

      三、 国内外滨水广场景观的研究现状1. 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内关于滨水空间和城市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依山傍水”的城市选址 建设,受儒家朴素的生态思想和讲求“绿风得水”风水理论的影响,我国古代许多城市 的选址、布局“靠山近水扎大营” “依山者甚多”,但“亦需有水可通舟楫”把“近水” 作为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被誉为“龙盘虎踞”的南京山峦环抱、湖川偎依、“十里青 山半入城”的常熟山麗入城,山之阳面湖“天府之国”的两江抱城城市与水的这种密切关系源于城市水系和廊道岸线能为城市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而现代意义上对两者 关系的研究仅有20多年的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开始重视滨水地区的规划 建设近年来,国内对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十分活跃,其中城规的案例也比较多,如 沈阳滨河区景观建设、大连滨海区建设、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开封市滨水区游憩功 能开发、四川成都府南河公园整治都是较成功的案例2. 国外的研究现状国外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首先在北美发起,70 一80年代迅速向世界各地城市流行,90年代里则已几乎遍布全球美国巴尔的摩内港 (Inner Harbour)常常作为滨水区复兴中最早、也是最优秀的例证之一。

      60—70年代, 北美一些重要的城市滨水开发盛行起来,如波士顿、圣路易斯、多伦多等70年代,北 美城市滨水区的复兴即已取得成果欧洲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则是80年代才成为引人 关注的现象,最著名的有伦敦的dockland、利物浦的码头区、马赛的维约港等此外, 澳大利亚、南非、东亚部不乏令人瞩目的滨水区再开发的实例据统计,1965年以来, 各种水体类型的城市滨水再开发,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就有几千个案例其他国家,特别 是亚洲目前正在积极迎头赶上,尤其是在日本和中国,许多滨水区案例都呈现出其他国 家城市难以比拟的规模尺度和复杂性四、 选题目的滨水广场作为公共的广场,必须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且滨水广场作为连接城 市和河流之间的纽带,必须与城市文化气息相契合,让城市和水体融洽的结合在一起, 形成城市独特的意境五、 选题意义1. 本课题旨在讨论滨水景观环境的设计及理论的研究,探讨怎样营建满足人们需要的滨 水景观环境,以期对当今滨水环境的建设起着总结和理论指导作用2•培养对设计资料和信息的获知能力,以及对设计因素的筛选、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3. 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为以后学习和实践积累宝贵经验五、主要参考文献1. 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2. 石宏义.园林设计初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191-230.3. 徐磊•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1-186.4. 郑春风,沈国平.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J].Garden园林,2006,9:20-21.5. 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6. 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7.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 划,2001,(07).8. 刘志尧.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一则实例——伦敦道克兰地区改造复兴工程述评[J].时 代建筑.1999,(3): 77-79.9. 严从生.地域文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410. 梁明,赵小平,王亚娟•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一、 主要研究(设计)内容1.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了解对应某地区的本土地域文化,熟悉滨水广场设计 一般性原则和规律。

      设计出一个符合当地地区质朴人文气息、满足滨水广场功能的较为 实用的设计方案2. 熟悉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能够进行 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3•景观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现出现代感、时代感,满足人们的多项愿望,从而 迎合都市人的审美取向4. 空间资源的合理运用,塑造健康且多元化、人性化的广场景观5. 通过亲水平台的处理,水生植物的种植,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6. 植物的合理配置7. 建筑小品的设计8•照明设计9.用地平衡表二、 主题研究(设计)思想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对应某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通过对 各种景观元素建筑、小品、植物、铺装、材料等的设计,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意图此滨水广场定位于符合老年人运动、休闲,同时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滨水休闲空间,整个广场道路设计符合国家规定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广场遵循着生态化、人性化地域 化设计原则,力求营造优美宁静而又富于人文气息的滨水景观环境,整个广场设计以活 动广场、中心广场文化馆连接成一条主轴线,通过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 将河流和城市空间完美的结合起来此滨水广场设计力求营造优美宁静而又富于人文气息的滨水景观环境,提高市容市 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质量,让居民拥有一个心灵的港湾。

      三、 主题研究(设计)工作方法1•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2•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法等实时记录法等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考 察、实时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并体现在设计中1) 文献查阅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城市文化广场以及滨水景观的文献资料,了解广 场的性质、广场的布局形式、广场绿化树种的选择广场、广场道路的铺装、广场主要景 点的特点及表现手法等2) 现场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以对应 某广场景观现状为依据,调查广场周边建筑及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 特点,确定设计概念3) 分析个案法——在文献查阅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所搜集文献资料以及对鹤鸣 洲广场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四、 主题研究(设计)工作流程1 •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2. 资料收集及分析(相关概念的界定,理论基础的构建,相关研究现状)3. 实地考察和规划(实地调查,景区现状评价,规划构思拟定)4•设计方案5•修改方案,确定方案6•总结归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1.2012年11月上旬: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设计题目,提出设计主题。

      2.2012年11月下旬:经指导教师初步审核后,确定设计题目3.2012年12月: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4.2013年1月:实地考察,拍照分析,收集工业区景观设计的相关资料;初步拟定方案 归纳整理搜集到的资料,收集当地相关植物的知识,以拟定的设计题目进行草图设计5.2013年2月:指导教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指导,初步完成草图设计定稿6.2013年3月:指导教师对草图方案进 步审核,确定方案7.2013年4月:不断修改方案,资料收集,进行平面图、立面图的精确绘制,并用手绘 表达部分节点景观,与导师进行沟通,设计制作系列设计作品8.2013年5月:在完善的施工图基础上着手做效果图,与导师进行沟通,设计制作系列 设计作品并完成最终毕业设计论文定稿9.2013年6月:进行后期完善与排版,制作展板及毕业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系部 毕业 设计 领导 小组 审核 意见系(公章)年 月 日备注:1、题目类型分为: 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其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