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教育1.ppt
49页2018/10/25,1,第五节,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封建教育制度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形成 一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泛滥 二战后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日本现行教育制度 当今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2018/10/25,2,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封建教育制度,七世纪—十九世纪 1200多年封建统治时期 12世纪前,由日本天皇和封建贵族掌握国家政权 1192—1868,军事封建贵族独裁的幕府政治统治,被称为日本封建社会的幕府时代 从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2018/10/25,3,明治维新以前的260多年,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江户时代或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是指以武将为领导的,独立于日本天 皇之外的最高权力机关 藩:在地方,日本的封建主称“大名”,领地称为“藩” 在幕府和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本也相应在形成一种独特的崇尚勇武、坚忍、重名轻死的“武士道精神”和信佛敬祖、严守礼法的“神道教精神”,对日本政治、思想文化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8/10/25,4,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日本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文化主要有儒学、国学、兰学。
儒学:江户时期,幕府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尊崇中国宋儒朱熹创立的朱子学重“忠”“勇” 国学: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传统宗教的神道思想在提倡“国粹”的和学(或称国学)中得到发展,倡导日本民族精神--- “大和魂” 兰学:幕府为了防止欧洲殖民势力的入侵, 采取了“锁国”政策, 禁止与除中国、荷兰以外的其他国家通商日本只能通过荷兰人了解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 因此, 西方科学文化当时被称为“兰学”,并于 18世纪开始得到流传 儒学、 和学与兰学等各种流派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学术思想,2018/10/25,5,教育机构:幕府直辖的学校、藩学、“民众“教育所三等,带有鲜明的封建等级性,对入学者都有一定的身份限制,前两种教育仅限于男子,目标是培养幕藩政治统治所需要的人 著名的幕府直辖学校:昌平坂学问所、和学、开成所及医学所等昌平坂学问所是最重要的儒学中心,设有祭祀孔子的圣堂和学是传授日本国学的中心开成所是传授西方文化科学知识和西方语言的中心医学所教授荷兰医学2018/10/25,6,藩学一般设在大名的领地上,以培养各藩武士为主藩学的教学内容开始以汉学书籍为主,同时习武1715年以后,逐渐增加了近代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如数学、医学、航海和军事技术、西方语言等,也有学习和学的。
2018/10/25,7,“民众”教育的机构,包括乡学、私塾、寺子屋、心学与实学等各种类型学校乡学分为大藩的支族或家臣为他们的子弟开设的学校和庶民在乡村中设立的学校两种前者类似藩学,后者类似寺子屋私塾是由学者个人在各地创设的学校, 它对江户时代文化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2018/10/25,8,寺子屋在江户初期多设在寺院,后来设在寺院以外的寺子屋逐渐增多到明治维新前夕,寺子屋已发展到2万余所寺子屋的主办人,有武士、 僧侣、医生和神官,也有平民学生称为“寺子”,来自社会各阶层,以平民居多学习科目主要是读、 写、 算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教育机构它为明治维新以后,普及初等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8/10/25,9,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福泽渝吉,生于下级武士家庭,自幼身受封建等级教育制度的压抑,年轻时曾研究过汉学、兰学,三去欧美,深受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影响 在促进“文明开化”中,日本近化思想家福泽谕吉,号召日本人民,舍身卫国,使日本文明赶上先进国家福泽谕吉毕生从事教育与著述,对日本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2018/10/25,10,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形成,1868年,以下级武士为主力的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政权,明治政府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以此,日本进入了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时期 明治维新是具有民族运动特点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府以“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总目标 这个目标也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文明开化”的涵义是指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技术和知识,以保障日本的独立富强,免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2018/10/25,11,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被称为日本近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包含以下内容:,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1871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 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直接统治同时规定中央政府的官制,设置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文部省成立后,即着手改革学校制度1872 年颁布 《学制》令,开始教育改革的试验2018/10/25,12,《学制》由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考试、学费等五个部分组成《学制》决定把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 每个大学区设 1所大学和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分成210个小学区,计划在全国设立53760所小学。
教育行政管理,完全采用中央集权制,即在文部省统一管理下,设督学局各大学区设督学,各中学区设监督督学有权与地方官协商督办区内的学校;学区监督负责管理和监督小学区的学务 《学制》是一个庞大的国民教育计划由于当时的财政困难,人民不满征收过重的教育税和学费,到处发生捣毁事件,《学制》的改革计划并未全部实现,但《学制》在普及小学教育,建立师范教育制度和 推动教育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2018/10/25,13,2、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教育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日本教育 日本在这个时期为适应帝国主义扩张侵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了军国主义的教育,灌输一整套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思想,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奴化和钳制人们的思想,训练为扩张、侵略卖命的残暴的法西斯军人从此,日本的教育已完全滑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轨道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教育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实行的是战时教育体制2018/10/25,14,二战后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第二次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最后胜利而结束1945年 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从这时起,一直到1951年 9月签订旧金山和约,日本一直处于盟军(实即美军)的占领状态。
美国以及盟国按照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方针,敦促并迫使日本对其社会的政治、经济进行所谓民主改革,同时也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2018/10/25,15,现代日本教育制度是在,盟军占领下,改革旧制,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而逐渐形成的 奉行以兴办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十分重视教育问题,通过各种形式提出调整与发展教育的要求,使教育事业适合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战后的教育改革,是从清除战争时期的极端军国主义影响入手,进而以美国教育为样板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 1946年日本新宪法中,教育被确认为国民应享受的权力,义务教育实行免费的原则;宗教和国家分离2018/10/25,16,1)1947年3月31日《教育基本法》颁布它包括一个简短的前言及11条条文,明确规定了日本教育的目的、教育机会均等、义务教育、男女同校、教育与宗教分离等基本原则在条文中,明确规定“法律所承认的学校的教员,都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教师有独立的教育权”,还规定了“教员的身份应受到尊重,并给予他们适当待遇……”《教育基本法》还规定了教育行政的任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任务等《教育基本法》是战后日本的一项根本教育大法。
其指导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18/10/25,17,2)《学校教育法》它采用了“六·三·三·四制”的单轨新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它还详细地规定了各级学校的类型、课程的设置和标准、校长和教师的条件、学校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资格、经费及管理等小学与初级中学阶段的9年为义务教育此外还有幼儿园及特殊教育的一些规定2018/10/25,18,实行二次教育改革,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民主化和地方分权,较大改革包括:,打破中央集权教育体制,建立教育委员会,委员由当地居民选举 据教育机会均等原则,鼓励男女同校将战前“6-5-3-3”改为“6-3-3-4”制实行初中教育普及化与初中教育的单轨制,使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至9年 制定大学设置基准与研究生院基准,改组旧制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新制大学 实施教员培养与任用的开放制度,实行教员资格证书制度,提倡教师在职进修2018/10/25,19,把教科书国定制改为文部省审定制 健全和完善社会教育制度、体系与设施,建立大量的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年活动中心、儿童文化科学中心等社会教育设施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认识到需要加强国际竞争力,通过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来支持经济增长。
高中多样化教育政策,加强职业教育;调整大学科系设置,增招理工科学生;通过法律把短期大学作为永久制固定下来;创建高等专科学校的新学制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新技术革命和日本社会的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学习化,教育问题进一步凸显1971《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国策》——“第三次教育改革”,2018/10/25,20,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不仅使高等教育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且使中小学教育面向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方向,既保持注重基础知识的划一性,又有适应地区与个性特征的灵活性,力图使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2018/10/25,21,日本现行教育制度,日本现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则和特点由宪法和《教育基本法》所决定宪法宣称教育是人民的权利,规定依据民主政治的原则和地方自治的原则建构教育行政制度 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系统,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分权制2018/10/25,22,1.中央教育行政,日本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文部省,为日本内阁的组成部分,其最高领导是文部大臣文部大臣和文部省是主管教育行政的中央首长和行政机关。
2018/10/25,23,法律规定文部省的职能权限,主要是:,(1)为发展教育、学术和文化事业,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规划 (2)就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设施设备、人员配置、组织与教育内容规定标准 (3)对地方教育委员会、地方行政机关,大学和其他教育、文化与科学机构提供指导和建议 (4)管理由文部省设立的大学和其他教育、科学与文化机构,任命县和重要市的教育长或负责人,审定中小学教科书 (5)对地方教育和其他教育、文化与科研机构提供经费补助2018/10/25,24,2.地方教育行政,法律规定,地方教育由地方公共团体实行自治日本的地方公共团体分为两纵 即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教育的行政机关为教育委员会,行政主管为教育长地方设立的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和私立学校由地方政府管理,教育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发展基础教育,在人事、经费、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师进修等方面对其所辖学校负责 市叮村教育长的任命领得到都道府县教委的认可,都道府县教育长的任命须得到文部大臣的认可2018/10/25,25,二、 学制结构,日本战后教育改革,建立了“六三三四制”的学校教育体制《学校教育法》规定, “所谓学校,系指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养护学校以及幼儿园。
2018/10/25,26,三、各级各类教育,2018/10/25,27,1.学前教育,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有两种:一是幼儿园,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招收3~6岁幼儿,由文部省领导;另一种是保育所,属于福利机构,招收从出生到6岁的幼儿,由厚生省领导 《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