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学教学六法引领学生学习创新.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79703800
  • 上传时间:2024-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0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学教学:“六法”引领学生学习创新  英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创新方法,因为思维方法是萌发创造力的内因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  “放”——创新的天地  “放”指开放题,重视开放题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如:“在一个长方体木块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原来比较谁大谁小?”题目既没有告诉学生长方体有多大,又没告诉学生从哪里挖、有无挖透因此题目的条件、解题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发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象、奋力创新,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破”——创新的关键  “破”即突破定势,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它要求学生思维能够灵活变通,不拘一格如: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它的内接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此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计算得出半径的长度,只要知道半径的平方,用等量替代的方法就可以直接求出圆的面积  “直”——创新的闪念  “直”指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型启发、变换角度、类比形式和逆向思维,使学生获得新的闪念,诱发思维灵感例:圆中以圆的半径形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多数学生用习惯的思维方式一味追求半径的具体数值,结果解题却陷入了困境如果从整体出发直观感知,就会发现正方形的面积10正好是圆中半径的平方,据此圆的面积就可以直接得到3.14×10=31.4(平方厘米)  “想”——创新的翅膀  “想”即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个密封的长方形玻璃水缸,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里面装水的高度是2分米现在要把它重新翻放,水深最多是多少分米?”通过让学生充分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又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疑”——创新的动力  “疑”指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质疑创新的机会例:学生在学完了“角的分类”之后,或许会问“185°的角是什么角?”又如学完了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也可能会提出1.25×12-1.25×8可以简便为1.25×(12-8)吗?乘法分配律在除法中也同样适用吗?11÷0.25-10÷0.25会不会等于(11-10)÷0.25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应持赞赏的态度,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质疑、猜测、释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异”——创新的良方  “异”即发散思维、求新求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如:“某修路队修一段路,原计划每天修800米,9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8天就全部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多少米?”按照常规解法为:800×9÷8-800=100(米)有一个学生说:“用800÷8=100(米)计算就可以了他解释说:“9天任务8天完成,提前了1天,原来一天修的800米就必须分在8天内去完成,因此800÷8也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的米数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