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3000字(完整文档).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98637791
  • 上传时间:2024-0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3000字(完整文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3000字(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3000字5篇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3000字篇1关于共同富裕,马克思讲过,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恩格斯讲社会主义公平分配,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形式,都不能偏离共同富裕这一总的趋向; 毛主席在建国之初就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 小平同志特别讲,要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如果仅仅少数人富有,就会落到资本主义,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走到邪路去了,胡锦涛同志也一再强调,一定要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所以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多少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  这组数据的背后隐含了一个国家的十年奇迹: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年均增长10.1%,迈进“中等收入”国家门槛。

        “中国奇迹”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作了精辟阐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3000字篇2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体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贫穷不是社会主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手段与目标的科证统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统一目标,这是实现后两个目标的基础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此三方面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还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所以只有从手段与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上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才能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这一科学概括具有重大的意义,表现在:成果之一天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观念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具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3000字篇3论共同富裕2023.04.1608:00来源:《求是》期号:2023/08作者: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其中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凝聚13亿人民磅礴力量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爬坡”,实现共同富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与制约因素,理性看待并正确把握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此前一切社会制度的根本特征从历史和国际视野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能够摆脱贫困,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都属于贫穷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全新阶段,其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走国强民富道路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在于,它强调的是“共同”尽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走上了富裕道路,但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还是在当今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都十分明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异常激烈,根由就是两极分化,一面是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 另一面是贫困在劳动人民中累积经济周期与危机的爆发,导致工人大量失业,既没有收入来源,又没有社会保障,必然使得劳资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势不两立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特别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劳动者获得一定生存与发展空间,社会由此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有了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开始凸显。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势头,分配不公问题明显,引起部分群众心理和行为失衡,产 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因此,要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共同富裕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共同富裕与经济增长本质上体现的是分配与生产的关系分配公平,可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还是两极分化都不利于经济增长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差距过大,最有消费意愿的广大中低收入者没有能力消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继续鼓励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在继续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勤劳致富合法经营率先走上富裕道路的同时,让更广大的劳动人口以更快的速度脱贫致富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真正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二、清醒地认识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问题 当前,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思想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巨大提高的前提下,一些人从自身状况出发,对全国范围的收入差距问题感受不深,以为收入差距并不大显然,他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到2023年底,我国还有1亿多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年纯收入2300元的最低贫困线以下,还有2000多万城市居民依靠各种救济和低保生活,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一半,比英国和法国人口总和还多,而且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深山区,劳动者文化教育素质相对偏低,脱贫难度大另一些人则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平均富裕,就是同步富裕,看到收入差距,就以为出现了两极分化,甚至认为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了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因此,缩小收入差距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要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可行的办法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共同富裕。

      体制障碍主要表现为市场自身缺陷、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和政府调控不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选择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就是市场缺陷带来的不良后果况且经济体制改革要经历一个过程,其中体制漏洞和缝隙的存在也使收入差距扩大如少数垄断行业过高收入、一些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少数人利用土地市场不规范的漏洞一夜暴富等问题,也造成了大量不合理收入现象特别是二元经济社会政策的存在,比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户籍制度的存在,城乡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享受着不同待遇,直接阻碍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有效调控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开征了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但我们在宏观调控环节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如遗产税、财产税的开征需认真筹划,个税申报还存在着偷漏税的情况等,这些都使得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扩大居民素质障碍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公平分配的标志是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而等量贡献的重要条件就是劳动者的素质基本均衡化或均质化,进一步讲就是全体劳动者都能接受均衡的教育,一方面要教育质量均衡,另一方面要教育时间大体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与其收入虽然不必然是一一对应关系,但大体上成正比例关系要实现富裕,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事实上,由于历史、现实和劳动者个人原因,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很不均衡从接受教育时间来讲,不少人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接受了20多年的正规教育,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只接受了基本的扫盲教育从教育质量来看,有的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的人获得的则是比较差的教育劳动者素质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收入上的差距有时甚至是收入悬殊 三、理性认识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共同富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理性认识与正确把握要理性认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一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在城乡居民包括贫困人口的收入有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差距,而不是一部分人绝对富裕另一部分人绝对贫困的绝对差距二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过大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从量上来说,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要超过0.5,从质上来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会导致社会矛盾异常激化,这些在我国都没有出现。

      三是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一面既要看到我国收入差距中有非法因素和不合理因素,更要看到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的四是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扣除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因素之后,实际的收入差距要小于名义收入差距五是我国社会发展差距要小于收入差距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科技、文化、教育、环境的差距无论从城乡还是区域来看都小于收入差距,也就是说不同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差距并不完全与收入差距成正比联合国人类发展署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不能用收入差距来代替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本质上是发展水平低和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我国的改革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而且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有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逐步推进,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些体制的漏洞和缝隙,产生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而改革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如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等从根本上讲,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发展水平低和不平衡导致的,需要通过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来解决,需要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兼顾效率与公平来解决。

      绝不能因为收入差距扩大了,就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就搞平均分配,或者照抄照搬别国的办法,这是行不通的,也是没有出路的既要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