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抗战时期湘西地区的监犯调服军役—— 基于湘西保靖县馆藏相关档案的研究.doc
5页浅析抗战时期湘西地区的监犯调服军役—— 基于湘西保靖县馆藏相关档案的研究=“news_bd”> 一、战时湘西地区的社会现状 19 世纪中期以迄,中国长期以来的闭塞状态被强大的西方打破,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使是僻处湖南西部崇山峻岭之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亦未能免随着国民政府统治力量的渗透,地方和国家之间的互动日益加强,南京国民政府试图建立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来巩固自身统治僻远的湘西地区也被纳入到其基层行政组织管理架构的设置规划中,以实现国家力量对地方社会全面、有效的治理就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次年,湖南省政府即开始着手县以下的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成立了地方自治筹备处,派出 200 余名调查员赴各县设立自治筹备处,调查户口、土地和物产等情况并于 1930 年代初,重推保甲之法以加强地方社会管理 抗战初期,湘西地区即受到战争影响由于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华北、华中许多机关、学校、医院、企业事业单位和难民,纷纷取道湘川、湘黔公路往大西南撤退,有的在转移到湘西后便不再西进,致湘西地区人口一时突增三十多万湘省政府的一些机构也开始进入湘西,使湘西地区原有的政治权力格局发生变化时为湘西的实际统治者陈渠珍就已也意识到他所面对的情况,言局势很乱而不好应付,担心自己被外来力量赶走。
但自抗战军兴,湘西半封闭的政治与社会格局不可避免地要被打破且随战事推进,湘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权力进一步深入,动员、组织湘西社会的所有资源参与对日战争 1937 年 11 月 20 日,张治中接替何键继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主持湘政他顺应时代需求,实行联共抗日政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但张治中就任湖南省主席时,湖南的社会很不稳定,如他在出巡湘西后,指出伤兵问题、役政混乱、匪患和官吏贪腐等,严重妨碍了湖南抗战动员和湘西地区的社会治理 总体来看,抗战时期的湘西社会,国家权力进一步深入,民族国家意识、爱国主义在湘西这个多民族聚居区广为传播,鼓动广大民众积极支持抗战,许多湘西少数民族子弟投身军队,为中国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战时监犯调服军役法规的颁发 随着战事日趋紧张,国民政府所征集的壮丁已不能满足抗战前线对兵员的需求为因应战时急需,国民政府遂制定战时监犯服役的相关法规,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全民族抗战 1937 年 8 月 16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了《战时监犯调服军役办法》,对调服军役监犯的对象、调服方式、相关奖惩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据保靖县档案馆藏档案所示,监犯调服军役的相关规定大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调服军役的监犯与服役要求《战时监犯调服军役办法》规定,能够调服军役的须为普通人犯;调服军役之监犯,若自愿编入敢死队或冲锋队, 自入伍日起视同假释,而调服其他军役者,服役之日期准予抵算刑期; 若有特殊功绩,或因作战致其身体残废者,除照例奖恤外,并得其主管长官证明,提请中央主管机关特呈国民政府赦免其罪刑;监犯调服军役期间视同军人,但期间不得请假或退役同时规定,同一监狱调服军役监犯,至少需要出具五人以上的连环保证书,并经体格检查合格,按照规定分别送感化队训练之后才可进部队服役 其次,规定五类监犯不得调服军役分别是:犯通敌或利敌罪者、 年在四十五岁以上者、 确有疾病不宜服役者、 受无期徒刑之执行未满五年及受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执行未逾五分之一者,其受有期徒刑执行人犯之羁押日数坐视已执行之刑期、 女犯 再次,监犯服役的去向具有官佐资历而有证明文件者,送军管区军官大队; 具有军属资历或专门技能或系知识青年及前经监犯之考验不及格者,送师管区学兵队; 前两款以外之监犯送师管区补充部队 最后,调服军役监犯的感化与训练《战时监犯调服军役办法》规定,编入军官大队或学兵队的监犯,同时冠以感化队番号。
编入补充部队的监犯,由监狱送至军师管区对于感化队的监犯,须严加管教,加强精神教育的政治训练各师管区补充部队监犯训练期满后,由原训练机关以监犯调拨服役为原则: 身长一五零公分以上者体重四八公斤以上者拨入野战军; 身长一四五公分以上体重四五公斤以上者拨入运输队或编入其他军事补助勤务;等等 湘西各县之监犯调服军役亦照此执行1940年,湘西保靖县政府即下发了很多关于监犯调服军役的文件在阅读保靖县馆藏相关监犯服役的司法档案时,我们可以看到大多监犯符合当时调服军役规定的情况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从湘西当地监犯服役档案中所提到的情况来看,监狱中自请调役的人员当中,大多是因贩卖鸦片而入狱的犯人湘西地区历来就有种植鸦片的渊源,造成该地区长期以来的烟患匪患等问题1929 年,国民党当局下令禁烟,湘西各县政府亦发布了禁烟令后在薛岳主政期间,同样大力推行禁烟,严令在湖南境内种、运、卖、买、吸食鸦片湘西地区各县政府也依照省府禁烟法令,颁布施行禁烟措施,并抓捕了大批的鸦片种植、运输、贩卖者 虽一再颁发禁令,但湘西地区的鸦片种植及走私仍呈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湘西的实际统治者为了发展和保存自己实力而依靠鸦片牟取暴利,从而提供军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湘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鸦片带来的巨大利润使得很多人铤而走险。
湘西当地监狱因抓捕的烟贩太多,关押、审讯管理困难,适逢战时征兵紧急,各县主管人员纷纷恳请上级征调这些因犯禁烟条例而被关押的人员去前线服役如 1939 年,保靖县监狱关押的烟贩再次增加,因相关经费不足,人力有限而不堪承受保靖县政府便上报省政府,要求将这些烟贩调服军役在保靖县政府上呈文件中称:查本县监押烟贩过多,而贩烟土犯体格健全,自请调服兵服,可否准予调充这里其实包含了一个当时在湘西地区监狱中犯人从军的条件问题因为县政府在先前颁布的监犯调服军役的法令中,并没有找到可以适用的条例所以湘西地方县政府才电请省府批准省政府回复电文曰: 近须非常时期监犯调服军役,对于吸烟犯,并无不得调服军役之规定实际看来,无论是在最早颁发的监犯服役条例中,还是后来的补充条例,都没有对调服军役的监犯有特别细致明确的规定,所列不得调服军役的条例也未将烟犯包含其中 三、战时湘西地区监犯服役之情况 随着战时对兵员要求紧急,湘西各县征兵任务迫切但关于监犯调服军役之事,地方县政府向省府呈请的相关公文,往来耗时良久,不能得到省府及时回复,延误了湘西地方各县征兵事务,因此湘西当地政府不得不请求先将监犯调服军役而后再呈报备案。
如 1940 年,湘西地方各县政府乃电请湖南省政府和军管区,称由于战时兵员补充甚为迫切,而公文往返费时太久,有时呈奉核准竟失去时效,而请求由各县政府自己依按条例规定,权宜提前服役事后册报备案 除烟犯调服军役外,还有很多其他监犯也主动请求服役从军要注意的是,这些请求调服军役的监犯中,有很多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的重犯,也有因盗窃等罪而被关押的青壮年轻犯,还有一部分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且刑期将满的犯人他们在呈请调服军役之时,有在国难当头之际,凡有血性男儿悉具杀敌志果为党国争生存为民族谋福利,民系国民一份子责无旁贷杀敌卫国等语,言辞恳切譬如保靖县档案馆藏监犯李世金请求调服军役的申请书,言: 战火遍野,疮痍满目,国势侵危,诚如累卵,但存亡已到最后关头凡与国民,急应具救亡图存之决心,趋前杀敌,以尽匹夫救国之责任犯民虽受法律之制裁,然终系国民之一分子,值此国难当前之际,则久坐耗钱粮束手待毙徒有何益!犯民调服军役,俾得沙场杀贼之机会,即皮革裹尸,血流头断,惟犯民之所自愿也临呈惶悚,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这封申请书对日寇侵华和国家局势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急迫从军报效国家的情感表达出来。
李世金请求将自己调入冲锋队或敢死队,完成他在狱中所宣的报国之愿他的请求最终被允准,得以从军上前线 另,馆藏监犯曾天泽调服军役档案所示,1937年曾毕业于中央陆军步兵学校重兵器班,曾经服务于第四路军独立十一旅,历任中尉、上尉等职,后在皖南整编为六十师,其兄长亦在抗战前线牺牲他在申请调服军役的报告中称: 孀嫂孤侄侨居湘省,嘱犯暂时告假,便道至长沙,护送嫂侄返川抵家后继思民族国家已到严重关头,吾辈青年势不能一日偷安,故于去岁春月,再行束装道经彭水,遇匪旅费被劫一空,行至龙属里耶镇偶遇旧友,倾谈承其疏财仗义,慨赠鸦片权作返川资,彼时,犯因盛情难却又苦于囊空道阻,故亦受而不辞,但触犯禁令一(条)未曾虑及,孰知因此罹罪,蒙府前禁烟科科员方判处徒刑二年又六月,自(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十九日入监至今,九月有零,往事回溯,深知愧悔伏恩,值此国难严重之秋,正青年报效党国之时,犯身羁缧绁,志在疆场,虽然杀敌有心,请缨无路一发千钧,稍纵即逝,为此备文屡呈恳祈略迹原心,爰部颁非常时期监犯调服军役条例,准予趋前杀敌,戴罪图功,倘得马革裹尸,皆钧长之所赐也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该名犯人虽已判决,可其身份信息尚未复核,并不满足监犯服役的相关政策。
然而,由于其有毕业于军事学校的特殊履历,申请提前调服军役,保靖县政府电请湖南省军管区询问可否破格提服兵役后得到耒阳湖南省军管区批复,要求对其身份进行调查后,如属实即可让其调服军役后经查证,监犯曾天泽确系中央陆军步兵学校重兵器班毕业,其条件符合监犯调服军役条例,于是便依法调服军役 总体上,抗战期间,湖南省共调监犯 1150 人服军役其中军事犯 200 人,刑事犯 950 人 从保靖县档案馆现存的监犯调服军役的部分档案来看,对于该县在抗战时期监犯调服军役的总数因大量档案遗失而难以明确统计,但是,在档案当中留存了部分监犯调服兵役的名册简页(详细名册已遗失),从这些名册简页可以看出,有大量监犯被国民政府军政部获准调服兵役尽管如此,仍有少量的监犯名册保留下来,以 1944 年为例,调服军役的监犯,其罪名、刑期、受教育程度、职务、技术专长等可考者有 4 人1940 年,关于监犯调服军役人员之罪名、刑期、受教育程度、职务、技术专长等可考者有 15 人,以及部分保证书其格式一般为: 具连环保证书人某某等兹连保某某出狱后服任战时一切军役绝对服从长官命令,如有违反法令或潜逃情事愿负连带责任,所具保证书是实。
每个调服军役的监犯都要提交连环保证书,并由三到五位连环保证人签名具保 结语 抗战时期监犯调服军役是战时兵员征集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调服军役的监犯也成为抗战的一股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国民政府实施的监犯调服军役制度的实行是有一定成效的,在具体历史的情境下,监犯调服军役之于中国抗战是一项有着积极意义的举措 湘西地方政府征调监犯服兵役增强了抗战力量,为监犯提供了自新和报国的机会,也对唤醒湘西各族民众的民族意识、积极投身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有着重意义。












