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大赛知识试题.docx
37页诵读大赛知识试题一:问答题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什么、推行什么?答: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3. 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 以规范汉字为公务用字指的是什么?答:以规范汉字为公务用字,是指国家的所有公文、印章、标牌、指示牌以及公务用名片等,均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5. 我国的语言文字立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答:主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规范汉字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近百种语言,30来种现行文字处理好语言文字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的语言文字地位一律平等,但通用的范围不同,分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通用的语言文字两个层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在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可同时使用。
第二,用法律形式确定公民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第三,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理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体现了哪些语言政策?答:主要体现了以下语言政策:(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2)民族语言政策: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限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在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3)关于方言的政策:方言是客观存在的,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将在一定领域或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推广普通话是要求方言区的人在会说自己的方言的基础上,再学会国家通用的普通话,以便在公众交际的场合使用4)关于繁体字的政策:繁体字有其使用的领域和价值,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场合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而是要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哪些方面进行管理?答:主要是对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即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等方面进行管理8.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后,说话不标准、写字不规范是不是就犯法了?为什么?答: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不干涉语言文字的个人使用,只对公务、教育教学、宣传、公共服务用语用字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其中,对部分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要求 9.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危害是什么?答: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滥用繁体字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10.什么叫普通话?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1.北京话是普通话吗?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答: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但不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2.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3. 《汉语拼音方案》除了作为统一规范外,还有什么作用?答:可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14. 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答:2010年15. 请说出至少两种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答: 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16. 在语言文字方面,各民族都有什么样的自由?答:各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7. 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什么部门组织审定? 答: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18.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19. 国家机关、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什么样的培训和测试答: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和测试20. 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方面,请至少指出三种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情况?答: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21.. 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 答案:《说文解字》22. 第一部词典是? 答案:《尔雅》23. 古典什么名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答案:《高山流水 》24.琼瑶小说中很多书名实际上来自古典诗词,比如:《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爱情名篇什么? 答案:《蒹葭》,25.《庭院深深》出自谁的词 ?词名?“庭院深深深几许” 答案:(欧阳修)《蝶恋花》26.《几度夕阳红》出自谁的词?词名? “滚滚长江东逝水” 答案:(杨慎)《临江仙》27. 古人有名亦有字,名与字往往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周瑜,字是?;岳飞,字是? 答案:周瑜字(公瑾),岳飞,字(鹏举)28. 当今流行歌坛对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某些流行歌曲是对古典诗词的化用,如小刚的《寂寞沙洲冷》化自谁的诗词?,张宇《月亮惹的祸》中“再怎么心如钢也成绕指柔”一句化自”谁的诗词?答案: 1(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刘琨 )的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29. 我国明朝时编写的一部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答案:《 永乐大典 》30. 中国古代有很多奇怪的诗歌类型比如,开头故意写得极糟,结尾却能导入佳境的诗叫什么诗?正读倒读都能成诗的诗叫什么诗?答案:1( 逆挽 ),2( 回文 )31. 文不加 点——的意思?答案:“ 点 ” 是 涂 上 一点,表示删改,而不是“标点”文不加点”并非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连标点也不会用;而是形容文思泉涌,文章写得又快又好,连涂改都没有 32.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段文字出自那篇文章?作者是谁? 答案:《海上日出》作者:巴金33.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段文字出自那篇文章?作者是谁? 答案:《感谢》汪国真3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题目?作者是谁?答案:《饮酒》陶渊明35.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这首诗句的名字?作者? 答案:《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3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诗的题目?作者? 答案:《中秋月》苏轼37.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这首诗的题目?作者? 答案:《中秋》李朴38.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的题目?作者? 答案:<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9.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身后的黑杨树,上边落着鸟落着一只只闪电上次,也到过这这段文字出自谁的诗句?名字 答案:顾城的《梦园》40. 艾青的《给太阳 》中 的 :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下一句是? 答案: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41.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段话出自谁的诗句?名字 答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42.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出自谁的诗句? 答案:虞美人 赠杨开慧(毛泽东 ) 43. 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意思?答案:是雄鸡相斗,每次接战前都要先将嘴磨得更尖利。
比喻继续不断努力,一次比一次勇猛厉”同“砺”,是“磨砺”,而不是“勉励”、“鼓励”,因此,不能将“厉”写成“励”44. 待人接物——“物”指什么?答案:指众多的人,并非“物品”这一成语是指与别人相处45. 不刊之论——什么意思?答案:“刊”并非“刊登”,而“修改”古人消除刻错的字叫“刊”,“不刊”就是不必更改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而不是指报刊不刊载的文章 46. “背井离乡”的“背”? 答案:是离开,不是背负 二、选择题1、1964年编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后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重新发表的时间是: A、1986年10月10 B、1985年10月10日 答 案:A 2. 从下列词组中选出加横线字声调是“上声”的一个词语: A、黝黑 B、仍然 C、骁将 答 案:A3. 下列成语中,有一个成语的声调情况与其他成语不同,请找出来? A、光明磊落 B、 翻云覆雨 C、山明水秀 D、深谋远虑 答 案:B 4. 选出读音为bìn的字: A、滨 B、鬓 C、嫔 D、槟 答 案:B 5. 下列姓氏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朴—piáo B、解—xiè C、令狐—lìnɡhú D、折—shé 答案:C6. 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加下划线的字声母是s的词语: A、绳索 B、特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