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图片符号的选择与运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8090969
  • 上传时间:2022-1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闻图片符号的选择与运用  ——以武汉五报“哀悼日”报道为例  ●  吴  丹  《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报”)和《楚天金报》(以下简称“《金》报”)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两个强势品牌媒体,两者均是省级市民都市报,前者以“责任媒体,百姓关怀”为办报理念,后者以“好信息是金,好服务是金,好情感是金,好报纸是金”为办报理念《武汉晨报》(以下简称“《晨》报”)和《武汉晚报》(以下简称“《晚》报”)均隶属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前者是该集团旗下新锐,是武汉地区最重要的平面媒体之一,后者则拥有百年的办报历史,在武汉市民中影响深远《长江商报》(以下简称“《商》报”)是湖北省长江出版集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都市类日报,受众是城市主流人群,是武汉报业的“后起之秀”这五家报纸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报业或出版集团、拥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和拥有不同程度的严肃性  本文分别选取这五家报纸在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哀悼日”三天的报纸,旨在通过对它们在图片选择与运用上的比较,以阐释图片符号在灾难性事件中的表现特征(共性与特性)、传播效果(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其各自不足提出建议    报样分析  本文分别选取这五家报纸在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哀悼日”三天的报纸,并将其作为对比研究对象。

        (一)《楚天都市报》  《楚》报在“哀悼日”三天的报道中共用图片274幅,其中人物图69幅,多反映空中抢修员、护士、明星等不同社会群体的救灾行为;场景事件图150幅,特写42幅,主要聚焦国家领导及各行业人士的集体哀悼现场;此外,地理地势图5幅,记者照8幅见图1)  (二)《楚天金报》  《金》报在“哀悼日”三天的报道中共用图片176幅,其中人物图43幅,主要是胡主席、武警战士和赈灾明星;此外,场景事件图92幅,特写33幅,地理地势图6幅,如四川重灾县分布图见图2)  (三)《武汉晨报》  《晨》报在“哀悼日”三天的报道中共用图片116幅,其中人物图24幅,主要是国家领导人和演艺明星;场景事件图59幅,特写26幅,包括老人、孩童、烛光;此外,地理地势图3幅,记者照3幅见图3)  (四)《武汉晚报》  《晚》报在“哀悼日”三天的报道中共用图片189幅,其中人物图54幅,如各种职业身份者集体哀思(酒店员工、电影院员工、武警、小朋友、领导人、大学生、司机);场景事件图76幅,包括中央领导集体默哀、温总理看望灾情等;此外,特写56幅;记者照3幅见图4)  (五)《长江商报》  《商》报在“哀悼日”三天的报道中共用图片136幅,其中人物图27幅,如第一个在地震中的新生儿、捐款乞丐;场景事件图72幅,包括上课、抢险、默哀等;特写35幅,如人字队站成“5·12”图形和哭泣的表情;地理地势图2幅。

      见图5)  五家报纸选用图片符号的表现特征  按皮尔斯对符号的分类,照片属于符号分类系统中的肖像符号肖像符号是一种与指涉对象有某些相似性的符号它以其与对象相关或分享的某种特征、品质,而看起来、听起来像它所指涉的对象图片新闻所具有的肖像符号的特性使得它在传播信息时更具有直观、真实的特点,同时也使符号和对象之间的阐释过程更加贴近事实本身,读者在符号阐释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新闻报道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新闻图片而言,照片记录新闻瞬间,同时从一系列的照片选材投射出人们对社会的关注点,体现当下社会文化的特点①  这五家报纸在“哀悼日”的报道中,各自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与运用上有其表现特征,而这种特征主要通过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来体现  先看一组关于五报的对比数据  从图6中的数据显示:图片总数由多到少依次是楚报、晚报、金报、商报和晨报,其中,晚报没有地理地势图,而商报没有本报记者照  (一)共性  1.图片类别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图片在媒体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这种非语言符号以其符号的特殊优势在新闻事件传播中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报纸在图片选择中有很多种,如照片、图示、漫画等,通常情况下,在图片的选择上,报纸把照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

      ②从图1至图5,我们可清晰地看到这五家报纸选取的图片类型基本一致,如人物图、事件场景图、特写是五家报纸都有的  2.图片数量   从图7可知,《楚》报在这三天的报道中分别用图片100、101和73幅;《金》报用图片49、48和79幅;《晨》报用图片38、58和20幅;《晚》报用图片40、77和72幅;《商》报用图片50、48和38幅虽然这五家报纸所用图片数目不等,但图片总体基数都较大,且图片报道远远超过文字报道可见,这五家报纸都非常重视新闻图片直观、真实的传播优势  (二)个性  1.头版图片的选用  图片作为非语言符号系统,其位置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报纸的注意力作为报纸头版图片,应以其形象并醒目的表达方式来承担起整份报纸的基本格调和报道责任  从图8可知:《楚》报19日的头版是背景刷黑的以“5·12”镶嵌蜡烛的图片从皮尔斯角度讲,该头版是图片符号、标识符号和象征符号的统一体如“烛火”像人们为逝魂而闪烁的泪珠,又像“多难兴邦”的信念给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20日的头版是天安门前半降的国旗,色调是黑白红,其中红色国旗格外惹眼它不仅是对逝者的默哀和祈福,象征苦难压不垮中国人,还表达了举国人民团结一心并紧密围绕党中央领导的决心。

      21日的头版是失去家园的村民背负家当、手拿结婚照离开故乡的场景图,它使“亲情”在灾难中显得弥足珍贵  从图9可知:《金》报19日的头版是武警官兵救援幸存者的场景图,体现武警官兵在“汶川地震”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20日的头版是由三幅图片组成的,分别是国家领导人集体哀悼、天安门前半降的国旗和搜救人员集体默哀;21日的头版是由若干蜡烛拼成的“5·12”场景图,背景刷黑,显得肃穆而庄重  从图10可知:《晨》报19日的头版是全黑背景,正下方有两幅震后汶川一片惨状的鸟瞰缩略图;20日的头版是做成“海报式”的众人聚集在天安门半降的国旗前默哀的场景图;21日的头版是黑白叠加彩色的效果图,主角是一个新生的婴儿,让人联想到新生命的珍贵和已逝生命的脆弱   从图11可知:《晚》报19日的头版是废墟里发现布娃娃的场景图,其中玩具是彩色,背景是灰白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布娃娃”这个视觉中心20日的头版是由三幅图片组成,分别是国家领导人集体默哀、天安门前半降的国旗和国民悲愤的场面;21日的头版是搜救人员救出被废墟围困的幸存者  从图12可知:《商》报对开大报版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在头版都采用了“海报式”封面,而且三天的头版图片均聚焦于人的“拳头”。

        19日的头版是“废墟里孩子紧握铅笔的的拳头”的图片;20日的头版是“天安门广场上市民握拳呐喊”的图片拳头象征“团结”和“向上的力量”,它传达着全民众志成城、一致抗灾的寓意21日的头版是小学生们高呼“汶川加油”的现场图他们不仅手举“汶川的同学们,我们的心在一起”的纸条,还手握小国旗整齐站成队列,这些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悲愤和坚强,展现年轻一代团结一心  2.图片专版的整合  从符号学分类的角度看,照片作为肖像符号的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对内容的表达有重要影响罗兰·巴特认为符号有两层含义,即明示义和隐含义其良好运用,往往能达到一般文本难以达到的传播效果比如在照片的设置上,被放置在照片中心位置的,往往是新闻事件的中心人物,此外从照片拍摄的角度说,对焦和仰角也暗含着对人物身份的说明这些都体现了符号表达意义的双重性③  《楚》报在“哀悼日”的报道中均设置了固定的“镜头”版19日“镜头”占三个版,主题分别是“满目疮痍处 见证大搜救”、“都江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和“徒步九小时,挺进映秀镇”20日“镜头”占四个版面,共三个主题,分别是“亲爱的孩子,让我们为你擦干泪珠”、“挺进南坝镇”和“重生”21日“镜头”占四个版面,共三个主题,分别是“放下伤痛,开始新生活”、“齐心合力中华一家人”和“他们,带着湖北人的爱战斗”。

        《金》报、《晨》报和《晚》报在“哀悼日”三天的报纸中没设置固定的图片专版《金》报在19日只有两版的“震撼瞬间”,21日分别有两版的“震撼瞬间”和“废墟影像”《晨》报在19日只有两版的“150小时永恒瞬间”;20日只有一个版的“180小时永恒瞬间”,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增设了“献给汶川地震中的母亲——真的爱你”之至伟、至真、至尚和至美《晚》报在20日只有四个版的“震区七日”(悲情、力量、孩子和哀思);21日只有四个版的“震区镜头”  《商》报在“哀悼日”的报道中也设置了固定的“影像”版,与《楚》报一样专门整合地震图片,以给读者强烈的视觉震撼19日的“影像”占四个版面,主题分别是“逝者已去、胜者坚强”和“大爱无言”;20日的“影像”占两个版面,主题是“2008.5.19  14:28 这一刻,举国同哀”21日的“影像”占一个版,主题是“震后新生”  五家报纸图片符号选用的传播效果   (一)可取之处  1.大量运用新闻图片,以弥补文字表达局限,将新闻内涵视觉化和直观化  新闻图片是以视觉语言表达的一种情绪和判断,它还表达报纸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在“哀悼日”中,三家报纸通过对图片形象和色彩有力而内敛的控制,形成了极强的版面视觉张力,尽情表达了“哀悼”、“坚强”、“希望”等这场灾难特有的新闻价值。

      ④  2.对新闻图片及所属版面的色彩选择独具匠心  “哀悼日”期间,这三家报纸头版采用了黑、白、灰这些带有哀悼意味的典型色,间或调和一点红色与黄色,在特定时期使这些颜色表现出特殊的表现力,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情感比如:“黑色的包容力在所有颜色里面最大,它掩藏着一切希望与激情的宁静,同时也代表极端的死亡,对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⑤《长江商报》在19日的报纸头版就将整个版面及报头刷黑,给人一种情绪凝重的视觉效果;“白色是一种纯洁的色彩,它代表着生命的安息与归返,也有很强的表现力⑥黑白相比,黑太压抑而白可以给人空间感,因此三家报纸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白色,有单独使用,也有与黑或灰一起使用的,为的就是给读者营造一种可以使情感得以宣泄和释放的空间感;“红色是一种团结的色彩,承载着凝聚的力量,有民族象征意义,同时,它还象征着希望、励志与奋进⑦比如《楚天都市报》在20日的报纸头版选用了天安门前半降的五星红旗图片,同时运用了红、黑、灰三色,这红色在其中就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彰显着中华民族对生命最真实热烈的向往,也凝聚了整个中华民族战胜天灾的团结和决心  3.将新闻图片置于与文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合了“读图时代”到来的现实需要  “读图时代”是指都市类报纸增加新闻图片的比重,由以文字报道为主转为以图片报道为主,采用图片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更主要是将图片作为“卖点”来吸引读者的传媒时代。

      ⑧这三家报纸都很重视新闻图片,并把其与文字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因此不仅能较准确地把握受众的图片阅读心理,满足读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而且还能将图片传播“适销对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二)各自不足  全国各大报纸都竭力摆脱报纸“同质化”的威胁,武汉地区的五家主流报纸也不例外,它们都力图从报道角度、深度和高度上凸显自身的特别之处,但同时也显现出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1.《楚》报选用的图片虽然在三家报纸中数量最多,专题图片版面数也最多,但图片整合并不算好,不仅图片与图片间的组合没有集中体现一个主题,而且图片符号的意义表达琐碎而分散就新闻图片的原创性,《楚》报做得最好,因为它专门有特约摄影记者去捕捉新闻现场,以充实自己报纸的原创新闻内容  2.《金》报不足有三:第一,它不仅没有设置固定的图片专版,而且在仅有的“震撼瞬间”或“废墟影像”中选用了一些代表性不强、新闻价值不高的图片,此外,其集纳的主题或标题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