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调查-以贵州省为例.docx
18页精准扶贫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调查以贵州省为例 摘 要:文章以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00余个村庄1000余户农户为对象通过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对比发现,非贫困户的文化素质普遍高于贫困户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收入,非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农户都认可影响收入的首要因素是没有文化和技能教育、医疗是农户的重要支出农户获得财政补贴有限,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农户认为贫困原因主要是教育、医疗负担重、农业收入低、务工机会少农户对政府扶贫项目满意度普遍不高农户家庭负债严重,普遍反映贷款困难农户对农村低保和新农保的满意度不高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低,不利于其就业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比例非常低教育、医疗、养老是当前农户普遍最关心问题精准扶贫要根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生活现状,农户关心问题及时调整扶贫战略,从过去产业扶贫为主走向综合精准大扶贫道路,才能保障精准脱贫关键词:精准扶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调查;F320.3:A:1002-3240( 2016 )12-0064-07一、引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湘西考察首次提出“精准化扶贫”概念,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明确提出六个精准概念俄国2012年明确划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主战场精准扶贫战略下必须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生活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作者于2014年7月-9月,带领贵州财经大学80余名同学利用暑假社会调查时间,对贵州省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00余个村庄开展问卷调查,参照国家2013年贫困标准,本次调查根据家庭收入选项上限家庭人口数≤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确定为贫困户,本次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发放农户调查问卷10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32份,其中贫困户443户,占全部调查农户数的47.53%,非贫困户489户,占比52.47%被调查的贫困户中少数民族占比31.83%,非贫困户中少数民族占比28.22%黄承伟、覃志敏提出精准化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我国扶贫治理体系围绕片区精准和个体精准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以体”的扶贫战略格局1]汪三贵、郭子豪对中国精准扶贫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我国精准扶贫困难是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方面[3葛志军、邢成举基于认为精准扶贫面临很多困境,主要原因是农民的社会流动性、自利性和信息的缺乏。
凹杨颖对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成效进行分析,提出“三化”同步是贵州特困地区的扶贫路径杨龙、汪三贵等根据四省农户调查面板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户的波动性风险和脆弱性进行分解李聪对西部贫困山区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李君、陈长瑶分析区域环境对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冯黎等通过农户调查分析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疾病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针对集中连片地区如何开展精准扶贫的农户调查目前空缺,通过全面的农户调查,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比较分析,可以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化精准扶贫提供更好地依据二、农户相关调查数据(一)文化素质情况被调查的贫困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学历最多占比38.6%,小学以下学历占比26.41%,初中学历占比23.02%位居第三位接受过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重非常低约19%非贫困户学历最多是初中学历占比约有41.92%,然后是小学学历占比28.43%,排第三位的高中或中专学历约有14.93%对比发现,非贫困户的学历普遍高于贫困户农民文盲半文盲的比重还是较高,接受中专即以上教育的比例很低教育程度程度越高,贫困概率越低二)家庭收支情况1.家庭年总收入情况收入是衡量贫困的重要标准由于农户收入来源多,不确定因素多,本次调查家庭总收入可能不够精确,只能反映部分情况。
贫困农户家庭年总收入最多是在4601-7000元这组约占26.19%,然后是2300元以下这组约占25.51%,其次是收入在2301-4600元这组约占20.09%非贫困户收入最多的11501-16000元这组约占30.47%,然后是20001-50000元这组约占18%,其次是16001-20000元这组约占17.59%对比发现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收入差距大2.收入的主要来源贫困户家庭收入最大的来源是农业、养殖业收入占比48.98%,第二位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比33.41%非贫困户家庭收入最大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比50.72%,然后才是农业、养殖业收入占比21.27%,且务工收入是传统农业收入一倍多当前农户主要收入集中于农业和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贵州农户的经商收入比重很低贫困户收入来源除了农业收入高于非贫困户外,其他收入都低于非贫困户收入来源单一,更多依靠传统农业收入,农业收入有限,成为贫困的重要因素3.农户认为影响增收的因素调查采用多选方式,影响增收因素不论是贫困户或非贫困户得票最多的文化水平低或没有专业技能;然后是农产品价格低;第三位的影响因素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出现分歧,贫困户认为是人均耕地少,而非贫困户则认为是外出务工机会少和农产品销售难。
由于贫困农户更多收入来源是农业收入所以人均耕地少成为其影响增收重要因素非贫困户收入来源更多依靠外出务工收入所以更看重外出务工机会排第四位都是农产品销售难4.家庭年总支出情况支出比收入更能反映农户的实际生活状况,贫困农户的家庭年支出最多集中在4601-7000元这档占比约23.02%,然后是2301-4600元这档占比约为19.41%其次是2300元占比约14.67%贫困户有少部分支出水平很高,收支不平衡问题突出,支出在7001-9200元这档有约有14%,支出在16001-20000元约有9%非贫困户支出最多集中在20000元以上占比21.68%,然后是11501-16000元这- 20000元这档占比19.43%,其次是16001--20000元这档占比约为16.56%贫困农户收入、支出排序基本相同非贫困农户收入主要集中在11501-16000元这档,支出水平最多却是20000元以上,支出水平高于收入水平农户收支不平衡问题值得关注5.支出的用途情况调查采用多选方式让农户选择占比最大前几项家庭支出情况,贫困农户支出排列依此为:日常生活开支、子女教育支出、医疗看病支出、人情送礼支出、种地支出、其他支出。
非贫困农户选择支出顺序依此为:日常生活开支、子女教育支出、人情送礼开支、医疗看病支出、种地支出和其他支出可以看出除了必需的日常支出外,教育、医疗是当前农户生活重要负担,人情送礼加重农户的生活负担三)农户拥有耕地、对户籍态度耕地面积直接影响农户的农业收入,调查发现贫困户人家耕地在0.5-1亩最多占比31.83%,然后是人均耕地在4亩以上占比20.77%,第三位的人均耕地在1-2亩占比约20.54%非贫困户中人均耕地最多是2-4亩占比24.74%,然后是4亩地以上占比23.72%,第三位1-2亩地占比21.06%贫困户中约一半的农户拥有人均耕地仅在1亩地及以下,其中而非贫困户人约有一半的农户人均耕地在2亩以上贵州农户人均占有耕地普遍较小,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业收入增长有限是否愿意把农村户口换成城镇户口调查中,贫困户中76.52%表示不愿意,非贫困户中65.44%表示不愿意当前绝大多数农户都认为城镇户口吸引力不大,在哪种情况下愿意把农村户口换成城镇户口的多项选择中,农户都认为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然后要解决问题贫困户认为要有住房,非贫困户认为要落实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第三位要解决问题贫困户认为落实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非贫困户认为是解决住房。
第四位关注问题平等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在城镇户口不在具有吸引力的情况下,中国户籍制度放开是必然,更好地创造就业是中国城镇化推进的首要保障[来自www.Lw5U.com](四)农户获得补贴与贷款情况1.获得财政补贴的金额被调查者贫困户中有74.77%获得过政府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财政补贴,非贫困户中有74.23%获得过政府财政补贴农户家庭每年获得财政补贴金额最多的是101-200元这个区间,然后是金额是100元以下,其次是201-300这个区间非贫困户获得财政补贴第二位的201-300元这个区间,然后才是100元以下60%左右的农户都反映家庭年补贴都在300元以下财政补贴不高很难发挥补贴应有的引导作用2.财政补贴的用途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财政补贴用途基本相同,获得补贴一半以上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支,然后是投入农业等生产用,小部分用于储蓄贫困户储蓄比例更高,投入生产比例更高,非贫困户用于生活开支比例更高3.获得专项住房或危房补贴的情况贫困户中有33.18%获得过政府住房或危房补贴,非贫困户中有39.26%获得该项补贴,近六成农户没有获得该项补贴获得住房补贴贫困户中有47%认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非贫困户中有57%的认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调查发现,非贫困户获得住房或危房补贴比例略高于贫困户,补贴带来居住条件改善,非贫困户评价也好于贫困户调研了解大部分住房或危房补贴是需要农民出几千到上万资金进行配套才能获得,容易出现马太效应,真正贫困农民很难受益4.家庭负债与申请贷款情况贫困户中有67.72%家庭有欠债,非贫困户中有53.78%家庭有欠债贫困户中有45.37%家庭申请过扶贫贷款或小额信用贷款,申请过贷款农户中有72.41%表示申请贷款困难非贫困户中有47.03%申请过扶贫贷款或小额信贷,其中有64.04%表示申请困难通过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农户家庭都有欠债,贫困户家庭欠债情况比非贫困户多,但是申请过贷款的情况看,非贫困户比贫困户略多点农户家庭贷款比例小于有负债的比例,说明不少农户负债不是通过银行解决绝大多数申请过贷款的农户都表示申请贷款困难贷款不容易,农户更多会通过亲朋好友举债,或通过民间高利贷举债,这会导致信用风险小额信贷对农民发展生产,解决暂时生活困难非常有益五)贫困评价、对扶贫的满意情况1.农户主观贫困评价被调查贫困户中认为贫困占比63.88%,一般占比39.26%,很贫困占比15.58%非贫困户中认为一般占比39.26%,贫困的占比34.76%,很贫困占比14.72%。
贫困户中80%的认为自己贫困,非贫困户中有近40%认为自己贫困农民主观评价看,贫困问题还是很突出,这可能不仅与收入相关,更多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相对比较看2.农户认为贫困的原因调查采用多选方式,贫困户认为贫困原因农业收入低位居首位,然后是教育、医疗养老负担重,第三位是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后面依次为耕地太少;学历低没有技能,务工机会少;自然灾害;政府帮助少和其他非贫困户认为贫困原因排首位是教育、医疗养老负担重,然后是学历低没有技能务工机会少,第三位是农业收入低,后面依次为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耕地太少;政府帮助少,自然灾害和其他3.政府认定贫困户情况被调查的贫困户只有43.12%被政府认定为扶贫对象或贫困户,而非贫困户中有36.40%被政府认定为贫困户本次调查只是按照收入估计贫困,不够精确精准扶贫中对扶贫瞄准提出更高要求,必须保证所有贫困户都得到量身定制的扶贫服务4.农户参与扶贫讨论,对扶贫的满意情况贫困户中31.60%表示参加过讨论,非贫困户中41.92%参加过讨论只有充分听取农户意见,才能保障扶贫项目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户发展需要贫困户对扶贫项目满意情况为:很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