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贵州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pdf
12页2023-2024学年贵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 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另据史书记载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 明()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C.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2.公元前27年以后,在屋大维的统治下疆域不断扩大到 2 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以地中海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是()A.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3.12世纪,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中,实行一种由执政官或统治委员会掌握权力的共和政治这些城市共和国发展出一整套不同于中世纪王权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文献,阐释了民主思想这表明意大利().发展早期民主政治模式 B.正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C.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迅速 D.传播践行了启蒙思想4.全球通史中提到:“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 些 游 历 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 的 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C.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D.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5.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半球的新世界,属于南半球探寻的是()A.1578年,英国德雷克发现了“合恩角”B.1497年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C.16世纪法国卡蒂埃到达拉不大多岛1).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卡里库特6.16世纪初的德意志,圣经版本有14个之多,在这种局势下,马丁 路德将其译本统一为德语路德版 圣经一经问世便引发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并带来了剧烈的反响在 1534-1570年间,仅维滕堡一地,印数就达到10万册据此推知,马丁 路德 此 举()A.增强了德意志民族凝聚力 B.推动民众确立了对上帝的信仰C 使德国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D.清除了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影响7.托克维尔在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说:“我敢说,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中是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的,而且我敢肯定,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
下列说法最符合作者本意 的 是()A.“平等”比“自由”更重要B.寻 求“平等”,更要捍卫“自由”C.没 有“平等”就没有“自由”D.“自由”与“平等”必须紧密结合8.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美国 德国 英国我要你忠于美国军队!德国征召潜水艇员海报 加入你祖国的军队,上帝保佑国王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9.20世纪以前,人类的近代化历程被称为资本主义化这一格局被打破开始于()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C.“二月革命”的爆发 D.十月革命的胜利10.1921年底,列宁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还退的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这 种“后退”()A.适应了国内战争的战时需要 B.勾画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C.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11.二十 世 纪 70年代,美国学者弗里德曼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应是制定公平市场竞争规则并提供其运转的保障,当良性市场确立起来,自由市场将把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这一观点得到经济界的广泛认同。
这反映当时美国经济界()试卷第2 页,共 6 页A.自由放任主义呼声渐高 B.认可市场的主导作用C.呼吁政府加强经济干预 D.成功转向新自由主义12.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提 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美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派出由教师、医生、护士、农业专家和工程师等组成的志愿者组织一一“和平队”,借以在亚非拉地区笼络人心并控制这些地区肯尼迪政府的这一战略 旨 在()A.消除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B.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C.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推广 D.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13.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为走出困境,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可能有()A.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B.建立福利国家C.加大国家干预力度 D.实行凯恩斯主义1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能表明()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B.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经验,不够成熟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1 5.下面两幅图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二、材料分析题1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美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 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材 料 二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完成了对殖民地的占领香料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己变得不值一提咖啡、巧克力、茶叶和糖作为殖民地的物品,取代了长久以来由香料扮演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角色,成为远洋贸易的主要对象,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新宠从此,人们的口味失去了香料的浓香而变得平和适度,欧洲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饮食口味一-朱基富 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材料三 英格兰在1718世纪的200年间,总人口增长了 110%(从411万增至866万),农业人口所占比例却缩减了近一半到1800年,占总数1/3的人口有能力为另外2/3的人口提供粮食,这就意味着每单位农业劳动力产出至少增长了 3/41750年以前的几十年中,英国的谷物价格水平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甚至还有所下降乔纳森布朗 在 英格兰农业:18701947年农场调查中列举了 18711875年间至18941898年间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小麦51%,羊毛50%,土豆39%,养麦39%,燕麦38%,猪肉33%,牛肉29%,黄油25%,羊肉25%舒 小 啊 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对欧洲饮食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农业的发展特点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时期是我国茶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唐宋茶叶生产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消费提供了新的产品作为备受欢迎的饮品,茶叶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们的相互交往唐宋茶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大大减少了自然经 济 的“地盘”,而且使得围绕着茶叶商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人们的社会交往变得复杂起来,进而逐渐克服了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狭隘性宋政府通过控制茶叶互市贸易,赏赐茶叶给少数民族首领、赏赐茶叶给军队官兵等方法增强军队力量,换取和平由于少数民族嗜好茶茗,茶叶成为民族间交往的媒介之一,成为协调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一摘编自孙洪升 论唐宋时期茶叶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材 料 二19世纪晚期开始,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茶业危机,纷纷走出国门学习先进茶业技术尤其是在参加国际博览会后,国人学习到先进的商业理念,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之后国人逐步加大宣传力度,推选产品参加博览会再到成功在国内举办博览会,在改良茶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1899年,中国茶业教育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开始设立茶务课程。
至20世纪初,专门的茶务学堂也被提上日程1907年成立的中国茶商试卷第4页,共6页会,建立之初就注意宣传中国茶叶,旨在保护在印度茶叶、锡兰茶叶威胁之下的英国市场民国政府也重视茶业改良与茶业科技的进步,在实验过程中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培育出优质品利I,优化了一些名牌茶种;在加工方面,采用机器制茶代替了原来的手工制茶;着重对茶叶的包装进行改良1 9 1 6 年,中国茶业公司在上海建立,在机器引进、改良茶树种植和外销茶业包装以及加大茶叶的商品宣传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一摘编自缪妙 浅析近代茶业改良运动(D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茶叶经济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简 述 1 9 世纪末2 0世纪初中国茶叶改良运动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1 9 .2 0 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 国际联盟第 2 2 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J 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一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材料二作为二战的重要成果,二战后期确立的国际秩序依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由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现实,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使之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发展,并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和平一一徐 蓝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材料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性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外历史纲要(下)1 4 1 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2 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 菊 玲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主题:新兴力量崛起不结盟运动标志 资本主义经济格局“乔的笑”材料三: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试卷第6 页,共 6 页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文明根据材料“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另据史书记载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