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生长方式.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251004
  • 上传时间:2022-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0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生长方式    王丹阳杭州微医集团创始人廖杰远在众人争逐的领域,乌镇的互联网医院自有成长之策互联网大会后的乌镇沉睡在一片安宁中但在西栅正门外的主路上,仍然能看见沿路而插的小红旗,黛瓦粉墙上也到处刷上了“互联网大会”几个大字如今的这里是“智慧城镇试验区”,在第一、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背后,桐乡市政府一直在加紧布局着一场颠覆性的互联网革命元旦过后的乌镇下了场冬雨,景区外车少人稀,传统的农家菜和茶馆里生意清淡,但是,兴许引人注目的是几家不同寻常的招牌,“互联网医院”、“金融咖啡”、“互联网茶馆”……1月7日清晨,浙江省省长李强的考察车来到镇上拜访,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法人”,也是杭州微医集团的CEO廖杰远在2015年就习惯了这样频繁的上级领导来访,一大早就率一干工程师和医生在医院里候着开发难度不低于”去年12月7日,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张,这是迄今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跟先前野火燎原之势的互联网医疗不同,互联网医院是真正将互联网医疗行为实体化、落地化并法人化的创新型医院模式互联网大会前夕,小镇上各路媒体云集,屡屡走进这幢由一个羊绒厂改造的,有着飞檐、山墙的传统样式的四层楼建筑。

      互联网医院是什么,他们都很惊讶、很新鲜,于是我们很快被曝光了微医集团市场部经理张贵民告诉记者为了不出差池,这家互联网公司的高层在医院开张前几夜几乎片刻未寝招牌挂上后,这里吸引来了“网信办”主任鲁炜、“企鹅家”马化腾,马化腾之后感言“系统开发难度不会低于”后来,主席在大会上点名“网上医院”这个新的业态,让微医集团“始料未及”,这么一来,开张仅一个月,市长、副省长、省长都来齐了医院内部并不复杂,每个诊室里安上两三个屏幕以供“远程会诊”,顶楼是个展示中心张贵民解释“这只是个线下的展示实体”,真正的重头是在互联网上最近,乌镇很多人慕名而来看个究竟,虽然这家一级医院也有内科、外科、中医科等门诊,但是医生并没有严格地“坐诊”,他们会时不时过来打开全院的视频,演示如何与各科室间“远程会诊”,以及如何通过计算机查看病人的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但是,这里的屏幕最终的目的是与全国各个医院连通,这个小小的全科医生移动工作站冀望可以在全国各地得到复制,再往前想一步,病人甚至可以在家里安一个电子诊断床垫,打开、电脑、电视机等任何终端,足不出户与医生沟通就在乌镇上的桐乡第三人民医院是离互联网医院最近的一家试水伙伴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爱国时不时过来调试机器,在他面前的三台显示器上,一台是患者电子档案系统,一台连接着桐乡三院的诊室,最后一台显示着心电图波,若是在医院,这种操作司空见惯,但是跨越了医院,与外部相连,甚至把颇为隐私的病者病例带出医院局域网,就显得不同寻常。

      作为多点执业下的一名医生,互联网医院是他的第二执业点,但是,他真正的副业却是在APP上自从装了微医集团的“微医生”后,他开始告诉他的病人,往后复诊开药可以不用来医院了,只要下载一个“乌镇医院”,或者“微医”APP,就可在里面找到他,从缴纳诊费、诊疗到开药都可以此间完成虽然那天没有病人,陈爱国还是穿上白大褂他每周被排到一次班,过来坐一上午其实就代表一个流程,在大医院装一个样机就好对他来说,互联网医院的实质是跟实体医院做case连接,患者数据就可以院外传送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个人微医账号,复诊病人无须再亲临医院,“对医生来说,好处是不会接触一次病人后就‘失访”用上网络医院后,陈爱国的接诊量大增,每天都不忘打开客户端接收新预约的病人,“一方面个人收入提高,再方面也能提升个人品牌”他说,他个人比较喜欢用这个软件但是用户接受有一个过程,所以他业余还教一些老年患者怎样下载现在医药分家这条路提得不多了,可以说是没有走通,但是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转诊越来越重要了,互联网就能做这个信息的匹配桐乡三院作为二级医院能够先与这个新鲜事物做case连接,就承接着“下沉”来的医疗资源蓝海竞逐在互联网医院问世前,网络医院就已经在悄然试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早在一年前上线,成为全国首家单体网络医院,它可以理解为一家大型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的延伸,并与同级别或是低级别的医疗机构的信息互联,主要业务属于“1+N”的模式在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转诊上建立了一条封闭性的内生态通道但它只是一个局域网,是一家医院的行为但我们把全部的医院、医生和患者集聚在我们的平台,让他们按需求自行连接我们就是医疗界的淘宝店微医集团市场部的张贵民说如今,同吃一块蛋糕的还有微博时代就红了的“丁香园”,做了4年咨询的“春雨医生”、8年易患互动平台的“好大夫”等等,但微医集团的成员会告诉你,他们将自己定位成阿里巴巴、滴滴打车似的行业颠覆者关键的关键在于网上诊疗,这意味着将医院才发生的核心诊疗过程外移到移动端,将病例和处方做成移动数据,这在门槛极高、壁垒林立的医疗领域是个极烦琐和周折的过程互联网公司之于医院来说也几乎是“门口的野蛮人”正如鲁炜视察后说:“这是一家没有医生的医院,但通过互联网会成为最大的医院这背后,少不了政府要扶持互联网+落地的行政意志,互联网大会所在的桐乡市要顺势而为,就给了微医集团半年时间创立5年来,从预约挂号到团队医疗,再到诊疗,微医集团一条腿连接更多医院的HIS系统,另一条腿发展了自带分诊人员的6000多组“医生团队”上线,至今,互联网医院所依托的这个平台上有1900多家医院,20万医生,累计服务人次5亿。

      这些数字并不代表什么,像“春雨医生”、“好大夫”这些有着老资历的线上平台,动辄就有20多万医生,但是,微医集团落地了,成为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当国内诸多互联网医疗公司成立十几年来也还是在平台上为号源厮杀时,微医成立5年就弯道超车了虽然做的是关及民生的医疗,但互联网企业野草般速生速灭、扩张、兼并的特点没有改变,微医的CEO廖杰远认为,他不仅仅是做一个互联网公司,而是把整个医疗行业的每个环节都摸遍吃透了,才有今天被桐乡市政府择中落地微医集团的前身挂号网创立于2010年,本来只是家处于萧山某信息园区的创业型企业,一直在媒体端比较低调直到2014年10月,腾讯对其领投1亿美元才开始受人关注,那也是医疗领域最大的一笔,挂号网由此更名微医集团,宣布估值为6亿美元2015年底,互联网医院出炉之际,低调疾行的微医再发起E轮3.94亿美元融资,其背后是高瓴资本、高盛、复星、腾讯、国开金融等公司计划投资3亿美元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投资1.5亿美元在全国与优秀的医疗机构共建五个区域手术中心在萧山国际信息港的办公室里,张贵民带记者参观了400人规模的IT开发团队,对于一个技术难度堪比的平台来说,400人并不算多。

      目前在全国有1200人的微医集团还在扩张,张贵民指着国际信息港还在建的三期工程对记者说:“将来要开的更多新的子公司就搬到那里因为将来,微医集团的目标是渗透医药险全产业链,说得直白点,微医集团的理想模式是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覆盖线下整个看病过程的并列体系简单描述,它就是一个平台、三层结构、五个系统平台就是医患平台,里面每个医生都有“诊室”,从挂号网开始滚了5年才有深厚的开发基础三层机构包括了医生间会诊的视频功能;基层医院和大医院间的垂直转诊系统;连接供药、医保、商保的业务链五个系统是电子处方、医嘱、处方审核、电子病历和结算系统另外,还有一个药事管理中心,所有网上开的电子处方都将流入药事中心做用药指导和质量把控现在的微医集团和1900家医院连通,在医院装了1000多台服务器,如果医院本身并无接入能力,微医还得派人下去每个医院内部使用系统决定了接入方式也有区别,有的医院内部有上百个系统,没有集成在一起,我们得费很大功力,派很多厂商,过去串起来CTO胡红霞这样告诉记者由此他认为,一个类似Uber一样的平台,不是每个互联网商都有能力开发的互联网医疗不等于医疗去年7月,正专注于做“微医”APP的廖杰远自己也没有想到,桐乡市政府会找到自己的公司。

      桐乡这个班子很有眼光,敏锐地看到了大势所趋,互联网医院是经典的互联网和产业结合的案例,如果成功,可带动几百亿产业落地,让全国的医药险都集聚这里廖杰远对记者说‘互联网医疗这个词里,其实互联网和医疗之间是隔着厚厚的玻璃墙的,当你只是一个平台中介,提供的是信息服务,而不是医疗,那你是隔山打牛的当你跨过去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好在我们已不是一个中介,而可以把供需双方诊断、供药、处方在一个系统里解决,这才是互联网给医疗带来的便利完整释放出来他认为,互联网医疗并不是个简单的技术,若不与医疗打通,这个IT平台随时会被取代早年,廖杰远在中关村工作,他是中国语音识别行业的元老之一,也是如今的A股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创始人之一,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智能语音识别发明专利在2010年创建挂号网前,廖杰远曾长期担任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成果转化基地负责人,但他的小侄子的一次被误诊让他思考起转行那时,他一岁的侄子双腿生长有长短,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切除了膝关节滑膜腱鞘,等于宣告了残废,但后来发现是误诊,是结核引起的并发症三个大人打仗一样的抱着小孩在医院里,我做了IT业12年,那七八个月才知道什么是绝望和无助当时作为病患,首次切身体会到了看病难,“一个堵点积蓄到一定程度,一定有爆发的机会”。

      于是,出身互联网的廖杰远开始琢磨着试水医疗2015年12月17日,武警嘉兴医院的医护官兵们到乌镇互联网医院体验智慧医疗在做挂号网之前,试水网上挂号的已经有多家公司,廖杰远就从上海华山医院开始,如业务员般一家家延伸开去自我推销,争取号源当时人家都将信将疑的,就说试一试,先给你5%的号,再让出20%、50%的号,华山医院样板出来后,复旦系下八家三甲都效仿了,后来上海市政府看见了,说应该推行到全上海,于是我们把各地的卫计委拉来看一开始,廖总就像个打杂的,在医院走廊上候着微医集团一名员工这么说既然是乙方,廖杰远深知要竭尽所能沉浸其中,在基层每个业务链上求索症结所在而2010年时各地政府对此口径很严,也随时紧盯着,但大势所趋不可逆,近两年,远程医疗的基层之风开始吹化政策之冰2011年,卫计委对三级医院的评估里,挂号已经是个考核加分项,于是挂号网一时间“被医院追着跑”;2014年底,挂号网的2.0版微医集团开始将医生个体分组集合成几千个专家团队,目的是应付日益迫切的分级诊疗难题,让转诊在团队间无缝对接,不料在去年4月,分级诊疗被写入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每一步,廖杰远觉得都踩在风口浪尖上,是时势造英雄,他不做也会有人做,关键是踩点。

      如今廖杰远每天的日程,集中在接待各地来访的卫计委和大医院,他会跟卫计委领导开玩笑:“今天医疗体系的问题根源在于出身,卫生部官员是大院长出身、大院长是专家出身、大专家是医学院高才生出身,医学是个微观思维,而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是宏观思维这20年来三甲医院的学科建设一直被重视,但没有考虑医疗资源如何有效地均衡配置 如果说早几年,国家医改重点是改变以药养医,促进医药分离;那么这两年,风头又转到分级诊疗上来20年来,三级医院逐渐变成大型社区卫生中心,“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基层医院基本荒废整个医疗体系倾向于三甲医院,大医院和基层间的协作机制缺乏要知道美国80%的首诊是家庭医生,英国90%的首诊是全科医生,从基层到专科医院间的转诊是专业有序的廖杰远思忖着怎样让分级诊疗在互联网上实现,于是想到让不同层级的医生组队上线,做小生态循环型分级诊疗也是种切口线下,微医集团鼓励入驻平台的每个高级别的三甲医院医生都自行发展团队,由于他们有一定名望和号召力,所以能接入更低层次的医生,这样正好契合了分级转诊的初衷再方面,根据云端储存的电子病历,团队医疗恰可促进远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