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介绍.doc
14页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介绍 1958 年,当克罗德·夏布洛尔的影片 《漂亮的塞尔其》和让 ·鲁什的影片《我这个黑人》等,一批较新颖的影片纷纷出现在法国银幕上的时候,法国《快报》周刊的专栏支记者法朗索瓦兹·吉鲁,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这个名词来谈论当时的法国电影这些由不知名的年轻人制作的影片,打破了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方法,带给法国电影一种清新的气息这时几乎所有第一次参加拍片的人都被戴上了“新浪潮” 的帽子就连阿仑 ·雷及拍摄的《广岛之恋》也被算作了“新浪潮”的影片1959 年,特吕弗拍摄的《胡作非为》获得了虽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从此确立了新人的地位从 1958 年一 1962 年的 5 年间,大约有 200多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真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汹涌潮流冲击面来,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它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同时,不仅改变了法国电影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电影的面貌 .1962 年《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 这一名词“新浪潮”作为一次电影运动(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运动)被载人史册法国新浪潮运动始末 “有一点我们强调得不够:‘新浪潮’既不是一场运动,也不是一个学派,又不是一个集团,它只是一定的量,是报界创造出来的统称,为的是把两年来崛起于本行业中的五十余名新手统归一类,以往,每年只能出现三四名新人。
——弗朗索瓦.特吕弗 《法兰西观察家》1961 年 10 月 19 日 “……不过,这的确是一段好光景既然这一套吃掉开,制片人当然都希望拉青年人为白己拍‘新浪潮’影片. ——米歇尔.德维尔 《正片》,第 58 期,1964 年 2 月 1958 年是法兰西历史也是法国电影史的转换点 1958 年 5 月至 9 月,政局动荡,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行将消亡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戴高乐当选总统前的法国——译者……有一位慈父将亲自出马,把法国人从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泥潭中、从奇耻大辱中拯救出来法国人真是三生有幸 大体与此同时,电影出现了更新的迹象,这在文艺沙龙中引起了反响,随后,各大报刊便把这种新动向冠以美名,日“新浪潮” 新法国要新电影口号应运而生当然,无论是法国,还是法国电影都没有象当时宣扬的那样明显改观……这也无妨,1958 年毕竟算是转折的一年新浪潮”这个名词一直洪福不浅,至今人们还在谈论“ 新浪潮”影片、“新浪潮”时期,或是抱有敌意,或是带着怀旧情绪一位才能有限,但富于想象力的制片人,为了发行放映比埃尔.德朗雅克的《寻枪记》,甚至于 1966 年某一天举办了“下一次浪潮日”,虽然这部影片不久便无人问津。
新浪潮”——这就是电影 然而,“新浪潮”的出现有着远为广泛的背景要想了解它的起源,应当追溯到 1957年 10 月 3 日出版的一期《快报》这一天,在周刊封面上印着一位妙龄女郎的面部特写,标题是《新浪潮来了》,下面引用了夏尔.贝玑(夏尔.贝玑(1873—1914):法国诗人、政论家曾在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案中主持正义,为德雷福斯辩护所写作品有剧本《贞德》、长诗《夏娃》等 1905 年后发表《我的祖国》一书,宣扬沙文主义——译者)的箴言:“我们才是中枢和心脏,中轴线从我们这里通过要以我们的表来对时”当时,正在开展广泛的全国性征询活动,总共提出了二十一个问题自 10 月 10 日至 12 月 12 日,《快报》周刊连续登载了回答与分析文章,从中总结出来的《全国青年问题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新浪潮”的提法一直与《快报》联系在一起,甚至从 1958 年 6 月 26日至 12 月 11 日,各期《快报》的封面都印着副标题;《新浪潮期刊》,前后达半年之久……那时,还尚未涉及到电影新浪潮”这一名词见诸报端,多半是弗朗索瓦兹.吉罗(吉罗(1916 一);法国女作家,《快报》创始人之一后任激进社会党副主席,曾在吉斯卡尔.德斯坦政府妇女部中任要职。
著作有《新浪潮》、《青年肖象》、《假若我在说谎》、《权力喜剧》等——译者)涉笔成趣的产物而电影开始凑趣则是数月之后的事这家《快报》在 1958 年 10月 30 日出版的一期上登出由影片《我们都是杀人犯》(影片摄于 1952 年,导演是卡雅特——译者)的导演署名的一则启事,标题是 《您愿为卡雅特的影片出力 吗?》启事内容是:“拜读过‘新浪潮’之后,我决定拍摄一部这类题材的影片我在幕前,诸君在幕后本人成竹在胸,诸君则希望有人代言……候回音,烦告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八十一号,《快报》周刊,安德烈.卡雅特先生”果然,报社收到了一些回信,并登在 1958 年 11 月 2 0 日的《快报》上许多回信强调了阿尔及利亚战争,并且殷切希望在银幕上对其有所表现在 1957 年春季进行的调查中,有个问题是: “对法国人来说,全国头号难题是什么?”在“新浪潮”青年的回答中,阿尔及利亚问题居首位(百分之二十八),其次是“找一个稳定的政府”(百分之二十四)这两个问题在随后四年期间也是法国政治生活的中心,而所谓“新浪潮”影片对此只有寥寥无几的反响——原注)这件事未见下文倘若安德烈.卡雅特的影片果然拍成的话,世人所知的“新浪潮”想必就不是如今这个样子了…… 后来,历史为“新浪潮”一词保留了特定的含义,最初将“新浪潮”用于这个含义上的人大约是彼埃尔.比雅尔。
他在《电影》1958 年 2 月号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汇报,题为《法国电影的青年学院》,他列举了青年导演的一份名单,名单之驳杂,二十年后当令人捧腹(1918 年后出生的导演一律算做“青年”:韦纳伊、博尔德利和雷卡梅竟与路易.马勒并列,而象阿仑.雷乃那些“拍短片出身的导演”和“电影手册派”的里维特、特吕弗、夏布罗尔还榜上无名呢),比雅尔最后断言这股‘新浪潮’为什么还服服贴贴地跟着前辈转,真令人困惑 不过,直到 1959 年春季,围绕着基纳电影节和在拉纳普尔的青年导演的聚会上,电影“新浪潮”才确实名声大噪,并从此叫开了倒叙 可以沿着两条平行不悻的路去寻找“新浪潮”的根 一是,当浪潮已过,前景已经分明之时,一些有名望的前 辈要求承认他们在“新浪潮”中的一席地位电影史学家是承认阿涅斯.瓦尔达(1954 年他拍摄了《短岬村》)或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1955 年拍摄了《狭路相逢》)的先锋作用的,或许还承认让一比埃尔.梅尔维尔是前驱,他也大言不惭地以此自居:“‘新浪潮’,这是新闻记者的发明,……新导演所做的事,我在 1937 年就打算做了遗憾的是,直到 1947 年拍出《海洋的寂静》之后,我才实现了宿愿”。
另一条路子同样值得注意,那就是,与同辈人一起,回顾一下在掀起“新浪潮”之前的几个月中法国电影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感受 还必须提及《快报》周刊在那几年,这家周刊相当及时敏锐地反映出年青人的思潮变化1958 年 1 月 30 日,《快报》封面上刊登了影片《通往绞刑架的电梯》男主角莫里里斯.罗内的剧照,并引用了路易.德吕克的一段题词:“今后,不仅仅是循规蹈矩的孩子去摆弄影象了”同年,3 月 13 日,德尼斯.温桑著文分析爱德华.莫利纳罗的影片《背倚高墙》:“多年来,无论哪一家法国制片厂拍出的影片都象是陈年旧货,粗糙不堪,可是这部影片与众不同年青一代导演正把埋头苦干令人感动的老家伙从摄影机旁赶走,他们要亲自动手,以克鲁佐或贝克为榜样,大量拍片这些年轻人多么精明,记忆力多么强!甚至有些过分……” 这一年 11 月 6 日,弗朗索瓦.勒代利埃谈到不久前拍摄 《恋人们》时的情景;“……只有当一个摄制组在导演身上感觉到对新电影的坚定信念和至少不照搬时下影片老套子的坚强意志时,才能发挥出这么大的干劲总之,人数这样多的一班人马(近三十人)好歹得适应拍一部短片的物质条件……效果如何,这要由观众来判定,不过。
这种方法表明,在法国电影中,正出现某些变化夏布罗尔 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他的摄制组的人数也大体相同一周之后,在同一版面上,丹尼.温桑更是把握十足地划分了阵营:“为企业获益,按生产处方炮制的盈利片最好也不过是《厄运临头》(《厄运临头》拍于 1958 年,导演是乌当.拉哈,主演是碧姬.巴锋一一译者),最劣就会是《马克西姆》一类影片,而与此同时,平行电影正在诞生,因为有些人已经感到,电影的革新不在于用变形镜头拍摄宽银幕,不在于色彩,也不在于任何技术上的进步,而是来自‘内部’;这些人大多数是青年……不错,这种脱离传统道路的作法所以能出现,多半是受了 1955 年 12 月设置的优质奖的激励法国文化部设置该奖鼓励有创见的导演——译者)1958 年岁末,法国人更换了政府(他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也换了总统,甚至连共和国也改了号,取赞成态度者过了大半(百分之七十九点二五选票同意戴高乐新宪法,仅有百分之十五弃权);而且,他们被告知;法国人的电影也要变! 概述 “新浪潮”就是在 1958——1959 电影年度期间问世的,其标志是:克洛德.夏布罗尔的头两部影片在商业网公映(1959 年 2 月 2 日,《漂亮的塞尔杰》公映,1959 年 3 月11 日,《表兄弟》公映)、特吕弗的《四百下》和阿仑.雷乃的 《广岛之恋》(对这四部影片的介绍均参阅。
电影艺术译丛》 1980 年第 1、 2 NI 期刊载的、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译者)于 1959 年 5 月在戛纳电影节放映从 1961 年起,便有人宣称“新浪潮”已趋低落路易.马尔科列尔在 1961 年 10 月 17 日《法兰西观察家》报上甚至写道:“现在我们可以说,‘新浪潮’已经终结…” 我们认为,“新浪潮”做为社会经济现象总共延续了四年,这大概是不错的它的崛起是在 1958 年,到 1962 年期间便自行削弱了如果我们只限于综述事实,不加评论地概括“新浪潮”现象,它就应当包括两类情况一方面涉及影片,另一方面涉及围绕电影大作文章的报刊、新闻和评论首先是电影上述四年期间,至少有九十七名导演拍摄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这足以使专业人员和公众舆论大为震惊新闻报刊便跟着大事宣传严肃的刊物注重提高这一现象的意义,并且对它加以分析而发行份数较多的报刊只图保留“新浪潮”这个合适的商标,然后慷慨大方地四处加封:从影片到导演,从大明星到影坛新秀新浪潮”有销路,大家都搞“新浪潮”,为了内销,也为了出口影片与围绕着影片的沸沸扬扬的推销活动混杂在一起,很快便难分彼此了当时,阿尔及利亚战事正紧,舞文弄墨“毒化空气”成了时髦。
于是,围绕着“新浪潮”,人们又开始毒化空气”了 “新浪潮”与法国政局的变化同期发生,实在纯属偶然即令第四共和国延续下去,仍然会出现“新浪潮”下面我们会看到,这个现象有其必然性,而且,即便在另一个政治背景中,一系列具体原因也会促使“新浪潮”出现但是,法国动荡不安的局面(或许这只是动荡的幻象)毕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需要新人、新形式、新语汇各家报纸对这种动荡的局面自然求之若渴销售畅旺”的就是金融界新巨头、戴高乐讲话、长筒裙、“新浪潮”一类消息为了显得在行,“新浪潮”干脆被简称为 N.V.”(法文“新浪潮”两词的第一个字母——译者) “新浪潮”是个来势汹汹、波及甚广的现象,现在应试将汇成“新浪潮”的不同分支加以区别我们似应回顾一下第四共和国时期已经僵化了的电影当时,电影创作者相对来说已为数不多,而且许多人已经上了年纪,因为自第二次大战以来,人材更新十分有限具体来说,1958 年,马克斯. 路 尔已经去世,雅克.贝克、让.格莱米水也只有几个月的光景了让.雷诺阿、雷内.克莱尔、阿贝尔.同斯、萨沙.居特里、马塞尔.帕涅尔(文中所提导演是二十年代以来法国影坛的大师——译者)都是年迈老翁,到了创作生涯的末期。
1957 至 1959 年是较为次要的,但是在过去十年中最多产的十二名导演拍完了各自的最后一部影片,他们是雷蒙.贝尔纳尔、安德烈.贝多米奥、马。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