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工安全导论——第一章安全总论讲述.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最****
  • 文档编号:116022537
  • 上传时间:2019-11-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0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化工过程安化工过程安 全导论(全导论(20162016)) 谭朝阳谭朝阳 2016.03 第一章 安全总论 事故事故 危险源危险源 三 一 二 事故三角形事故三角形 四 五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 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 1.1 事故(Accident) (1)伤伤亡事故(Injury): 个人或集体在行动过程中接触 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生理 机能部分或全部的丧失 (2)一般事故(Incident):是指人身没有受到伤害或受伤 轻微,停工短暂或不影响人的生理机能障碍的事故另一种 是对人身而言的未遂事故,也称为无伤害事故 1.2 事故三角形(海因里希法则则) 美国的海因里希(W.H.Heinrich)早在20世纪纪30年代 就研究了事故发发生频频率和事故后果严严重度之间间的关系 1 29 300 严重伤害 轻微伤害 无伤害 1.2 事故三角形(海因里希法则则) 该该法则则提醒人们们: Ø 在遭受严重伤害之前,可能已经经历 了数百次没有带来 严重伤害的事故 Ø 在无伤害或轻微伤害的背后,隐藏着与造成严重伤害相同 的原因因素 Ø 在事故预防中,避免严重伤害应该在发生轻微伤害或无 伤害事故时就分析其发生原因,而不是在发生了严重伤害之后 才追究其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1.3、危险险源 (Hazard) 定义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务损 失事故的,潜在不安 全因素。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 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类危险险源:在生产现场 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 能量的能量载体例如:抛出物体、运动车辆 、烟气、蒸 汽、有毒有害物质、带电体) 第二类类危险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 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1.3 危险险源 (Hazard) 第二类类危险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 ,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分为为人、物、环环境三个方面 的问题问题 : Ø 人的失误:工人超载起吊重物,发生重物坠落伤人事故 Ø 物的故障:电线绝缘损 坏发生漏电 Ø 环境因素:潮湿环境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容器强度 1.3 危险险源 (Hazard) 危险险源与事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 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 就谈不上能量的意外释放)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没有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的破坏,也不会导致能量 的意外释放) 1.4 危险险源控制 危险险源控制 组组 织织 (加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开 展系统安全工作) 技 术术 (防治事故发生、避免减少事故损失的 各项安全技术) (一)消除危险险源 1.用液压代替气压,避免压力容器,压气管路破裂造成冲击波 2.用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性材料,防治火灾 3.消除物品的尖角、毛刺或破裂表面,防治擦伤皮肤 1.4 危险险源控制 (二) 限制能量或者减少危险险物质质量 1.减少能量或者减少危险险物质质的数量 (采用低电压系统,防止触电,限制可燃气体浓度,不使其到 达爆炸极限) 2.防治能量蓄积积,避免能量意外突然释释放 (利用金属喷层防止静电蓄积) 3. 安全地释释放能量 (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爆破片电力系统设置保护接地) 4. 把相互混合后可能发发生燃烧烧、爆炸的物质质分开储储存 (二)限制能量或者减少危险险物质质量 5.局限、约约束能量,防止其意外释释放 (带电体外部加上绝缘物,对放射设备安装防护屏) 6.防止人员员接触危险险源 (利用防护屏、防护罩将高温或旋转设备 屏蔽起来) 7.采用连锁连锁 方式确保隔离措施发挥发挥 作用 (三)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损失的安全技术术 隔离、个体防护护、薄弱环节环节 、避难难与援救 1.隔离 远远离:例如危险性高的化工企业远离市区 封闭闭:例如防火密闭可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蔓延 缓缓冲:安全帽可以吸收冲击能量 (三)避免或减少事故损损失的安全技术术 2.个体防护护 3.薄弱环节环节 4.避难难与救援 1)锅炉上的易熔塞 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的泄压 窗 3)电路中的熔断器 1)采取隔离措施保护人员 2)使人员能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3)如果危险区域人员无法逃脱, 应能得到救援人员搭救 1.5 事故致因理论论 一、事故频发倾频发倾 向理论论 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连锁论 三、能量转转移论论 四、轨轨迹交叉理论论 (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连锁 理论论 1)因果继继承原则则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间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态 技术术原因 教育原因 身体原因 精神原因 管理原因 社会及历历史原因 2)起因物和施害物 起因物:造成事故起源的机械,装置,天然或人工物件 施害物:直接造成事故而加害于人的物质 案例:焊接作业中有火花飞溅,引燃了聚氨酯橡胶,燃烧 产物使人一氧化碳中毒;火花飞溅到清漆汽油上又引起火灾,烧 伤了工人;同时火灾又引起汽油桶爆炸,又造成了桶片飞出砸 伤人员 (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连锁 理论论 (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连锁 理论论 事故因果连锁论连锁论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 连锁论 ,该理论认为伤 害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 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发生在某个瞬间,却是一系列互 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连锁 理论论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故预防的工作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 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 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连锁 理论论 (二)能量转转移理论论 1961年吉布森(Gibson),1966年哈登(Haddon)提出事故 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他们认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 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并转移于人体 麦克法兰特(McFaland)提出:所有伤害事故(或损坏事 故)都是因为: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 形式 的过量能量;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收到干扰 (窒息、淹溺) 从能量意外释释放论论出发发:预预防伤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 险险物质质的意外释释放,防止人体与过过量的能量或危险险物质质接触 (二)能量转转移理论论 (二)能量转转移理论论 1.限制能量 2.用安全的能源取代危险险性大的能源 3.防止能量蓄积积 4.控制能量释释放 5.延缓缓能量释释放 6.开辟能量释释放的渠道 7.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间设 置屏障 8.在人与物之间设间设 置屏障 9.改善效果防止损损失扩扩大 10.提高防护标护标 准 11.修复或恢复 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