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1531050
  • 上传时间:2024-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6.5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论知识点名称内容公共关系的基 本要素★★★1.行为主体 :组织机构2.沟通对象 :相关公众 3.工作手段 :传播沟通媒介 4.过程 :信息的双向交流 5 目标: 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共关系状态★★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既是组织公 共关系活动的基础 ,又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公共关系观念★★1.公共关系观念 :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2.常见的公共关系观念:(1)形象观念 :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 自觉地进行形象投 资 、形象管理 、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 、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 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公众观念 :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 ,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 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 理政策的重要原则 3)传播观念 :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 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 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 、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公众的 理解 、信任与好感 。

      4)协调观念 :表现为善于调节 、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 、不同的利益 、不同的要素, 懂得“统筹 ” 、“兼顾 ” 、“缓冲 ” 、“折中 ” 、“调和 ” 、“妥协 ” 的意义和价值 ,努力 在矛盾中求和谐 ,在动态中求平衡 5)互惠观念 :表现为在交往与合作中 ,将平等互利 、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 则 ,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 ,通过协助对方 、满足对方来争取双方的共同利益 (6)服务观念 :表现为对他人 、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 ,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 意和方便 ,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组织 、公众 、 传播★★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 ,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 、实施者 、行为者 2.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3.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公共关系的 历史与发展★★★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 ,最早产生于美国 2.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1) 19 世纪中叶风行美国的报刊宣传活动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2) 19 世纪 30 年代 ,美国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 ”运动 。

      4.艾维 ·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1)公共关系之父 、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艾维 ·李1/145.爱德华 ·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1)1923 年,爱德华 ·伯尼出版了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 ”的专著——《公 众舆论的形成》2) 1937 年 ,雷克斯 · 哈罗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 3) 1947 年 ,波士顿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 4)1952 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 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6.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20 世纪 80 年代初 ,公共关系传进我国;(2) 1987 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公共关系的 功能★★1.收集信息 产品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其中产品质量是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 2.辅助决策 公共关系部门是一个“智囊机构 ” ,在组织管理中起着“参谋 ”的作用3.传播推广 创造舆论 ,告知公众——最基本的功能 4.协调沟通——公共关系的根本功能 5.提供服务 第二章 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知识点名称内容组织内设的 公共关系 职能部门★★★1.公共关系部门的地位 :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边缘 ”、“ 中介 ”的角色 ,担负着 建立联系 、沟通信息 、咨询建议 、策划组织 、辅助服务等责任。

      2.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1)部门隶属型 :公共关系部门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 2)部门并列型 :公共关系部门与组织的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排列 ,处于同一层次 3)高层领导直属型 :公共关系部门处于整个组织系统中的第三个层次 ,但直属于组织的最 高层领导 4)公共关系委员会: 由组织的领导牵头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协调委员会 ,统一指 导和协调 3.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1)了解内情;(2)便于协调;(3)效率较高;(4)成 本较低;(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 ,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 公共关系公司★★★1. 1985 年 8 月, 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成立——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公司 2.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1)较为客观公正;(2)技术全面 ,专业性强;(3)较灵活, 适应性强;(4)关系较疏远;(5)运作成本较高 公共关系协会★★1.公共关系协会 :公共关系的专业性社团组织 ,是非官方 、非盈利的群众社团组织 2. 1955 年,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3. 1986 年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4.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1)联络会员;(2)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3)专业培训;(4)普及知识;(5)编辑出版刊物 。

      公共关系领导人员★★1. 日常工作:(1)确定工作目标 ,制定工作计划;(2)对人力 、经费 、设备 、时间加以预算 和分配;(3)领导全体公共关系人员开展工作;(4) 内调外联 ,协调各方关系 2.特殊工作:(1) 出席最高领导层的工作会议 ,参与最高层的决策活动;(2)充当组织的发2/14言人 ,主持新闻发布会 ,负责解释说明有关政策和行为;(3)充当外交代表, 出席主持各种 社交活动 ,当发生重大问题时 ,亲自到现场处理解决公共关系一般人员★★1.调查分析人员: 收集信息 、预测公众动向和社会发展趋势 ,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共关系的工 作效果 ,并寻找其形成的原因 2.计划人员 :根据分析人员提供的资料 ,提出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 、计划和方案 ,设计公共关 系的项目 3.传播人员 :按照既定的公共关系目标 、计划和方案去开展 、管理公共传播活动 4.文秘人员 :撰写新闻稿 、演讲稿等5.专门技术人员 :财务人员 、美工人员 、摄影摄像人员 、微机技术人员等 公共关系 人员的公共 关系意识★★★1.形象意识——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 2.服务意识 3.互惠意识 4.沟通意识 5.长远意识 。

      6 创新意识 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知识结构 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 :公共关系调研 、公共关系活动策划 、公共关系活动实施和评估 、公众分析 、与各类公众打交道 、社交礼仪的知识等 2.能力结构:(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能写会说是公共关系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2) 良好的组织能力 3)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4)敏锐的观察能力 5)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7)掌握政策 、理论的能力公共关系 人员的培养★★★1.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目标:(1)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可视为领导型人才 2)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可视为具体公共关系工作人才 2.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途径:(1)大学本科教育: 比较正规而有效地培养合格人才的途径 2)大专培训班 3) 函授教育 4)公共关系培训班 5)全员公共关系培训 :培训对象是组织的全体人员 ,重点是思想教育和意识教育 3.公共关系人员培训的教育内容:(1)公共关系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公正 、正派 、对社会负责 、真实 、保密 (2) 1989 年 ,我国提出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方案》 。

      3)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公共关系已得到有关3/14部门的认可第三章 公共关系对象知识点名称内容公众的特点★★★1.群体性2.共同性 :共同点的性质决定着公众的性质3.多样性 4.变化性 5 相关性 :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 公众的分类★★1.按组织的内外对象分: 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1) 内部公众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生产人员 、销售人员 、辅助人员 、股东公众等 (2)外部公众 :消费者 、协作者 、竞争者 、记者 、名流 、政府官员 、社区居民等 2.按关系的重要程度分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3.按关系的稳定程度分: 临时公众 、周期公众 、稳定公众 1) 临时公众: 因飞机延误而滞留机场的旅客 、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2)周期公众 :逢节假日出现的游客高峰 ,招生时节的考生及家长 、“广交会 ”来宾 (3)稳定公众 :老主顾 、常客 、社区居民 、对某部电视剧一集不落地追着看的观众 4.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 :顺意公众 、逆意公众 、边缘公众 1)顺意公众 :维护和“保养 ”2)逆意公众 :做好转化工作 ,改变其敌对的态度 3)边缘公众 :做好争取工作 ,是公关工作的“必争之地 ”。

      5.按组织的价值取向分 :受欢迎的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 、被追求的公众 6.按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分 :非公众 、潜在公众 、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1)非公众: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 (2)潜在公众 :由潜在的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 、隐患公众 、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 (3)知晓公众: 明确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 ,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该问题 有关的所有信息 ,并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的权益要求的公众 4)行动公众: 已采取实际行动 ,对组织构成压力 ,并迫使组织采取相应行动的公众内部公众★★1.内部公众: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是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 做好这部分公众的工作是 公共关系工作的起点 2.内部公众的重要性:(1)内部公众是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2)内部公众是组织创一流产 品的主力军;(3) 内部公众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积极因素 3.处理与内部公众关系的艺术:(1)树立“ 内部公众第一 ”的思想 ,正确认识内部公众在组织中的主人翁地位 (2)传播沟通 ,增强内部公众的民主与参与意识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进行感情投资 。

      4)善于做思想工作 ,培养内部公众的忠诚心 社区公众★★1.社区公众:组织所在社区的公众 ,它包括当地的权力管理部门 、地方团体 、居民百姓和其他 社会组织 4/142.处理与社区公众关系的艺术:(1)加强传播,沟通信息,增进了解;(2)关心并支持社区 建设;(3)参加并资助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顾客公众★★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