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版应知应会.docx
12页一、保证电气安全运行基本条件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1. 电气工作人员必需具备以下条件1.1 经医师鉴定,无阻碍工作的病症 〔 体格检查约两年一次 〕 ;1.2 具备必要的电气学问,且按其职责和工作性质,熟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相关安全治理制度,并经考试合格;1.3 从事电气作业人员都必需熟识触电急救方法;1.4 电气工作人员对电气安全治理制度应每年考试一次;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 必需重新温习相关电气安全治理制度,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复原工作;1.4.1 新参与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必需经过安全学问训练后,方可下现场伴同参与工作,但不答应单独工作;1.4.2 对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形和有关安全措施;1.5 任何工作人员发觉有违反电气安全,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应立刻禁止;1.6 在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时,必需按《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选用标准》执行;1.7 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需穿戴好劳动爱护用品;1.8 做好常常性的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发觉问题准时排除;1.9 配电室内具备必要的电气安全用具,并定期检查;1.10 电气设备必需有牢靠的接地 〔 接零〕 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需完好,每年应定期检测;2. 两票三制两票三制是指: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度;2.1 电气安全的组织措施2.1.1 工作票制度;2.1.1.1 第一种工作票: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 2.1.1.2 其次种工作票:带点作业和带电设备外壳的工作; 2.1.2 工作许可制度; 2.1.3 工作监护制度; 2.1.4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2.2 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 2.2.1 停电;2.2.2 验电;2.2.3 装设接地线; 2.2.4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二、电器反常情形判定及应对措施1. 变压器反常情形判定及应对措施设备 不正常现象 缘由 应对措施1. 严峻过负荷使变压器内部发出沉变压器变 压 器 内 部反常声响重的“嗡嗡”声;2. 由于内部接触不良有击穿的地方,发生放电,使变压器内部发出 “吱吱”或“噼啪”的放电声3. 变压器顶端连接螺栓等个别零件松动,变压器铁芯未被夹紧,造成钢硅片振动,发出剧烈噪声1. 削减负荷2. 检查内部并紧固、更换3. 紧固顶端连接螺栓,加紧变压器铁芯4. 电网中接地或短路故障 4. 找出接地或短路点,并修复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5. 接有大型动力设备或能产生谐波电流的设备5. 拆除大型动力设备或能产生谐波电流的设备6. 铁磁谐振 6. 掌握铁磁谐振7. 原边电压过高或不平稳 7. 降低原边电压并进行平稳8. 过电压,绕组或引出线对外壳放电,或铁芯接地线断开8. 查找放电处、断开点并进行修复1. 变压器内部发生严峻的故障 1. 检查故障点并进行修复2. 查找漏油点并修复,并对变压变压器跳闸2. 由于漏油、变压器油位快速下降器加油3. 油中空气分别出来太多太快 3. 查找缘由进行修复4. 爱护装置的二次回路有故障 4. 查找缘由进行修复2. 电动机反常情形判定及应对措施1. 电源没接通,线路断线,熔丝熔断1. 检查线路,接通线路或更换熔丝电动机电动机 不能启动2. 启动设备或其他附属设备 2. 检查这些设备并作相应的处理3. 连接点或电动机的 Y 接点接触不3. 清除锈污,紧固螺栓良4. 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4. 清除电刷和滑环的油污、 赃物,按规定调整弹簧压力、电刷尺寸5. 电压太低5. 检查电动机引出线处, 发觉电压太低时,应查明缘由,或调整电源电压, 或更换截面积大的输电导线电动机电 动机不 能启动6. 外部接线错误 6. 改正接线方法7. 定子绕组断线 7. 应立刻停机,找出断线处8. 转子断线、断条或脱焊 8. 进行处理9. 定、转子槽协作不当 9. 转变绕组节距10. 内部接线错误、引出线某项始末端10. 改正检查接错11. 负载过大或传动系统出故障 11. 检查负载和传动系统12. 四周环境太低,润滑脂变硬甚至冻住 12. 轴承内浇注热机油13. 重新组装、按规定调整电动13. 定、转子之间气隙严峻不匀机的气息电 动机声 音 1. 定、转子线圈有稍微短路 1. 检查线圈找出短路点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不 正常或 震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2. 电动机启动时,启动电流很大,接动 地现象严峻3. 一相突然断路,电动机单相或缺相运行2. 用兆欧表检查线圈是否接地3. 立刻停机找出断路点4. 气隙不均 4. 轴承与轴、大盖的协作太松5. 轴承滚珠定位架损坏或进入沙粒 5. 进行清洗、修理或更换6. 底座或其他部分固定螺丝松动 6. 检查、紧固7. 传动系统、转子不平稳 7. 检查确定缘由,予以排除8. 安装不妥,与负荷不同心或地基不符合规定8. 予以订正电动机过热9. 风扇与风罩或端间掉进赃物 9. 立刻停车清理10. 电动机改极后,槽协作不当 10. 转变线圈跨距1. 负荷过大 1. 削减负荷, 更换大容量电动机2. 测量绕组各相的直流电阻, 查2. 绕组局部短路或接地找短路点,检查是否接地3. 电动机外部接线错误 3. 按正确方法更换接线4. 电源电压波动太大 4. 掌握电动机的负荷5. 线圈匝数错误或某极、相、组接线错误5. 予以解决电动机过热6. 导线截面积小 6. 降低负荷或更换绕组7. 定、转子铁芯严峻错位 7. 校正铁芯位置并设法固定8. 立刻切除电源, 找出断路点并重8. 电动机绕组或接线一相断路电动机电 动 机 轴 承过热9. 电动机绕组受潮严峻,或有灰尘、油污等附着于绕组上10. 环境温度过高11. 通风系统发生故障1. 轴承损坏新接好9. 测量绝缘电阻并进行清扫、 干燥10. 改善通风、冷却条件或更换耐热等级高的电动机11. 检查风扇是否损坏,旋转方向是否正确,通风孔到是否堵塞1. 检查轴承的滚珠或滑动轴承的 轴瓦是否损坏, 如有损坏应修理或更换2. 润滑油太脏或牌号不对 2. 应换油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3. 加润滑脂布满 2/3 油箱, 或加润3. 轴承室内缺油4. 滚动轴承中润滑油脂堵塞, 滑动轴承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滑油至标准油面线4. 清除滚动轴承中过多的油脂, 或加润滑脂布满 2/3 油箱5. 轴承与转轴、大盖协作不当 5. 检查使之协作6. 轴承未在正确位置 6. 检查组装情形并予以订正7. 轴承型号错 7. 更换正确型号的轴承8. 传动带过紧 8. 予以调整3. 沟通接触器反常情形判定及应对措施1、电源电压过低或波动过大 1、调高电源电压吸 不 上 或 吸不足(即触点2、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配线错误及掌握触头接触不良2、增加电源容量,更换线路,修理掌握触头已 闭 合 而 铁3、线圈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不符 3、更换线圈心 尚 未 完 全吸合)4、产品本身受损(如线圈断线或烧毁,机械可动部分被卡住)4、更换线圈,排除卡住故障,修理受损零件5、触头弹簧压力与超程过大 5、接要求调整触头参数1、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1、调整电源电压2、线圈技术参数(如额定电压、频交 流 接率、通电连续率及适用工作制等)与实际使用条件不符2、调换线圈或接触器触器 3、操作频率(沟通)过高 3、挑选其他合适的接触器线 圈 过 热 或烧损4、线圈制造不良或由于机械损耗、 绝缘损坏等 5、使用环境条件特殊: 如空气潮湿, 含有腐蚀性气体或环境温度过高4、更换线圈,排除引起线圈机械损耗的故障5、采纳特殊设计的线圈6、运动部分卡住 6、排除卡住现象7、沟通铁心极面不平或中柱气隙过7、清除极面或调换铁心大触 头 过 热 或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1、调高触头弹簧压力灼伤 2、触头上有油污, 或表面高低不平,有金属颗粒突起2、清理触头表面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3、环境温度过高或使用在密闭的控制箱中 4、操作频率过高, 或工作电流过大, 触头的断开容量不够3、接触器降容使用4、调换容量较大的接触器5、触头的超程太小 5、调整触头超程或更换触头三、电工的职责、日常巡查爱护及留意事项1. 电工的职责1.1 仔细执行电工操作规程和车间安全条例;1.2 完成电气的日常爱护,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1.3 勤巡回、勤检查、勤分析、勤调整,按时填写好各项巡检记录,保证安全生产;1.4 负责本车间所属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爱护、保养工作,保证备用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协作有关单位进行设备检修和验收工作;1.5 负责值班室以及校验室内的环境卫生工作;2. 特殊操作2.1 一般通知有方案的停电时,操作人员应事先合理支配;2.2 如遇电气设备运行不正常时,操作工应准时关注该设备的电压、电流变化情形,有助于电工的修理和事故分析;2.3 突然停电时 , 电工人员应准时到达掌握室内 , 来电后协作操作工启动设备,复原生产;2.4 各配电设备显现故障时 , 电工应准时对该设备进行修理排除故障 , 保证正常生产 .3. 安全留意事项3.1 禁止用湿棉纱擦拭电器设备; 3.2 熟知防火设备的使用方法;3.3 严禁吸烟,决不答应把火种带入岗位; 3.4 严禁用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