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概念.ppt
60页第一讲 知识产权的概念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范围、性质及特征,理解建立知识产权法的意义、基本制度的类别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1、知识产权的定义¡基础定义、官方定义¡知识产权的范围(The scop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概念的若干特征¡术语辨析(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信息产权)Ø(详见后页)§1.1、知识产权的基础定义Ø知识产权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IP,或IPR)是对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属权利,该权利“依法产生依法产生”并受保护,或“依特定程序而产生依特定程序而产生”并受保护部分知识产权除了财产权利之外,还包括人身权利(例如版权等)但世界各国对此认识不一§1.1、知识产权的基础定义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大陆法系注重人身、财产权并重由法国滥觞,而后由德国集其大成英美法系则更侧重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1.1、知识产权的基础定义Ø通常,每一项知识产权就其财产权益来说,都有确定的保护期限Ø但是商业秘密则以合同法和/或反不正当竞争法(简称“竞争法”)予以保护,期限不定,当属例外。
Ø在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被称为是“智慧财产权”§1.2、知识产权的范围Ø狭义的知识产权分为两个类别:Ø一类属于“文学产权”(Literature Property),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Ø另一类则是“工业产权”(Industrial Property),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1.2、知识产权的范围Ø 广义的知识产权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Ø著作权(Copyright)Ø邻接权(Neighboring Rights)Ø商标权(Trade Mark)Ø商号权(Trade Name)Ø商业秘密权(Trade Secret)Ø地理标记权(Geographic Indications,GIs)Ø专利权(Patent)Ø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Layout Design)Ø植物新品种权(Plant Variety)Ø反不正当竞争权(Anti-unfair competition)Ø等各种权利§2、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是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知识产权是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专利商标著作权,土豆白菜和稻糠专利商标著作权,土豆白菜和稻糠[1] 从来集成之电路,正当竞争从来集成之电路,正当竞争“威而刚威而刚”[2]。
原子电子原子电子I P R[3],还有祖传的秘方,还有祖传的秘方[4]!注释:注释:[1] 植物品种保护,分为农业和林业两部分牡丹玫瑰郁金香”或可[2] “威而刚”系指蓝色神奇药丸Viagra的港台译音,又译“伟哥”又用其字面意思[3] “电子”之谓,特指知识产权在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之上的保护,以及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IPR,“知识产权”的英文首字母,可以读成:挨批啊[4] 商业秘密,在TRIPS中表述为“未披露信息”§1.2、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是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知识产权是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专利商标著作权,土豆白菜和稻糠专利商标著作权,土豆白菜和稻糠[1] 从来集成之电路,正当竞争从来集成之电路,正当竞争“威而刚威而刚”[2] 原子电子原子电子I P R[3],还有祖传的秘方,还有祖传的秘方[4]!注释见后页§1.2、知识产权的范围续前续前注释:注释:[1] 植物品种保护,分为农业和林业两部分牡丹玫瑰郁金香”或可[2] “威而刚”系指蓝色神奇药丸Viagra的港台译音,又译“伟哥”又用其字面意思[3] “电子”之谓,特指知识产权在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之上的保护,以及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
IPR,“知识产权”的英文首字母,可以读成:挨批啊[4] 商业秘密,在TRIPS中表述为“未披露信息”§1.3、知识产权的范围:官方定义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1967)的界定)的界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列项目的权利: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艺术家、录音和广播的演出, --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科学发现, --外型设计, --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牌号, --制止不正当竞争, 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1.3、知识产权的范围:官方定义二、世界贸易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界定)的界定: 记载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简称TRIPs,1994)1.版权与邻接权;2. 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披露过的信息的保护。
§1.3、知识产权的范围:官方定义三、中国民法通则(三、中国民法通则(1986)的界定)的界定1.著作权;2.专利权;3.商标专用权;4.发现权;5.其他科技成果权Ø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的补充规定)的补充规定Ø反不正当竞争权(消极权利,主要包括制止市场混淆行为和保护商业秘密)§1.4、知识产权的3个概念特征Ø知识产权是“法定之权”Ø其产生一般须经法律认可Ø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差异性的影响§1.4、知识产权的3个概念特征Ø知识产权是“另类之权”Ø区别于传统所有权,它是基于精神领域的非物质化的财产权;Ø是基于智力成果、经营标记或知识信息所产生的权利§1.4、知识产权的3个概念特征Ø“知识产权”是“变动之权”Ø知识产权概念的变动性表明它已不仅仅等于创造性智力成果权Ø权利来源的多样性:主要发生于智力创造活动和工商经营活动;Ø权利对象的多样性:包括(智力)创造性成果、经营性标记、信誉、其他知识信息,等等§1.5、知识产权还是“无形财产权”?Ø“无形财产权”(Intangible Property)Ø区别于有形财产权(Tangible Property)Ø内涵与“知识产权”差别不大,但外延的包容性大于“知识产权”§1.5、知识产权还是“无形财产权”?Ø法国的学说Ø无形财产权=“经营垄断权”(智力成果权+区别标记权)+ “营业资产权”(商品因素+工具及商业名称+租赁权+招牌+等等。
它们是吸引顾客的综合体,也称“顾客权利”,即以顾客为标的的权利)§1.5、知识产权还是“无形财产权”?Ø美国的学说Ø“由于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财富形态的变化,财产越来越多地变为无形的和非物质的”([美]罗纳德.波斯顿《美国财产法的当前发展趋势》)§1.5、知识产权还是“无形财产权”?Ø商品化权(Merchandising Right)Ø各国的法律实践Ø1976年5月,东京地方法院审结的Sazae头像纠纷案Ø1997年2月,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张乐平“三毛”漫画形象纠纷案ØWIPO《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1996§1.5、知识产权还是“无形财产权”?Ø无形财产权的大致分类1.创造性成果权创造性成果权,包括版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etc2.经营性标记权经营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产地标记权、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etc3.经营性资信权经营性资信权,包括信用权、商誉权、商品化(形象)权,etc§1.6、知识产权还是“信息产权”?¡计算机互联网络狂飙突进、蓬勃发展引发信息革命,数字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新命题Economy based on knowledge (OECD,1995)¡4W:know-what(事实知识); know-why(原理知识); know-how(技能知识); know-who(人力知识)。
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对象均可以认为是“非物质形非物质形态的知识信息态的知识信息”§1.6、知识产权还是“信息产权”?¡信息财产的类型1.作为版权、专利权、商标权所保护的知识信息2.原处于非专有领域(public domain)的公共信息如数据库作品(database work)的法律保护;3.未公开披露而通过保密等措施实现其价值的商业信息例如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1.7、小结¡约定俗成¡变动不居¡影响深远§2、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智力成果(知识)的定义和特征¡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1、智力成果(知识)的定义¡智力成果是指人类创造性精神活动的结晶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通常是“有意为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维的结晶;它是区别于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多发生于“上意识”、“显意识”的领域,有别于下意识、潜意识的精神活动§2.1、智力成果(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以一切形式表现的人类智力劳动的创新成果或产品它是关于一切新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信息、管理、政治、美感、善德等等具体知识的一般抽象形式这种知识是人类智力劳动者的最先进成果,它是以前社会上不曾拥有过的新创造出来的知识。
¡知识的分类按哲学分类,可分为真理知识、美感知识和善德知识按知识的获得途径分类,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按知识的传输性质,分为会意知识(tacit knowledge)和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2.2、知识产品的特点1.非物质性2.人身性3.创造性(非重复性)4.公开性5.财富效应6.公共性(外部性)7. 详见后页§2.2.1、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l精神领域独特的思维结晶,它是无形劳动的成果具有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没有外在的形体,不具有一定的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他人必须借助于客观的物质媒介才能具体感知其存在§2.2.1、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人们对它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控制,而是表现为“认识和利用”知识产品须通过适当的客观形式表达出来客观形式的载体是知识产品的“物化”但是,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载体,不是知识产品本身§2.2.2、知识产品的人身性密切的人身性生产知识产品的智力活动是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2.2.3、知识产品的创造性创造性=知识产品的“非重复性”与“可复制性”¡与物质产品不同,知识产品不能是现有成果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2.2.3、知识产品的创造性¡物质产品每生产一个都需要耗费构成这产品的全部生产要素,因此,这种实物的生产过程必须始终不断、循环往复地经过各种生产程序来重复生产每一件同样的实物产品。
§2.2.3、知识产品的创造性¡知识产品的简单重复再生产是没有意义的重复知识可以通过更简单而便宜的复制过程来获得因为知识生产只需要一次性地研究、创作或开发,就可以生产出可供复制的“母本”,规模更大,外部效率更高知识的复制过程比创造过程容易得多,又便宜又稳定¡创造性程度的要求具体而异,各不相同§2.2.4、知识产品的公开性n必须向社会公示、公布,使公众知悉n作者创造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之公开传播,并在传播中得以行使权利,取得利益n公开性是知识产品所有人取得相应独占权利的前提,但是有形财产的所有人一般没有将其财产公开的义务n“向全社会的公开”与“向部分社会成员的公开”§2.2.5、知识产品的公共性某一物质产品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只能由某一个人或社会组织来实际占有或使用,所有人能够有效地管领自己的有形财产,以排除他人的不法侵害它具有“排他的对世效应”知识产品具有“不可独占”的特性,它可以为若干主体同时占有,被他们共同使用§2.2.5、知识产品的公共性知识产品作为公共商品,具有“可共消费性”每个人对知识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任何第三人对该相同产品的消费的任何减损一个母本知识可以复制无数次、无数份,并被无数消费者同时或连续地共同消费,而对该知识本身不造成任何耗损。
§2.2.5、知识产品的公共性知识产品一旦传播,就可能被第三人“顺风搭车”,通过非法途径而(同时)占有§2.2.5、知识产品的公共性经济学意义的“(正)外部性”,即指知识产品作为私人的创造,却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额外的效益造成知识产品更容易被模仿和侵权的局面经济学上,这种现象称之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知识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被扭曲,导致私人减少投资,从而减少社会的知识存量这就要求政府立法和司法保护知识产权来干预市场,以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它也是引起市场上侵权与反侵权斗争的直接原因§2.2.6、知识产品的财富效应财富效应知识产品向社会公开后,通过特定的交换机制,可以创造财富,或换取财富§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品的Jungle law?创造的艰辛;传播的便捷;受众缺乏忠诚;传播过程的失控;弱者博弈悖论:创作者转换身份,想成为“顺风搭车者”;创造源泉枯竭,社会进步受阻§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社会正义来矫正jungle law保护弱者鼓励创新建立市场制度建设:“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Needham Problem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Needham, 1964)为什么中国在许多方面领先欧洲一千四百年,却没有发展出先进的近代科学?(刘钝,2002)¡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 ¡为什么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马克斯韦伯疑问马克斯韦伯疑问”¡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曾经孕育过资本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曾经孕育过资本主义胚胎的中国?主义胚胎的中国?§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历史解释: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历史解释:一是一是“高水平均衡陷阱高水平均衡陷阱”之说,把后期中国科技发明及经济增长停滞之说,把后期中国科技发明及经济增长停滞归咎于人地比例失调,生活只能维持在生存水平,人均剩余减少,归咎于人地比例失调,生活只能维持在生存水平,人均剩余减少, 一方面降低对节约劳动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积累不出足够的剩余一方面降低对节约劳动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积累不出足够的剩余来推动工业化。
来推动工业化二是由林毅夫教授提出的二是由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之说,既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前现之说,既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前现代社会会出现远远领先于其他文明,又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现代社代社会会出现远远领先于其他文明,又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现代社会反而落后于西方文明总结起来,对于中国经济的兴衰历史,我会反而落后于西方文明总结起来,对于中国经济的兴衰历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人口,二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人口,二 是技术,三是制度是技术,三是制度 §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1、人口 农业经济具有投入递减的规律性现象,农业经济具有投入递减的规律性现象, 而且而且农业经济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经济模式,随着农业经济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经济模式,随着人口的增加不仅不能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人口的增加不仅不能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反而降低农业经济的效率,必然带来以农业反而降低农业经济的效率,必然带来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经济为主要 经济形式的经济的停滞和衰退经济形式的经济的停滞和衰退§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2、技术 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每一次技术的变革和进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每一次技术的变革和进步都能带来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古步都能带来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古代中国不管在农业技术是非常领先于西方世代中国不管在农业技术是非常领先于西方世界的,但技术的优势并不能改变农业经济的界的,但技术的优势并不能改变农业经济的经济规律性的现象技术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规律性的现象技术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近现代中国的落后是工近现代中国的落后是工业经济的落后,本质上是工业技术的落后业经济的落后,本质上是工业技术的落后§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3、制度 现代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现代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不是技术或者其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不是技术或者其他,制度影响经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决定了制度影响经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决定了效率,也就是决定了技术的经济效率古代中国在效率,也就是决定了技术的经济效率古代中国在制度上是优于西方世界的,当中国的封建社会高度制度上是优于西方世界的,当中国的封建社会高度发达时,西方世界仍旧处于黑暗的宗教统治,而且发达时,西方世界仍旧处于黑暗的宗教统治,而且中国的封建制度比西方世界庄园制度更有利于社会中国的封建制度比西方世界庄园制度更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社会,主要是中和经济发展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社会,主要是中国错过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机会,更重要的是缺国错过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机会,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乏足够的制度保障 §2.3、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历史的经验:国际交流的需要英国专利制度带来的启示¡1331,Edward III授予John Kempe缝纫染织专利¡1623年颁布《垄断法令》(The Statute of Monopolies),取消封建特权,确立专利制度¡为工业革命奠定制度保障基础法国保护世界公民创作自由的后果¡1852年宣布超国界保护世界公民的创作自由,奠定其在全球的文化中心地位商标制度对于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2.4、小结¡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推动了产业革命,并将继续推动新的产业革命¡国际交流推动了国内立法,反映了知识产权国际化的取向¡法律传统和制度变迁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从区分到融和§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知识产权是私权(知识产权是私权(private right))”知识财产私有属性知识财产私有属性归类于民事权利范畴归类于民事权利范畴知识产权的产生、行使和保护,适用于民法的基知识产权的产生、行使和保护,适用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民事特别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民事特别法§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专有性专有性独占、排他的垄断权。
¡地域性地域性在特定地区依特定之法或程序产生,也只在该地区生效¡期限性期限性每一项具体的知识产权,其财产权利总有固定的保护期限§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权利客体的普遍存在性(权利客体的普遍存在性(ubiquitous nature))相同的智力成果可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法律权利“外在于”作为其载体的特定实物客体¡公共政策承载的对象公共政策承载的对象公共利益和福利的载体,参见TRIPs第8条之I*¡TRIPs art. 8(1)TRIPs art. 8(1)成员可在其国内法律及条例的制定或修订中,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成员可在其国内法律及条例的制定或修订中,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与发展,以增加对其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至关紧要之领域中的公益,只要该措施与本协议康与发展,以增加对其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至关紧要之领域中的公益,只要该措施与本协议的规定一致的规定一致 §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法律保护的限制性法律保护的限制性客体范围限制客体范围限制主体权利限制主体权利限制§4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世界各国的立法体例1.编入民法典1.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列入“劳动编”,包含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等。
2.1994年俄罗斯民法典:列入“著作权和发明权”,另以特别法形式颁布专利法和商业标记法3.1995年越南民法典:列入“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权”,包含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记权以及技术转让同时废止了相关的单行法2.单行立法1.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单行立法的体例英美法系中以专门法律制度的形式出现;大陆法系中则是民事基本法之下的民事特别法3.编纂专门法典1.1992年的法国知识产权法典将知识产权的各种单行立法进行整合、编修,其权利体系包括文学和艺术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数据库作者权等),以及工业产权(如外型设计权、发明专利权、技术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商标权,其他标记权,等)§4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1.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体例1.单行立法体例2.知识产权法典化的争论2.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1.著作权制度2.专利制度3.商标制度4.反不正当竞争制度5.知识产权新领域的法律规制1.植物新品种保护2.域名保护3.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5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目标¡根本宗旨:社会正义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保护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知识产品的广泛传播§5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目标¡两个基本价值目标:私权神圣+利益平衡1.私权神圣1.以私权领域为依归,属于民事权利范畴;2.以权利制度为体系,涵盖权利取得、权利变动、权利管理、权利救济等程序;3.以权利中心为本位,权利决定义务,而不是相反。
2.利益平衡1.本权与他权1.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利2.财产利益的合理分享2.私益与公益1.公共利益目标对于私权私益的影响2.协调平衡§5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目标¡利益平衡原则的具体指向1.个体的绝对性权利与公众的再创造自由2.垄断权利与宪法自由1.知识产权落实、保障了创造者的宪法自由2.对于垄断权的必要限制也保障了他人为公共利益的宪法(表达)自由3.个人权利与公共教育政策4.独占权利与社会经济发展1.个体权利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对立统一5.独占垄断权与贸易自由1.防止滥用权利,影响知识产品的流通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