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钱谦益墓志铭的优缺点.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3007407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3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钱谦益墓志铭的优缺点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摘 要] 钱谦益是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文台领袖,纵横文台数十年自钱谦益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以来,其诗文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是人们更多关注的却是他的诗而非他的文本文就将把注意力放在钱谦益的墓志铭上,结合黄宗羲提出的钱谦益文章的五病之说,来浅谈一下钱谦益墓志铭的优缺点[Keys] 钱谦益;黄宗羲;五病之说;墓志铭一、概述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顾炎武、郑成功都曾是他的学生在历史上,钱谦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后人对他的评价一般都是文道分开的在政治上,因他的两次失节问题,多为后人所不耻,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然而在文学上,钱谦益却是当之无愧的明清文台领袖,纵横文台数十年,是为东林巨擘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苦海集》等,又有《列朝诗集》、《杜诗笺注》等对明清交替之际文学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台巨人,黄宗羲却指出他的文章有五病,这五点文学批评也是其他文人如归有光等人所不能说,不愿说的。

      因此,本文将结合黄宗羲的五病之说,来看待钱谦益的墓志铭,浅谈一下钱谦益墓志铭的优缺点,其缺点又是否符合黄宗羲的五病之说?二、黄宗羲的五病之说黄宗羲对钱谦益始终是尊重的,这不仅仅和黄宗羲的父亲相关,他们本身也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因而黄宗羲是十分尊重钱谦益的但是,黄宗羲是一位务实的学者,他既承认“古今学有大小,盖未有无师而成者”;又讲于今“师道亡矣”,为学者要“从而救之”、“推明绝学”(见《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广师说》)[1]因而黄宗羲对于钱谦益的评价一方面是尊重,另一方面是批评黄宗羲对钱谦益的文学评价是双向的,既有“四海宗盟”的总体评价,也有一些辛辣的批评黄宗羲在《天岳禅师诗集序》云:“(钱)牧斋于明诗,去取失伦[2]这是批评钱谦益《列朝诗集》评议前人不公黄宗羲在《思旧录》云:“(钱谦益)有数病:阔大过于震川,而不能入情,一也;用六经之语,而不能穷经,二也;喜谈鬼神方外,而非事实,三也;所用词华每每重出,不能谢华启秀,四也;往往以朝廷之安危,名士之陨亡,判不相涉,以为由己之出处,五也至使人以为口实,掇拾为《正钱录》,亦有以取之也[3]那么这五点是否有适用于钱谦益墓志铭的地方呢?如果不适用,钱谦益墓志铭的优点又在哪里?下面本文将以此为中心一一进行讨论。

      三、钱谦益墓志铭的优缺点1、写实性、抒情性强,描写细腻生动在黄宗羲的五病之说里,第一即是批判钱谦益的文章阔大过于震川,而不能入情用黄宗羲的话来说,钱谦益的问题在于,他知道什么是好文章,可下笔过于矜持关注的东西过多,所以往往不能入情这一点[来自WW]在钱谦益的墓志铭中体现的不明显,相反,我觉得钱谦益的墓志铭还是比较写实,抒情性比较强的其好友李流芳曾经说过:“铭者,名也,所以名其为人,使其人精神颜面传于后世也[4]李流芳认为,墓志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体现死者生前的精神面貌对于李流芳的这种见解,钱谦益欣然赞同,他撰写的碑传文,常常能够如实地描述对象的行为事迹和心理活动以《封陕西道御史赵府君墓志铭》为例,通过多方面求证从各方面体现出了府君的贤达及其儒士风范,因此,钱谦益的墓志铭写实性很强此外,钱谦益的墓志铭除了在描写上力求真实,还善于在墓志铭中抒发自己的感慨,这是钱谦益撰写墓志铭有别于其他墓志铭的地方例如他的《秦母钱太宜人墓志铭》,主人公是秦母,但文中钱谦益着力表现的却是他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的怀念和悲痛之感要知道凡事过犹不及,在文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过分注重自我感情的抒发而不顾文章内容,则往往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2、文不对题,自相矛盾黄宗羲的五病之说里说钱谦益的文章“用六经之语,而不能穷经”体现在钱谦益的墓志铭里就产生了文不对题、自相矛盾的现象在他的某些墓志铭尤其是女性墓志铭中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矛盾,比如说《赵灵均墓志铭》这篇,题目只出现男方,内容却[来自wwW.lw5U.com]大写女方,内容与题目显然不符纵观钱谦益的墓志铭,优缺点其实很明显优点在于他的写实性,这对于墓志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刻画人物细腻深刻,善于抓住人物的精神面貌;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文不对题,自相矛盾,往往说着说着就脱离主题了,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自我感情的抒发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其墓志铭为人所诟病的地方Reference:[1]黄宗羲.黄梨洲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287.478页[2]黄宗羲.黄梨洲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372页[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77页[4]钱谦益.牧斋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下748页作者简介:祁秋艳(1987—),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